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原理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运用精算学原理预测基金收支平衡,涉及人口预测、个人账户预测、基金收入和支出预测、收支缺口预测等。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较有代表性的济南市为例,以点带面,总结提出全面的收支平衡精算预测模型,并就制度内影响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做精算分析,提出要实现基金收支平衡,在制度内应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征缴工作力度、严格执行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试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建立正常退休金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探究——基于上海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负担过重问题的不断凸现,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退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但路径依赖使得强制性延长退休年龄遭遇很大阻力。上海柔性延长退休年龄试点工作是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一次试水,虽然弹性退休制度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缓解养老压力和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看,当下的弹性延迟退休制度对一个理性的退休者来说或许并不是最优选择,这项制度的实施可能比较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为此,需要从退休年龄机制弹性、基本养老保险给付弹性化及相关制度的设计等方面重构弹性退休制度以期实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退休制度改革方案是目前社会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应用长春市的微观数据对退休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施现行的退休制度,将导致养老金收支日趋失衡;适当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抑制提前退休或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均能够使养老金收支趋于平衡,均不会产生长期的就业问题。但不同的改革方案对不同行业的就业状况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推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以40岁为年龄起点分析从中年到老年就业参与状况,并结合"五普"数据运用队列分析方法探讨老年人口就业状况的变化轨迹.结果显示,在法定退休年龄处,人口在业比例有一个明显的下降梯度,但法定退休年龄对老年群体的就业行为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镇人口在业比例在50-60岁间明显下降,而农村人口在业比例下降则发生在60岁以后.此外,在业老年人口中超过80%为农村老年劳动力.虽然当前在农村地区并未实行退休制度,但农村养老金的发放以退休年龄为起点,因此,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需要特别关注农村老人,避免养老金的延迟发放使其陷入贫困和老无所依.  相似文献   

5.
刘华平 《社科纵横》2007,22(8):70-72
提高现行退休年龄势在必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劳动能力也在随着寿命的延长而不断延长,无论从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讲,还是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讲都应当采取更为灵活的退休政策。政府应当将退休的决定权赋予企业和劳动者,政府只负责社会养老制度的建设,这是市场机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客观要求。在西方许多国家,都规定了由劳动者个人选择退休时间的弹性退休制度。我们应当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已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的进程。特别是男女退休年龄不一致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提前退休现象,使我国平均退休年龄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企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不统一,待遇差距较大,引发的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只有对退休制度进行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一、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矛盾凸现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为60周岁,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提前退休政策大大拉低了退休的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
老年年金制度也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属于传统型老年年金制度的德、美、韩和中国台湾地区,在目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出现了提前退休人员人数比例偏大、年龄偏低、退休收入替代率偏高以及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等问题。对此,前述各国和地区当局对传统的老年年金制度都进行了改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特点表现为"双轨制",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目前该体制也表现出与德、美、韩和中国台湾地区老年年金制度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其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尽早进行延长退休年龄的制度探索,逐步规范和提高退休年龄;尽早改"双轨制"为单一制,让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按一定标准缴纳统筹基金;降低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所得的替代率。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世界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而且导致养老金支出水平不断上升,极大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并影响养老金长期收支平衡及可持续性。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从2013年开始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本文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提高退休年龄政策及其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提高退休年龄对就业尤其是青年人就业的挤出效应十分有限。日本的经验表明提高退休年龄并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不良影响。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应尽快提高退休年龄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改革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的20世纪80年代,整体框架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体制创新和重要发展于21世纪后。现行养老制度仍是发展不均衡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养老制度的演变与中国经济体制演变密切相关。宏观数据分析显示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面、保障水平、统筹层次以及财政补贴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巨大,养老体系遗漏城市非正规就业群体,企业和职工缴费负担重影响参保积极性,以及养老基金积累中出现的问题都制约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对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学术界从不同角度有多种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近日,延迟退休问题随着人社部的一次网上答问成为一时热议的焦点。支持者有,反对者亦众。不管如何,这是今天我们无法躲开的话题。退休,关乎每个参保人切身利益。利益诉求不一,引发争论实属正常。本来嘛,人们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的担忧,是政策制订者考虑的焦点。但对一些劳动者,就业能力下降,工作收入不稳定,以及获得有保障的养老金的期盼,使他们不愿意推迟退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