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各国政府机构进行比较研究,是改革我国政府机构、发展我国的政治学、行政学所需要的。这方面的研究在当前可以侧重讨论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各国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二)各国政府管理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社会事务机构设置的特点;(三)各国政府机构改革。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研究自己国家的政府机构改革有比较大的参考意义。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是同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同的。同时我国又有自  相似文献   

2.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使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但这一改革方案仍带有过渡的性质,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政策协调机制的完善、行政职位的配置、行政评价机制的建立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要使我国的机构改革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全方位推进,尤其要与党群系统、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部门改革协调配套,还要同人事制度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同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方向相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先后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人员也进行过几次大的精简。第一次是1953年至1954年,国民经济恢复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二次是1957年至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期,第三次是1962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恢复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属特殊时期,是“四人帮”畜意破坏政权建设时期。这几次行政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精简,都是为了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主要是与当时的经济调整和经济体制的调整分不开的。这几次大的机构调整,对解决当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是在不触动高度集权与以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为主的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基本格局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权力在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上下左右移动,其管理职能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行政管理体制及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其他改革的重要条件。对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及政府机构改革,邓小平同志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学说和行政科学理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作指导,积极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及政府机构改革,都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这是邓小平给我们确定的一个总原则。相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来说,为什么我们在…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威 《南方论刊》2010,(4):39-40,64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进行了多次行政机构改革,但是地方政府的行政机构改革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行政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全球化行政改革运动,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大部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不可避免地面临机构重组、人员分流、利益平衡和改革配套等方面的困境,因而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和契合点 ,行政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通过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来推动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已越来越成为学界与政界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金太军教授的新著《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该书以系统的思维、翔实的资料、新颖的视角对我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领域中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是创新性。该书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尤其是对政府职能、机构改革、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机构改革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关系到是否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利益分配。但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改革必须要进行下去,不改革是不行的。而且最根本的是一定要总结前几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创新观念,建立健全适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地方政府机构理论模式。一、现行地方政府机构不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改革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和制度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及其运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然而,也正是由此所决定,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悖论。改革要削弱行政机构的影响和权力,而改革政策又是政府制订并由行政机构实施、贯彻的。因而令人担心的是,行政机构是否会认真地贯彻实施终将会削弱自身权力的政策;从而,改革政策究竞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9.
机构改革,顾名思义就是按照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对党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方面进行的调整。长期以来,我国的机构及其职能是按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设置的,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显而易见。为此,建国以后我国曾进行过数次机构改革,并解决了当时一些突出的问题。但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办托拉斯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采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管理企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尝试。它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来改革我国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果,是用经济办法对我国工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的一次有益改革实践。同时,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组建托拉斯的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致使这次改革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这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虽经几次改革,但并没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这些改革仅仅局限于各级党政机构的简单撤并和人员的简单裁减,并没从根本上改革管理体制。这种改革的思路将行政管理改革放在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位置,一切改革措施都是围绕如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机构改革仅停留在与经济发展相关部门,政府职能转变着眼于经济职能的转变,行政…  相似文献   

12.
邰晓琳 《理论界》2010,(8):34-36
民主与效率两种价值选择主宰着各国行政组织的理论演进与改革历程。我国的行政改革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机构改革的政治色彩比较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国家都处于混乱的状态;政府机构的设置也比较混乱,机构改革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二、从改革开放至今,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到经济上来,发展经济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着这个中心所进行的机构改革都以提高效率为目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政府机构改革也将面临新的局面,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理机构改革中民主与效率的关系也就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对经济体制逐步进行了一些改革,对于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要继续围绕调整这个中心,把调整和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争取更大的成效。我国现行的体制,基本上是采用苏联五十年代的模式,和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体制,大同小异。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办法为主的、忽视市场机制作用的、搞大锅饭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事业是一项经济事业,旅游体制应是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这是改革我国旅游体制时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旅游事业在我国还没有被当作一项经济事业来办。五十年代,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及民间往来还不多,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是接待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游客,到六十年代初才接待少量的西方旅游者。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1964年虽正式成立,但当时的接待人数很有限,1966年只有4500多人,“文革”中,这项事业被迫停顿。直至1978年成立国家旅游总局之后,旅游事业才当作经济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在我国旅游事业的上述发展过程中,旅游事业主要是当作国家外事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静  冯兰 《兰州学刊》2004,(2):28-29
世纪之末 ,一场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揭开了中国行政改革的重要一页。然而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始终面临着一大难题 ,那就是如何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众所周知 ,政府行政机构的低效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是因为它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然而 ,离开了政府的行政机构 ,社会本身又缺乏相应的自治能力。要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就必须把目光转向第三部门 ,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 ,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以此克服行政权在行政机构体内循环的弊端 ,并促使政府机构改革最终走出“四循环”的怪圈。本文将试从社会的视野、第三部门的角度对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组根据十二大的精神围绕着如阿“建立起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涉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基本方向,价格体制和价格管理办法的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商品和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问题。讨论比较集中的,一是如何根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二是如何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机构设置的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机构的精简和职能转换也势在必行。对此,全国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调整的方案,开了一个好头,并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一这历史性的改革和调整。这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笔者对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日,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是手段,而高效廉洁才是目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机构设置重叠、机关臃肿、人效于事,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不仅是产生文读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而且随着在体制转轨中部门利益的恶性膨胀,也是产生各种腐败现象和造成各种行政…  相似文献   

18.
杨勇萍 《江汉论坛》2001,(10):66-69
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机构改革涉及行政组织的权限、规模,行政机关编制的调整以及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属于行政组织法规范的领域。行政组织法治化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规范的总称。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也存在区别。探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行政体制类型及其利弊,对于认识我国当前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很有帮助。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的划分可能存在交叉之处,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各国教育行政体制特点。一、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这是按照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所享有的行政权力的大小来划分的。所…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行政机构面临两大现实问题:一是机构宠大,人员臃肿,官僚主义严重,效率低下;二是虽经多次改革,依然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高校现存的机构问题,既是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种挑战,又是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机遇.一方面,庞大的行政机构已经成为经济、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桎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另一方面,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这就决定了我国各项改革,包括行政机构改革必须紧紧地围绕着这个目标模式进行.适应经济体制的需要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客观要求,这是体制改革理论的一大突破,它为行政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探索的是高校行政结构的理想模式,高校现存行政结构的弊端及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