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 《民族论坛》2012,(3):56-58
<正>黑茶,这个从丝绸之路上伴随着驼铃声走来的千年神秘之茶,再次在21世纪香溢天下。白沙溪,这个从1939年走来的老厂,以其执著、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引领着湖南黑茶的盛世崛起。茶之情:事在人为绝地反击安化,小淹镇,白沙溪。茶  相似文献   

2.
张峥嵘 《民族论坛》2014,(11):62-65
黑茶,中国传统制茶工艺里一种深发酵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大家公认的功能茶之一。从过去到今天,它一直是边疆地区民族同胞生活的必需品。如今,它更是走进千家万户的茶间雅室.成为爱茶之人的上品。作为全国黑茶生产重要基地的临湘.也因其黑茶深远的历史和品牌.更因满山云雾的茶香.助推了其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3.
“川”字砖茶是湖北赵李桥茶厂生产的老青砖茶,并非四川所产。它以香气纯正,滋味浓郁而深受蒙古族同胞的欢迎。这种“川”字砖茶煮饮能去肉食之腻,解青稞之热;能提神醒酒助消化,能恢复疲劳增加营养。故此是内蒙等地区的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湖北老青砖茶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湖北通志》中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讲的老茶即老青茶,川字砖  相似文献   

4.
临湘市系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聂市镇系全国十大产茶乡镇之一,而且茶质优良,其绿茶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1976年一直是毛泽东等共和国领袖所饮之茶。在国家计划调控下,从1952年起,临湘只生产绿茶,其老茶叶则全部调至湖北羊楼洞和湖南益阳压制黑茶砖。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2,(3):46
<正>益阳香炉山茶业有限公司地处安化和桃江两县交界的马迹塘镇,位于茶马古道的中心地带,是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牌之一,是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企业。香炉山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1983年,湖南省供销社按香炉山茶的传统工艺正式组建香炉山茶厂专业生产黑茶。公司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湖南素有“江南茶乡”之美称,茶事历史,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由生煮烹饮到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由绿茶而黑茶而黄茶而红茶而青茶,由烹煮到开水冲泡到冷水速溶,饮则基本只分清饮与调饮。湖南茶的饮用中,清饮习俗颇为普遍,包括清茶、浓茶、加花茶、下海茶、干嚼凉茶和烟薰茶等等。清茶是自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以来,乡村和城市中均较普遍的一种茶饮法。即取茶叶少许,置于杯中、碗中、壶中、乃至缸中,以沸水冲泡,待茶叶舒展,香气四溢时,即可饮用。此茶清凉爽口,醇香怡然,余味甘甜。此种饮法,家饮、待客均较普遍,边泡边喝边聊,润了咽喉,…  相似文献   

7.
<正>临湘市系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聂市镇系全国十大产茶乡镇之一,而且茶质优良,其绿茶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1976年一直是毛泽东等共和国领袖所饮之茶。在国家计划调控下,从1952年起,临湘只生产绿茶,其老茶叶则全部调至湖北羊楼洞和湖南益阳压制黑茶砖。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聂市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决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于1984年8月成立茶厂。当地居民赵田初主动献出他父亲赵应兆珍藏的清末民国年间"永巨茶庄"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论坛》2012,(3):29
<正>清道光元年以前,陕西商人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为便于运输,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更好的原料,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2):29-29
清道光元年以前,陕西商人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因资金较少进货不多,为便于运输,受托栈行雇人下乡采买茶叶原料,踩捆成包(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更好的原料,增加重量,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紫艺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1日,位于湖南省两大黑茶生产基地之一的桃源县茶庵铺镇,现已建成名优茶加工、黑毛茶粗制、精制、高档有机黑茶、边销茶压制4条生产线,集茶园培植、茶叶加工、科研开发于一体。公司所在的桃源县境内现有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尤其以桃源大叶茶著名,被国家确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公司产茶基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一江 《民族论坛》2012,(3):53-55
<正>七月流火的长沙古城,我在湘江边上结识了一位朋友,当今黑茶界的重要人物——金伸远,与他谈来甚是投缘,有相见恨晚之感。湘楚之地自古物华天宝,既是文化繁荣、文风昌盛之处,又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之地。这位黑茶行业翘楚,雪峰山的厚重大气和沅澧水的钟灵毓秀在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1984年,金伸远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上大学时就入了党,毕业后进入农业银行系统工作并有所建树。正当大家认为他前途  相似文献   

