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规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系统在特定运行机制下表现出若干运动规律.区域经济系统运动的规律或规律性的现象包括经济发展要素的空间配置规律;经济发展要素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和联系规律;空间结构的优化和演进规律;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两千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停滞时期(1949年前)、起飞时期(1949~1978年)和持续增长时期(1978年至今),不同阶段经济增长与人口转型均呈现鲜明的特征,其中人力资本在经济转型中起了重要作用。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人口超速转型,带来了中国人口“质与量”的转变,这种超速转型虽然使中国经济提前获得了“人口红利”,但也放大了人口老龄化对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新时期应对人口转型挑战的基本思路在于,放松一胎化政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流域经济的发展与长江的开发利用是息息相关的,长江资源的合理开发对于流域经济的振兴将起重大的促进作用.建国以来,长江的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流域经济发展中应起到的作用,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管理体制、开发政策、规划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长江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因此,合理开发长江资源,振兴流域经济,有赖于进一步明确长江开发利用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685年11月21日至25日在六朝故都南京召开。与会代表85人,提交了论文30余篇。大会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关于六朝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唐长孺教授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少是南北同步进行的,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整个社会历史都是向前发展的,不是倒退。与会的许多代表也不同意以往把六朝看成是一个黑暗倒退的时期的观点,指出六朝是继汉开唐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六朝的开发,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赶上了黄河流域,至隋唐南北统一,两大流域合并成一个基地,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不同区域与日本的关系存在差异,其中长江流域是日本在华最早涉足并长期凭借不平等条约体制实行经济扩张的对象,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在该流域的政治、军事存在不断强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与英美相当,其与中国新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也广泛展开,最终导致该流域成为中日全面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此间与日本的关系对长江流域社会变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但对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的研究目前还较薄弱,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6.
密西西比河开发经验及对长江流域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西西比河是纵贯美国南北的第一大河。在其开发过程中,流域管理机构结合流域资源优势,通过制订合理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规划,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腾飞。目前,长江流域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借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开发经验,长江流域开发应改革管理模式,制订完善的区域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长江黄金水道的辐射带动作用,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以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62-166
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立足于流域水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特点,从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修复视角出发,探讨流域管理立法。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正义理论是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中,有关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的高位阶立法缺位,洪泛区湿地生态保护和流域土壤板结防治等立法内容缺失,使洪水资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流域水空间功能恢复等相关制度缺乏;经济手段如生态补偿机制运用不足,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等规定缺乏明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我国应制定高位阶流域水空间管理立法,完善缺失内容,建立相关制度,并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运用经济杠杆对违法行为人实施按期间制裁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规划已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决策实施。该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汉水自湖北丹江口水库调引到黄、淮、海流域的河南、河北和京津地区。设计年均调水量达150亿立方米,总投资226亿元人民币,工期六年。有关部门要求该工程跨流域不跨世纪①。对于这一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关系到五个省市的重大工程,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所调配水的一些资源经济问题进行探索。调水实际上是水资源的空间再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涉及面多广,均可简化为供方和需方。只要供需双方可以获取边际收益,便具有资源跨区域配置的市场流动势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森林变迁和水土流失的研究成果由八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题论文所组成。从内容上说 ,这八篇论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 (上篇 )是讨论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本身问题 ,一部分 (下篇 )是讨论长江流域森林变迁 (破坏 )的影响 ,即水土流失问题 ,还有一部分 (附篇 )是解决因长江流域的环境变迁而导致的延续二千多年的重大古史谜题。1 《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一文从宏观角度考察了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过程。在中全新世初期 ,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覆盖状况相当良好 ;新石器时代以来稻作农业的开展 ,首先使流域…  相似文献   

