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语动词隐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隐喻起源于人类对美的欣赏活动,其修辞作用主要在于增强英语语言中动词的形象效果和特点, 体现动词的内涵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制作义动词均有表示制作行为的义项,该小类动词是从具体语义划分出来的。作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动词小类,制作义动词受到了学界的重视。最初关注制作义动词是与其他语法范畴连在一起的,比如结果宾语或者工具范畴。后来的研究将制作义动词以独立小类进行看待,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有配价语法理论和框架语义学理论。对这两种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其研究得失与经验,可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名词隐喻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认为名词隐喻的相似性可以分为外在特征相似、内在特性相似、兼有内外部特征相似以及情景关系相似,动词隐喻中有过程相似和动作相似。不管是哪种相似都隐含着模糊性,由于个人心理,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隐喻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以往的过去时态观及其局限性和易仲良的过去时态理论及其概括性,然后通过例句分析,探讨了主要认知手段-隐喻在有关过去时态的语言事实中的运行机制。隐喻使过去时态在语言之初的起始意义(仅仅代表过去时间)得以扩张。它不仅表示逆时钟方向上的时间距离和真实性距离,还可以表示心理上的距离。过去时态的本质是距离性这一观点符合人的认知过程,真实地反映了英语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5.
从词类的角度去梳理研究隐喻及其翻译,探究动词隐喻的在线认知过程,可以使隐喻翻译研究走向深入,更加充实。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动词隐喻翻译中的识解过程,译者首先是一个解喻者,一个成功的译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解喻者。在认知取向的指导下,根据原语与译入语认知方式的同与异可对动词隐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语言中心CCL语料库有关嗅觉动词“嗅”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嗅觉动词“嗅”的语义演变,探究其演变的内在隐喻机制,同时指出,动词“嗅”发生了由感官领域到心理领域的隐喻投射。  相似文献   

7.
短语动词是英语成语的一个重要类别,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其语义往往不是其组成部分的语义相加,因此短语动词成了外语教学中较为困难的领域之一。本文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短语动词的意义存在系统性的概念理据,许多短语动词的意义是建立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的,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理解必须考虑小品词对其整体意义的特殊贡献。提高学习者隐喻意识对其短语动词的语义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词是句子的结构联系和语义联系的中心,位移动词是根据是否具有"位移"这个语义特征得出的小类.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动词和位移动词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归纳和概括,并且对位移动词进行了重新界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语义学的义元理论入手分析英语思考动词的特点,然后基于英国国家语料库的语料,从空间隐喻的角度,辅以词源学的知识对英语思考动词进行认知描述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英语思考动词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汉、朝空间维度词的隐喻义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维度词语是当代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空间纬度词语“大/小”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人们会发现不同语言在认知风格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术语篇中投射动词时态的语法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语篇中的投射语言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在学术语篇中出现频繁的投射语言是实现学术语篇概念的准确性、判断的严密性、推理的周密性等特点的主要手段。但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投射动词时态运作机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投射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借助投射动词时态的语法隐喻来建构,以实现其特定的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基于目前的一些理论不能恰当、充分地分析与解释投射动词时态的功能作用,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和功能时态理论,探讨了英语学术语篇中投射动词的时态隐喻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话语内隐意义是通过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实现的,也就是说话语表达的实际意义总是大于字面意义。隐喻对话语的外显意义的规避有规约性的作用,即常规的会话含意是由话语中特定词语的意义所决定的;而非常规会话含意则产生于具体的会话场合,其推导离不开人们对当时语境特征的把握。因此,人们在理解含意时可以利用隐含意义传递的常规手段,而非常规会话含意则涉及外显意义的隐喻策略性回避。  相似文献   

13.
汉语"动、介"组合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看待现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动、介组合,语法学界尚没有统一的意见.我们通过分析"动、介"组合的语法特征,主张将它看成动词,并由此推出,现代汉语中介词短语一般不充当补语.  相似文献   

14.
诗歌创作讲究炼字。诗歌翻译 ,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二度创作活动 ,更加讲究字、词的推敲锤炼。通过翻译实例分析可以发现 ,汉诗英译中动词的锤炼是以用词夸张、用词反常和用词灵活为手段 ,服务于译诗的情感性、准确性及生动性三个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细致的语料分析,对英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问题进行了描述分析,从而证明词语的语义变化是从一个语义域向另一个语义域的投射,是从具体向抽象的投射.同时,我们可以总结出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中隐喻的映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中隐喻的映射现象。作者认为,由于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语中的隐喻映射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动词+补语的形式,以及动作行为通过动词显性化表现出来的情况特别常见。这两种情况在翻译成日语时却往往采用名词或包含动词成分在内的复合名词短语形式。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对上述两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认为有时候汉语中的动词和动词短语并不直接翻译成相对应的动词形式反而更为自然地道。这是因为在汉语中,某个动作行为的行为阶段和结果阶段通常典型地采用结果补语和方向补语的语法形式使动作具体形式化,而日语倾向于不把动作直接表现出来。该现象的分析对具体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角度看英语介词within的空间隐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方位介词w ith in的空间隐喻意义及其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揭示人类的自身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日语授受动词不仅数量多,而且用法复杂,因而日语授受动词的用法经常困扰着日语学习者。日语授受动词共有七个,其用法不仅要符合语法,还得符合日本文化。日语的授受动词既可以当作实用动词用又可以当作补助动词用。日语授受动词既有表示敬语的动词又有普通动词,还有表示谦逊的动词。  相似文献   

20.
非使役化中,从使役动词到作格动词的转换,原生及物动词同时受到三种语义选择限制:其一,动词包含"使役义([+cause])"特征;其二,动词是动态动词,表示状态变化;其三,动词的外因可以通过句法(为降级题元,充当介词的补语)或语用(为暗指题元)手段判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