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可译性问题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从语言共性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可译性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生成语法学派的强势语言共性论的主要观点,涉及了先验与经验、语言与思维等问题,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采取先验性的进路,而非经验主义的进路,而且,人类语言和思维上的共性成为语际间实现可译的必要基础。然后,以强势语言共性论的观点,尤其运用其最新的发展阶段——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MP)的思想,对可译性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思考,论证翻译是可行的,不可译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大量的著作、论文、译文、科研等对翻译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又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并提出了诸多的理论及方法.这些理论及方法大多只是从强调原文语言或译文语言的社会层面及语言层面出发.而翻译活动并非是单一的一种语言上的对应与语言信息的转换,它还是译者将文本内涵译成目的语过程中的再创造,因而具有创造性.语言的共性及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共通性决定了翻译活动的规律也具有共性.对翻译共性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翻译过程本身,还应当从具体的语言结构对等、翻译目的、译者因素、文体类型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可译性问题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从语言共性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可译性边一问题。首先介绍了生成语法学派的强势语言共性论的主要观点,涉及了先验与经验、语言与思维等问题,认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采取先验性的进路,而非经验主义的进路,而且,人类语言和思维上的共性成为语际间实现可译的必要基础。然后,以强势语言共性论的观点,尤其运用其最新的发展阶段——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MP)的思想,对可译性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思考,论证翻译是可行的,不可译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体现在人称指示上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语言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异性。以往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更注重语言和文化“特征” ,忽略了其“共性” ,但对语言文化间的“同”的研究跟对语言文化间的“异”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人称指示语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 ,并指出英语和汉语虽无亲属关系 ,但它们毕竟都是人类语言 ,有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蕴涵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借助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两种语言间的能指和所指进行整合研究,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在语用基础上的言语间的语义对比,从而最终求得翻译时真正体现语用意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我国还没有自己的翻译学派,相关学者也亦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由于任何国家的翻译理论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翻译理论家这一主体。着重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家——翻译理论学派的创造者的共性特点,以这些共性特点为切入点,揭示翻译理论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和过程,以期对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人员的成长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浅析英汉翻译中词汇的范畴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把人的认知和语言的关系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对翻译研究具有科学的导向和启示。词是翻译中可以传输的最基本的语义单位。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词不仅仅是简单的语义符号,而是具有认知和心理基础的。因此,词的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间语义符号的转换,在本质上是语言间认知范畴的转移过程。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的视角,对英汉翻译中词汇的范畴转移作一尝试性的分析和分类。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这在于它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作者发现跨语言间普遍存在着几个重要的共性特征,这一研究作为跨语言间的共性的一个研究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能够成功地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较少,企业不能统筹安排好信息化投入资源的状况,对企业信息化投入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基于BPR的思想对企业部门进行了整合,运用模糊理论建立了企业信息化资源最优配置模型,为企业在不同部门间合理分配信息化投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法律翻译是法律运行机制下的语言转换,面临法律与语言体系的双重制约。对等则是法律翻译的重中之重,这就意味着翻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分歧。法律是一种符号,而构成该符号的法律语言发挥着特定的功能。这个特定功能是指通过探寻法律符号意义的过程,理解法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基于符号学语义三角提出的翻译语义三角可以为法律翻译中的精确对等提供理论基础。然而现实中法律翻译往往受到话语环境和话语使用群体的制约,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在同一法律体系内,可以通过翻译语义三角实现法律翻译精确对等;借助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的语义参考方案、法定意义与社会意义的区分、语言元功能等策略,可以理解法律翻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含有民族文化的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互译由于文化差异会给传译者带来困难和障碍,其具体表现在词汇不对等、词义不重合、语义联想不一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排除方法两方面入手,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而东西方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在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正确判断、选择的能力。在翻译实践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讨论语用翻译论的问题。语用翻译论指以语用学理论和方法指导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用翻译论的核心思想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做到等效转换,努力达到“为译文读者而译”这个终极目标。语用翻译论提出译事必须处理好“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为了处理好三元关系,就要注意翻译过程中思维模式与概念结构的转换。文章作者通过译例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转换时在“笼统与具体”、“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婉转与直言”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翻译过程必须辨识思维模式不同导致概念结构的差异。文章指出,翻译时必须考虑“同一概念可能存在不同思维结构”,因而在翻译中须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文章作者最后强调,母语为汉语的汉译英工作者必须重视翻译实践,要在汉-英语言对比研究中注意识别两种语言因思维方式不同形成的概念结构差异,从而在目的语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结构,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等效转换。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变体是相对与标准语言而言的,它在每一种语言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英语的变体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来体现,而汉语则主要通过词汇来显示其差异.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给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哈克贝恩@芬历险记>两种译本的比较来探讨英汉语言变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过程中 ,对比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的特点及相关词汇用法 ,采用词汇类型对比 ,词义的选择 ,词类的转译等不同的翻译手法。本文重点分析了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类 ,以及根据汉语言的习惯 ,翻译时适当给以增词和减词。  相似文献   

18.
试论形合与意合的平衡机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合/意合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的主流看法认为,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既然英汉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英汉语言的形合和意合也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整体而言,英汉语言各自的形合与意合是平衡的,英汉语的异质性不在于孰重意孰重形,而在于获取形合与意合平衡的途径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任何翻译都涉及两种语言,但并不是在两种语言闻简单的转换,而是受这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特征的影响。英汉翻译活动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英汉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会对意义的传译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词汇差异,句型结构差异,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同时也涉及到两种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另一方面 ,文化也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内容和对象。所以 ,我们决不能回避文化因素而单纯谈论翻译。而是应该正确辨析英汉文化的具体差异 ,从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以期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赢的最大化社会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