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现实性这个逻辑起点,分析传统文化精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剖析了传统文化糟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影响,阐明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效应的启示,指出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确立发展定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实现内在对接的“思想桥梁”,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三种价值:一是符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二是互补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功能互补;三是发展价值: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为来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百亮 《天府新论》2009,(1):113-117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两重性自相缠绕、难以分割,以及认知的局限和文化情感的纠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和消解异化并存,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解决问题的出路是,认真反思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选择和取舍中国传统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回顾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认真总结他在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对于当前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西方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的"理解"理论,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理解"理论认为:理解不是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很有启示的.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相容性的一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阻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负面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基本路径是:"基本原理"必须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民族化;"文化传统"必须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必须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和挫折的文化根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品彬 《理论界》2010,(11):20-23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背景中的作用方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和挫折的文化根源。成功的文化根源有:对传统文化具有科学的评价和正确的态度;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深层机制上使两种文化相融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挫折的文化根源有:以传统文化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心理积淀去解读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糟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消极影响;对西方思想文化的简单两级思维。在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应该克服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极端态度,以冷静务实的心态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强主体的理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点主要在实践观、社会理想观、人本观等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这是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立场与中国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不仅是社会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且是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探察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通与不同之处,是为了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来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根源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马克思主义传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才有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陈方刘 《天府新论》2008,4(2):117-1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又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同时,在20世纪初,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与当时的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伴随着激烈的文化论争。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是一种"去民族化",即它否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造成了"中国意识的危机"。与此观点正好相反,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极端的民族化",实质上是搞"民族主义"。此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围绕"文化内容"的民族化还是"文化形式"的民族化问题,理论界一度展开激烈的争论。直面论争,澄清误解,回击诘难,有助于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释义--一种解释学的视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默彪 《东南学术》2003,(1):100-1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具有解释学意境的文化历史现象 ,涵蕴着中国社会 2 0世纪以来变革与发展历程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实践和文化历史内涵。“中国化”所内蕴的本质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这两个关系维度上展开 ,构成一种视界融合的互动关系构架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模式的转换和跃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是在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它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成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能产生共鸣,二者彼此交融、契合,由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从四方面阐述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存在根源,并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双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处,有助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科学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吸纳融合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抵制并抛弃其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主导时代潮流,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9.
泓峻 《社会科学辑刊》2023,(3):204-212+239+2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思考过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与特定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等问题,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仍然是一个与国内外教条主义艰难斗争的过程。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张也包含现实与历史文化两个维度,但受特定历史条件限制,主要强调的是现实维度。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无论是中共党内还是党外,都存在各种错误认识,它们一方面成为各种势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借口,另一方面也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水平。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顺利传播与发展,得益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的相通。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真正凸显出来,廓清了许多错误与模糊认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以自己熟悉的文化内容和思想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就融入的内容和路径而言,一要引入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似相通的内容;二要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三要遵循内容要精,形式要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教育学生以知促行,懂得"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