10.
<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已经度过了41个春秋.对于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文学的研究,在1949年以前就有人在进行,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它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应该说是50年代才开始的.回顾41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及我国社会政策的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几十年中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且是导致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各国社会政策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我国的社会政策转型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本文在分析全球化时代社会政策发展国际趋势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在过去 2 0年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策转型的特点及原因。本文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政策发生了重要的转型 ,在其价值目标、运行机制、体制特点和福利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化。导致这一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社会政策将更多地受到全球化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化时代 ,各国社会政策的困境只有通过各国在全球范围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它在广袤的地域中孕育,由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不同民族共同创造。因此,它不但具有统一的民族性特质,还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化存在。黑龙江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发展过程,与中华民族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黑龙江流域文明,在其起源与发展中,也有自身的特色,在中华民族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黑龙江流域的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原商周文化向长江流域的扩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是通过不同的模式进行的,其影响程度及结果也不相同。中原商文化在二里岗时期曾大规模向长江流域扩张,直接促成了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殷墟时期,中原的青铜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由于商王朝疆域的内缩及对周边控制力量的减弱,促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迅速发展,并使区域性文化中心得以形成。此时,南方青铜文化明显承袭二里岗时期所形成的一些传统,同时又接受了以安阳殷墟为中心的中原晚商文化的新因素。长江流域各支青铜文化在中原商王朝礼制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不仅进行着物质文化的融合与统一,而且还是思想观念上的融合与统一,为西周集中统一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而到了西周中期,中原地区的强势文化已波及到大江南北,长江流域已成为西周王朝政治文化统辖的直属地区。随着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江流域有的部族已开始采用中原商周的礼仪制度作为社会的整合手段,以规范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长江流域在商周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既体现出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的文化与其政体性质及生活形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反映出长江流域的古代社会主要通过地方与中央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文明社会的发展框架中。  相似文献   

14.
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创作时间的阶段性、创作主题的集中性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20世纪初到1949年前,是现代自传文学勃兴时期;1949年到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传文学创作停滞时期;1979年至今,是当代自传文学创作喧闹时期。百年自传文学创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我们应在自传的理论批评、出版发行与翻译交流等方面寻求突破,以使自传文学真正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4,(3)
江其务在《福建论坛》2 0 0 4年第1期撰文《论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出,从2 0 0 0—2 0 2 0年中国的改革发展将迈入后改革期,后改革期的历史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和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体制,后改革期是2 0年前期改革的延续和深化,更是改革的关键性突破,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支持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改革时期支持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工业化经济。从战略全局观点看,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经济模式要求,金融支持的重点要着力于:①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学术传真     
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朱希刚在《农业经济问题》2 0 0 4年第1 2期上撰文《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指出 ,1 980年以来 ,中国的粮食生产获得了快速发展 ,达到了粮食供需的基本平衡。但随着农业政策的变化 ,粮食生产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 ,特别是 2 0 0 0— 2 0 0 3年间 ,粮食总产量连年快速下降 ,供需缺口加大。在粮食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 ,2 0 0 4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粮食总产量增长时期。中国未来粮食的总需求量是刚性的 ,到 2 0 2 0年大概需要近 6亿吨原粮 ,而国内生产量则是变量。在有利于粮食持续增产的政策引导下 ,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低碳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认识,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效应指标构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评判方法和指标,即区际低碳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区际低碳经济增长差异程度和区域经济低碳增长状态。利用该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间,低碳背景下广东四大区域及各地级市间区域协调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自2002年始,广东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地级市间的协调发展水平虽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如四大区域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农村市场取向的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如何认识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以及如何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仍然既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又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论述我国农村改革的趋势,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及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思路。 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是在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完成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国内经济建设方面所面临的任务是双  相似文献   

19.
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民间调解功能实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调解是一种在充分尊重当事人个人意愿前提下进行的纠纷解决方式 ,但纠纷的有效解决需要有权威的介入。在1949年以前和1949至1982年这两个时期 ,由于调解人员的权威均具有制度上和个人素质上的双重保障 ,民间调解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在1982年以后这个时期 ,由于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个人素质上都难以确保调解人员拥有足够的权威去从事调解工作 ,乡村社会的民间调解制度未能充分有效地实现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东周列国志》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明清时期、清末至1949年、1949年至今三个阶段。不同的研究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研究向度和视域:明清时期,研究形式主要是序跋、笔记、评点一类,表现出较零散自发的状态;清末至1949年间,小说频繁出现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编辑、专科目录及文学史小说史中,呈现一种较系统自觉的状态;1949年至今,相关研究逐渐多元化,呈现系统性、专题性的特点,在小说研究的角度上,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关于《东周列国志》的研究与其声名极不相称,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