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懂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这些理念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与追求。然而在更多的课堂我们也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教师仅仅有尊重学生的理念,但缺少的是尊重学生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  相似文献   

2.
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并运用自己得到的数学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笔者发现不少课例因过分地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或陷入生活常识水平的泥潭难以自拔,或把数学的概念教得生涩艰难。如何妥善地处理“生活的感性”与“数学的理性”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生活思考水平提升到数学的思考水平,有效地结合“生活经验”学好“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本是落实课标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主要的渠道。然而数学教材中的某些设置和编排,如情境、例子等往往不太理想,影响着数学学习效果。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不太喜欢枯燥无味的数学。  相似文献   

4.
数学家和哲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对"数学本质"的争论。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数",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柏拉图提出了数学实在论,认为数学的对象就是数、量、函数等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作为抽象一般或"共相"是客观存在着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反实在论"。他认为数学是研究大小的量和数的学问,但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小的量和数不是可以感觉到的、占有空间的广延性的、可分大小的具体事物,而是作为某种特殊性质的抽象的大小和数。唯理论与经验论共同构成了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培根的"经验论"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认识必须从感觉开始,除此没有任何其它渠道可以给我们提供实事材料,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笛卡尔的"唯理论"认为公理并非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并经由归纳得出的,而是先天固有的,也即数学的绝对真理性。20世纪前期,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强调逻辑而排斥直觉,主张逻辑是整个数学的唯一基础;以布劳威尔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而排斥逻辑,主张直觉才是数学的唯一基础;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认为逻辑具有先验的真理性以及数学具有逻辑的特征,它主张通过逻辑的相容性即无矛盾性来维护数学的真理性和合法性。20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巨匠提出了模式多元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何海兵 《新天地》2011,(9):85-85
在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经常谈及的话题。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数学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化的数学理论知识,更应有科学的课堂组织与调控能力,对于一堂数学课,要从精彩的导课入手,组织学生开展好数学探究活动,并付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机智处理好课堂中的突发现象,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直接体现,如何避免重复的、枯燥的、模仿性的作业练习,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新、成长的乐园,怎样让数学作业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呢?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的要求。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去主动发现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去主动发现知识,使教学过程探索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然而,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教材,许多教师也满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出所谓"实践"的机会。由于组织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学习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主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表现为乐学精神。兴趣会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诱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数学教学氛围,以趣激情,使学生在课堂中,既兴致勃勃又聚精会神,为胜利教学创设先决条件。如在认识“年、月、日”时,给学生讲故事,提问题:“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可是乐乐满8岁的时候,只过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到既意外又有趣,个个情绪高涨,一种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从而较好地与教师同步进入“角色”。又如教学“小数性质”时先设置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8、80、800”,提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  相似文献   

9.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重视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作为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数学教育必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在新知识激增的时代,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领入学习殿堂,老师的身份是观察者、引导者、帮助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讲究提问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者问得巧”。  相似文献   

12.
对教师自身来说,我们的课堂要减少一点"难为情". 记得,在于永正老师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这么个例子,"忸怩"这个生词出现在课文中时,孩子们不理解,于老师就冲孩子们说"你们看看我--"一眨眼,他在孩子面前摆头、甩手弄眉,这个词学生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几乎在人类社会产生的同时 ,教学活动也就产生了。但作为人们的一项现实活动、现实生活 ,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它却并不一致。这在我国教学论界近 2 0多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 ,至今仍在争论。究其原因 ,在于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错位。因此 ,我们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在理论思维层次上 ,扬弃和超越以往的教学本质观 ,揭示和凸现教学的主体性本质  相似文献   

14.
王淑杰 《新天地》2011,(12):130-131
一、“友善用脑”学习前我对学生以及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1、从教师自身来说,我也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着怎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使学生乐学和教师乐教。但是,在教学中我又经常不由自主的将数学教学变成了“解题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做题的过程,缺少思维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在"本质主义"之后也应该有所构建,不是也不应走向反本质主义者那样的极端解构,而应进行一种开放而多元的本质个性化的重新言说,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开放空间与富有个性的构建格局,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成功的起点和基础。在数学教研工作中,笔者曾经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为专题进行调研,发现在此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诸如: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复习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现状与弊端分析苏教版教材中的复习内容有"整理与练习"、"整理与复习"和六年级下册的"总复习"这三块,其中"整理与练习"又分为:"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  相似文献   

18.
数学本质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如何认识数学与数学教学的本质,形成与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这是新的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疑问”是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的源泉。“因疑而人.无疑而出”这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哗。可见作为老师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是于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提出一个独特的问题.就如在“思维的水池”中投以砖石.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展示问题自主探究和反思,让学生在灵动的数学课堂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突破口。发现问题是获取新知的突破口,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培养灵活性、独创性的窗口。数学教师应善于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所感所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