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当前,我国电视业的基本矛盾是:电视节目低质量和雷同化与观众高品位和个性化需要不相适应。电视行业的竞争,集中表现为节目的竞争,但节目是由人生产出来的,人又是在生产关系组织下发挥作用的,因此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竞争,是专业人才队伍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市场格局下我国电视节目的人文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受众的人文化意识需求出发,分别从电视节目的贴近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三方面去分析研究近几年我国电视节目的人文化特点,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儿童认知理论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的存在现状,进而提出我国儿童电视节目提升的关键在于对受众、对节目本身的精准定位,而精准定位的准确切入点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优势需求。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国外电视节目模式充斥我国电视荧屏,我国电视人逐渐重视节目模式版权,购买节目模式成为重要手段,但我国的电视节目依然停留在模仿阶段。我国的电视节目版权交易存在引进节目类型单一、文化适应性等诸多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合理使用政策工具是完善电视节目政策、促进电视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电视节目发展60余年,由强调数量、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相关政策体系亟待调整优化的现状,对电视节目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将电视节目政策工具分为规制型、经济激励型、社会型三大类型。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57份电视节目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在类型与时间维度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规制型政策工具中管制类政策工具使用频繁;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中税费调节类政策工具过于薄弱;社会型政策工具参与主体单一。应均衡使用规制型政策工具、扩大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使用范围、鼓励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以促进我国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娱乐化客观上刺激了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列举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方言应用在电视节目娱乐化进程中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郦达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诞生于八十年代初期,当时主要是服务性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由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很快又有了文艺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和评论节目等主持人直到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方才出现。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经过十多年...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文化交融的宏观形势下,国内掀起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热潮。客观来讲,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创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及形式,助推了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但从深层次而言,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值得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的深思,其所产生的国内节目同质化及依赖性,均为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的未来发展带来启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激励机制、持节目研发、节目内容追求文化内涵等建议,以期实现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在农村,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不能离开信息,电视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高达94.61%,其中农村人口占了大头。而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4万小时中,农业电视节目不超过1%。这种资源配置和我国国情极不相称。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展对农传播、做好对农电视节目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实际需求入手,借助心理学个性化理论,分析了电视观众个性化差异,得出了电视节目编排应适应观众的心理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四川省两所农村小学儿童电视收视状况的调查报告。经调查我们发现,在收视环境上,农村儿童一个人看电视的情况较多;收视时间多在1~3小时之间,且对电视的依赖程度与年级的增长呈正相关;多数家长对农村儿童的收视状况积极干涉,控制着节目选择的权力;在收视习惯上农村儿童看电视的专注度较高;在收视兴趣方面偏爱动画片、影视剧和娱乐综艺节目,且对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收视心理上则以放松压力为首要目的,次为学习知识,对节目内容有显著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方电视台方言节目的热播,一度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较大关注。方言节目的存在和兴盛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开办方言节目,需要把握合理的尺度。节目设置得当,办出精品、办出品位、办出品格是地方台今后办好方言节目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电视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背景下,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电视界的一种稀缺资源.凤凰卫视的窦文涛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主持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客观上,凤凰卫视的良好平台、刘长乐的“知遇”、优秀电视栏目所提供的空间等是他成功的必要前提.从主观方面来看,自身较强的专业能力、多变的主持风格、鲜明的个性魅力、较高的文化素养等为窦文涛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文学质量与商业能力兼具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电视剧巨大需求和公共资金对其不能投入太多的矛盾,致使电视剧必须具备商业赢利能力,我国超过半数的电视剧却因文学质量过低无法售出而暴殄资源,依靠目前已有较多数量的大学生资源,强化电视剧与文学质量俱在的刺激性,利用好受众的良性心理,增加知识含量,是改善这一状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后,电视剧创作出现空前繁荣,这是市场经济直接推动的结果。过度依赖市场使电视剧创作正在成为金钱和技术的奴婢,媚俗观众成为电视剧创作普遍的审美选择。在电视剧叙事策略上,没意味叙事的泛滥,正在推动电视剧创作走向肤浅化和泡沫化。我国电视剧结构模式虽然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适合我国观众欣赏口味,但是,这种结构模式缺乏艺术张力。当电视剧高度繁荣之际,必须对其保持清醒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电视事业近三十年的实践结果看,电视栏目制片人制是目前电视节目生产管理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最好的一种,它获得了管理者的青睐,赢得了广大电视从业人员的热烈欢迎。但在实际运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方面是大多数电视台没有把制片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如人事、财务、节目运行等)实质性制度的改革相结合,没能形成新的现代企业化管理制度,从而影响了制片人制作用的全面发挥;另一方面是制片人的队伍数量虽然十分庞大,但具备制片人素质和要求的优秀人才却极度匮乏,一些制片人文化修养不高、不善交际、不懂经营,致使许多大有前途的电视栏目半途而废,制约了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1958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我国电视新闻正式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7 年的时间。在这57 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电视 新闻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电视到彩色画面;从只能节目录播到全程直播;从只有几个单独的电视台到现 在的电视新闻传输的全覆盖。尤其是90 年代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所以如何吸收借鉴各行各业的优秀精华,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则是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中的诸多内容,都对电 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就注重审美效果,这一重视发展到极致就是西方上个世纪的接受美学。在艺术领域里,接受的重要性在电影、电视剧中就更加的重要,因为其高额的投资最终需要观众来买单。如此的高风险就要求影视的创作者深入把握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别是民族性,努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威胁,民族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影视的创作,而且成了衡量影视剧好坏的一个潜在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就有了双重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注重社会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存量有助于提升电视媒体社会公信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并规范市场行为。面对各类新媒体的挑战,我国电视媒体的社会资本存量普遍不高,当下必须积极通过制度完善、管理创新、宣传推广和依靠社会组织等途径,不断促进电视媒体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数字彩色电視同步机时序邏輯設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同步信号发生器(简称同步机)是稳定、准确传输图像的关键.本文讨论数字集成化彩色同步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和用“时钟分频-逻辑归纳法”设计同步机各脉冲定时和形成部分的方法.根据设计电路制作了样机,具有定时准确性高,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