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学人     
王逢鑫1939年出生,山东省青岛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进修。1981年至1983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  相似文献   

2.
呼春,男,1941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左中旗,蒙古族,中共党员,系本院蒙古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哲里木蒙古语文学会理事。呼春同志1961年考入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1966年毕业之后在中学任教五年,1973年调入本院任教至今;呼春教授主要从事蒙古族文学史和民俗学的教学工作;1981年任讲师,1990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1996年被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系聘请为蒙古语文学专业研究生进修班任课教授;1981年起任蒙文系蒙古文学史教研室主任至今。在科研方面,呼春教授主要从事…  相似文献   

3.
那木吉拉,男,蒙古族。1954年1月7日生,内蒙古库伦旗人。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并留校任教。同年考入本校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1986年1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考上中央民族大学在职博士生,2001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6月,由学校选派赴日本圣德学园大学研修一年;2003年11月至次年1月,在蒙古国立大学从事学术交流和教学工作;2004年10月,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赴日本千叶大学文学部从事科学研究一年。1987年担任讲师,1994年晋升副…  相似文献   

4.
王辉 教授     
王辉,1971年生,湖北郧西人,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89年至199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就读,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调入深圳大学。2004年至2007年在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傅浩教授     
傅浩,祖籍湖北省武汉市,1963年4月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5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并保送本系研究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随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英美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1993年获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奖学金,以博士后高级访问研究员身份赴剑桥大学英语系研修,  相似文献   

6.
8月2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继承、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为纪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10周年诞辰及祝贺郭锡良先生80华诞而举办  相似文献   

7.
陈远征教授     
陈远征,男,汉族,1939年8月出生,湖南新化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陈教授1961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0年调入湖南教育学院分院任教,并担任中文科主任。1986年调入吉首大学中文系任教,门95年评聘为中文系教授,是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陈远征教授K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讲授“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鲁迅研究”“新诗流派研究”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忡国当代文学简史》(主编)、《现代中国的诗人与诗派》(独著)人中外艺术家轶事》(参与辑录撰述)等,以上著作分别由湖南文艺…  相似文献   

8.
北大学人     
孙钦善教授 1934年3月生,山东乳山人。1960年7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专门化毕业,继续攻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1963年2月毕业,留系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交叉学科博十牛导师。历任中文  相似文献   

9.
王满特嘎,男,蒙古族,1955年12月生于内蒙古科左后旗。198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1991—1992年留学蒙古国国立大学;1995年11月在蒙古国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9—2000年留学日本岐阜圣德学园大学;2000—2003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博士学位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蒙古学协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蒙古语文学会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北大学人     
正傅增有1948年生,吉林省德惠县人。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并留校任教。1980年留学泰国,获朱拉隆功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诗琳通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高级顾问、朱拉隆功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泰国语言文化专业主任、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北大东南亚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11.
力提甫·托乎提,男,维吾尔族,1953年生于新疆托克逊县。1975年毕业于原中央民族学院民语系并留校任教。他于1982年在本校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199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攻读普通语言学和阿尔泰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央民族大学继续任教。现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维吾尔语言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语言研究会阿尔泰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突厥语言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民族语文》编委、《语言与翻译》(维文版)编委、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力提甫·托乎提…  相似文献   

12.
李岩教授 ,男 ,朝鲜族 ,1 950年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 ,1 977年毕业于吉林延边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李岩教授 1 982年和 1 990年分别获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 ,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特约教授、东方诗话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 ,曾任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客座教授。李岩教授自幼喜爱读书 ,在大学学习期间曾遍览东西方名著 ,大学毕业留校后 ,开始从事文选写作、外国文学、朝鲜文学史的教学、研究工作。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李岩教授一直从事朝鲜古典文学的…  相似文献   

13.
耿世民简介     
耿世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 ,汉族 ,江苏徐州人 ,生于 1 92 9年 1 1月 2 8日。 1 949- 1 95 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科 ,1 95 3年院系调整后 ,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维吾尔语专业 ,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突厥语言文化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中国《福乐智慧》研究会理事 ,国际摩尼教研究协会名誉顾问、美国哈佛大学《突厥学报》顾问、土耳其《突厥语研究》顾问等职。耿世民先生通晓多种语言 ,除研究不同时期古代突厥语文献语言外 ,对…  相似文献   

14.
徐烈炯,男,上海市人,1937年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英浯语言文学专业,1962年入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4年起到留学生培训部执教.1972年调入复旦大学外国言文学系任助教,1978年任讲师,1985年越级提升为教授,曾任英语研究室主任,《现代英语研究》编辑、副主编、主编,并兼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所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  相似文献   

15.
《金陵瞭望》2005,(4):49-50
幼年读私塾,后入天津府立中学堂学习。1916年升入北大国文门(即中国文学系)。在北大期间,曾创立“新潮社”,主编《新潮》杂志,又任北大学生会负责人,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考取山东官费留学生,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1926年冬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又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一直领导史语所直至去世。  相似文献   

16.
罗庸从1932年至1950年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有20年的历史。他与胡适、傅斯年一起把当时陆侃如、冯沅君研究中国文学思潮变迁的阶段推进到文体发生、演化的研究阶段。进而罗庸又在《中国文学史导论》中,提出从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国文学史,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预见文学发展的未来,并论述了中国文学史的"宗趣论"、"方法论"、"史料论"等,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7.
潘定智     
潘定智,贵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1933年7月生于贵州丹寨的苗家寨里,1958年7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先后在贵州民族学院、贵州省政治学校任教。72年开始参与贵州民院的恢复重建工作,76年后一直从事民族民间文学与民族文化学的教学与研究,85——95年先后担任中文系副主任、民语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专事教学科研。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苗学会副会长、湘潭大学苗族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出版个人专著《民族文化学》,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王沂暖,原名王克仁,于一九○七年,生于吉林省九台县石头咀子屯一个塾师之家。八岁开蒙,聪颖好学,尤喜一东二冬之道。一九二七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一九三一年毕业之后,在家乡当了几年中学教员。一九三五年,他逃出伪满,流浪关内,旋任教北平东北中山中学。  相似文献   

19.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6):F0002-F0002,F0003
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2月毕业于我院前身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人事部、教  相似文献   

20.
谈殿福的这部《艺术语言发声基础》,要从殿福和我相识以至相知的悠久过程说起;谈殿福和我相识以至相知的悠久过程,就要从“三代”、“两汉”说起了。一九三五年的秋天,我,私立燕京大学医预学系的一个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国立北京大学的转学考试,被录取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三年级两个插班生里的“第一名”。那时,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只有两个专业:一个叫做纯文学组,一个叫做语言文字组。我于入学之前,就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向一些“识途老马”了解到语言文字组的教授阵容强大,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