12.
一江 《民族论坛》2012,(2):53-55
七月流火的长沙古城,我在湘江边上结识了一位朋友,当今黑茶界的重要人物——金伸远,与他谈来甚是投缘,有相见恨晚之感。湘楚之地自古物华天宝,既是文化繁荣、文风昌盛之处,又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之地。这位黑茶行业翘楚,雪峰山的厚重大气和沅澧水的钟灵毓秀在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黄杰 《民族论坛》2012,(2):44-44
湖南紫艺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11日,位于湖南省两大黑茶生产基地之一的桃源县茶庵铺镇,现已建成名优茶加工、黑毛茶粗制、精制、高档有机黑茶、边销茶压制4条生产线,集茶园培植、茶叶加工、科研开发于一体。公司所在的桃源县境内现有茶叶种植面积30万亩,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物质美和精神美,是提升美学修养的渠道之一。认识茶之美要求理解茶可俗可雅、自由活泼的多样性,融合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兼顾美的规则性与风格差异;喜爱茶之美要求多渠道体验茶的本体美,多角度领悟品茗意境,多层次理解茶道思想;创造茶之美要求掌握泡好茶的基本功夫,促成茶道精神的体悟与传播,借由茶境四妙提升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益阳茶,是马背驮出的传奇,是"茶马互市"中经久不衰的口碑,是"茶马古道"上不绝如缕的飘香,是洞庭湖畔与西北边陲割舍不断的民族情谊。生命之茶自古以来,益阳茶中尤以安化茶出名,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到今天,以县域命名并为世人所公认的茶仅有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三种;在我国的茶叶教科书中,安化茶是作为一个专门的茶  相似文献   

16.
茶马古道探黑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1年,中国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曾至贤出版了一部影响很大的茶书《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对安化黑茶之"千两茶"推崇备至,称其为"世界茶王"。2005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对53年前产于安化白沙溪茶厂(原安化第二茶厂)的一篾篓重50公斤的天尖茶进行验证鉴评,专家评价48万元,轰动了茶叶界和收藏界。2008年,安化黑茶之"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益阳茯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的少数民族,素有饮茶、种茶、制茶、贩茶的传统习惯。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合州之水南,峨眉之白芽,雅安之蒙顶,土人亦珍之。”著名的泸茶,即是当地香茗中的饺饺者。泸茶,以产于泸州南面的少数民族地区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三仙女》如同磁石一般,将不少中外学者紧紧吸引,尤其伴随五六种民间传说的相继发表,一时间,举凡探讨满族源流;阐发清朝前史;考辨满族迁徙踪迹;勾索满族图腾系谱;追溯爱新觉罗氏国姓之缘起;以及论析满族何以称母亲为额娘等等问题时,几无不征引《三仙女》为证.且与此同时,还每有声称《三仙女》这个"具有史诗一样意义"的"古老神话",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历史真实,这是不容否定的;或断言《三仙女》的传说,世代人云如此,必有所据,不然如何能流传至今云云.诚然,传说也许不无某些历史的影子,但求实言之,却也未必尽可征信.同今某些辗转援引、论析评说,就不无商榷之处,兹  相似文献   

19.
侗乡茶文化     
<正>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人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文化现象,虽历经曲折,仍一直保持下来。以礼貌、文明为特征的侗家茶,便是侗族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侗家茶别具情趣、美不胜言。每到侗寨主人让客人洗尘后,便连续端来三杯茶,第一杯茶谓之“生姜茶”,即用腌制的酸辣姜下茶,表示给客人清心;第二杯茶谓之“糖茶”,即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对茶的文字溯源进行了探讨,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茶起源于祭品、药物、食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茶与茶具最初的发展历程,即从茶之源到茶为饮,再到器为茶用,最后到专用茶具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