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分词和动名词,是英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英语区别于其他语种的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使用非谓语动词写作,能使句子显得明快、简捷和生动。弄清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可帮助我们阅读、写作和教学。本文拟将非谓语动词分为时态、语态形式及其意义和它们在句中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两大部分,用表格的形式进行阐述,然后,将四种非谓语形式的用法差异加以辨析。一、 非谓语动词用法一览表说明: 1.现在分词主动完成式和被动完成式只在句中充当状语; 2.动名词的主动完成式和被动一般式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和表…  相似文献   

2.
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统称为非谓语动词,它们在句中不能单独用作谓语,但在逻辑上有其自身的行为发出者,即我们谓之为的“逻辑主语”(the Logical Subject)。本文拟就这些逻辑主语的表现形式略述一、二。 (一) 动词不定式 A: 在句中作宾语或状语时,其逻辑主语可以是该句的主语,例: 1. e began to study English 2 years ago. (作宾语) 我们两年前开始学英语。 2.To work well we must read very much. (作状语) 为了工作好,我们应该多读书。 B: 在句中作宾语补语时,其逻辑主语是该句的宾语,例: 1. e,ll send …  相似文献   

3.
试析英语“虚动词+事件宾语”结构霍曙霞1.“虚动词+事件宾语”结构及其修辞效果英语常用have,take,do,make,give等谓语动词引出描述主语的宾语,谓语部分的主要语义落在宾语上;汉译时,大部分谓语动词的语义不需译出。因此,这类动词被称为虚...  相似文献   

4.
王珍平  邓晓宇 《兰州学刊》2011,(12):222-224
在中学英语教学和高考英语复习中,辨析清楚英语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关系,通常是教师和学生难解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阐释并辨析英语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关系。一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必须与其主语的人称、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关系。也就是说,英语句子中,主语的"人称"和"数"要限制、决定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这就叫"主谓一致"关系。它通常依据三项原则: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一致。  相似文献   

5.
不定式(Infinitive)是—种非谓语形式,它有两种形式:带to不定式(To-Infinitive)和不带to的不定式(Bare Infinitive)。不定式能有进行式和完成式形式,也能有被动语态,但没有“时态”的特征,时间关系得借助于主句动词的“时态”的形式来表示。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形式,它可以充当种种句子成分,它可以用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一、不定式短语作主语不定式短语能直接置于句首作主语,例如:Tosee once is better than tO hear a hundredtimes,(百闻不如一见)  相似文献   

6.
双重谓语由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组成,其语法特征往往通过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在动词的选择和时态的使用上体现出来,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在动词的选择和时态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英汉被动句的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景芝 《中州学刊》2004,(6):200-202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被动句,这是一种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形式和手段,但同一语法术语在两种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英汉被动句有不少相同之处,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英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是被动语态,而汉语没有被动语态;第二,英语主要用被动语态表达被动概念,而汉语的被动关系有更加丰富灵活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谨香 《云梦学刊》2002,23(4):119-120
俄语中简单动词谓语的繁化形式是非母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点之一。因此,俄语研究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动词+动词、动词+名词、动词+副词、语气词+动词等几种类型的简单动词谓语的繁化形式。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动量成分位于谓语动词前和谓语动词后时的表义重心是有所差别的,动词前动量成分侧重于表示完成动作行为所需要的量,而动词后动量成分则倾向于单纯的计量。这种表义焦点的差异是由于语用上的需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链接动词理论、双重谓语理论、复合连词理论、有标记主位理论是新出现的几种英语语言理论。它们是传统英语语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对理解和解释越来越丰富的新的语言现象很有帮助,对改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11.
范仲君 《云梦学刊》2004,25(2):119-121
非谓语动词是中学英语教材中比较难掌握的语法知识点。运用辨析对比法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非谓语动词的各种句法功能,大大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汉句式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谓语”,呈“树式”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是“主题 述题”,呈“竹式”结构。汉式结构使大学生的英语习作出现一句多个动词、主谓不一致、缺少主语等错误表达,故提高大学生对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的认识、强化英语句子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动词不定式作为非限定动词的一种 ,在句子中位置较为灵活 ,因而要正确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 ,有时必须借助于对它在句中的句法功能进行分析。总体来说 ,动词不定式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表语、宾语、宾语补语、名词 (词组 )修饰语 (即定语 )、状语等成分。  相似文献   

14.
"将"本意为"扶持、带领",是一个实义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将"常以实义动词在句中作谓语中心语。南北朝后期,"将"后往往连接一个名词性成分构成动宾结构。由于在语义上"将"不是句子的谓语中心语且"将"及其所联系的客事成分主要用于说明谓语中心语的状态,因此"将"的动词词性相对较弱。到了近代汉语时期,有些句式中"将"所连接的名词性成分既是自身的客事成分又是谓语中心语的宾语。在这样的句子里,"将"的作用是将受事成分位置提到谓语中心语之前,进而完全丧失动词词性。可以说"将"动词词性的虚化过程就此完成。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各时期代表文本中"将"用法的词性特征,从而描绘出"将"动词词性虚化的脉络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名词主要是指称人和事物的,但也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关系等.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分都和它挂钩.国外代表有切夫,他认为任何句子都是围绕谓语构成的,谓语一般是动词,句中的动词总带着一定数量的名词,句子里的名词的语义是由动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及初中《汉语》、《汉语知识》(以下合称《暂拟系统》)在划分词类时,于动词的“正类”之外,设立了三个“附类”:判断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为了安排这些“附类”在句子中的位置,在分析句子成分时,于一般谓语之外,另立了三种“合成谓语”:判断合成谓语(是十名),能愿合成谓语(能愿动词+动形)、趋向合成谓语(动形+趋向动词)。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语法中谈到非谓语动词中的分词做状语,主要强调按照依着法则使句子表达清晰,一般认为“悬垂”是错误的。文章根据现代语法理论,从几个角度分析了分词“悬垂”的可接受性问题,并认为它正是英语语言表达中对依着法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教学中,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可运用列表比较归纳,然后将句子成份再进行纵向比较,这样由难到易学生对所学的非谓语动词,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9.
关于翻译显化现象的研究很多,通过掌握的材料得出,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存在偏颇,研究的视角趋同。试图从谓语动词的角度重新审视显化现象,发现了不仅存在从汉语到英语或者从英语到汉语的单向显化(one-way explicitation),还存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双向显化(two-way explicitation)。这些显化现象背后的动因是复杂的,但却印证了英汉思维的两点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英语中的可能性推测进行了归纳,阐明显性和隐性表达的含义;并运用动词、副词、形容词和名词总结了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显性表达方式;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不定代词、形容词、被动V—ed和to-不定式等方式,间接总结了不同类型的隐性表达方式。本文拟从显性和隐性表达八手,探析英语中可能性推测的表达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