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融合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管理是跨国公司管理升级的结果,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加入WTO的今天,跨国公司面临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人成为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第一资源。因此,跨国公司必须以人为本,坚持人本管理,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并激发人才资源创造力,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本文在探讨文化与跨文化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人本管理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进而提出跨文化管理的对策建议,试图给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尚未出现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缺乏独自技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建独自技术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立志成为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来说,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是极有必要和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充分认识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将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夷夏之别,不在种族而在文化”,来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方,在共同创办企业时,必然有文化差异存在,而文化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摩擦和冲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跨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跨文化管理。跨国公司的管理是一种跨文化管理,而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对文化差异的管理。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管理的成效成为影响跨国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全球人才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跨国公司是全球人才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通过对全球人才管理与国际人才管理的比较,澄清全球人才管理的内涵,进而对跨国公司开展全球人才管理的动因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转移的管理知识主要嵌入在其母子公司关系的情境中,以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为研究视角,构建了跨国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公司管理移植的关系模型,并以国内发达地区的158家跨国公司在华独资设立或控股的子公司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构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母子公司信任程度、控制程度、子公司角色(整合化)对管理移植具有显著正效应,子公司角色(当地化)对管理移植具有显著负效应,文化兼容对通过信任程度和控制程度对跨国企业管理移植有显著的间接作用。子公司吸收能力、管理知识特性对母子公司关系与跨国企业管理移植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是建立世界范围竞争优势,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跨国管理模式,即跨国管理的维度、组织、过程和行为所构成的关系模式。跨国公司在国际扩张过程中形成了多国分散联合体、国际协调联合体、全球垂直一体化三种传统跨国管理模式。随着跨国经营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管理模式正在变革,变革的基本方向和原则是:从单一管理维度向多管理维度的转变;构建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网络化组织;塑造以知识传递为纽带的管理过程;重新定义管理者的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对外派经理的管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通过选用外派经理进行国外子公司的管理,可以加强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加强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垄断、保证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减少雇员流动、降低培训成本。但由于外派目的不明确、外派经理自身综合素质欠缺、外派经理家属不能适应异国文化与环境等原因会造成外派失败,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对从外派经理的招聘到来来的职业规划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使得对跨国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跨国公司外派经理的现状,并从招聘、培训、绩效评价等几方面阐述了跨国公司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8.
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是建立世界范围竞争优势,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跨国管理模式,即跨国管理的维度、组织、过程和行为所构成的关系模式.跨国公司在国际扩张过程中形成了多国分散联合体、国际协调联合体、全球垂直一体化三种传统跨国管理模式.随着跨国经营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管理模式正在变革,变革的基本方向和原则是:从单一管理维度向多管理维度的转变;构建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网络化组织;塑造以知识传递为纽带的管理过程;重新定义管理者的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9.
全球复杂的社会文化差异环境给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是跨文化伦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许多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失败.然而,跨国公司跨文化伦理行为的过程本身非常复杂,长期以来管理理论界关于跨国公司如何获得和保持其跨文化伦理能力的研究却极为少见.跨文化伦理能力作为跨国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探讨目前跨国公司常用的几种解决跨文化伦理问题的方法基础上,对如何通过领导变革、组织学习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来获得、强化和保持跨国公司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伦理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和促进的,目前跨国公司逐渐向着把母国作为基地实现技术创新而发展,在1997年开始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投入大量的技术,此时便出现了中国本地化发展的趋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新兴市场,所以在人力资源在中国的本地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人力资源管理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条件,那么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就要考虑对员工的选派、培训、评估,这不仅仅影响员工个人的前途发展,也是对公司海外业务能够顺利实施的有利保障。人力资源作为跨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要想经营本地化,务必要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中取得成功,但是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步不断去改进方案。跨国公司实行人力资源的本地化对跨国公司和我国都是有利的,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管理创新 ,就是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放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方式和方法。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呼唤管理创新 ,需要管理创新 ,激励管理创新。而把管理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实质、最根本的创新。新经济从其内核看就是创新型经济 ,新世纪从其发展趋势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加快创新的新纪元。管理创新是企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再造企业业务流程,把握知识经济的先机等角度,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国有企业应因地制宜,开创符合于本企业的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管理问题错综复杂,类型各异,寻找解决方案的切入点很重要,管理创新受管理主体的惰性影响严重,创新时如何突破管理人员惯性思维来寻找解决思路亦很重要.将TRIZ理论中的物场分析方法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直接从管理问题的主体、对象、手段以及主体对对象的作用类型出发分析问题,针对效用不足或产生有害作用的管理,通过管理手段的轮动、替换,彼此搭配,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引入、改变来实现管理的正常化,可建立起一种迅速定位管理问题类型的“管理物场模型”以及与模型对应可突破行业思维惯性寻找管理创新问题解决思路的集合,最终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升管理干部竞争力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管理创新是提升高校管理干部竞争力的基本保证和途径。高校组织应从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和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管理干部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管理决策三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各种管理学派的基础上,修正了霍尔的系统分析三维模式,建立了创新管理决策的三维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知识的特点与知识发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演进及其渊源承继关系 ,有助于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表明 ,整合组织内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利于创新和提高组织整体智能是知识管理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管理创新的制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创新是大学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管理实际,提出了从现代大学治理与领导制度、学术自由与学术制度、激活动力与人事制度、资产运作与财务制度、人才培养与教学制度等方面实现大学制度的创新和超越,并对制度创新的动力、理念、精神、标志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知识管理是中国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知识管理不等于信息管理 ,其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 ,其内容是知识资本 ,其关键是知识创新。实施知识管理 ,要积极促进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 ,设立CKO职位 ,创建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 ,建立递增收益网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与办公管理创新,并指出只有管理观念的创新,才能带动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公共服务创新实践中,既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又要加强公共服务创新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创新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创新的相互促进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延伸与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相结合、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与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基本特点与公共服务创新实践相结合,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秩序和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协同效果,激发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