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叙述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至上理论的区别,介绍该理论的产生、影响与应用,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与分类,并就高等教育领域能否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高校是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体,高校治理的本质是"高等教育中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利益相关者模式可以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利益相关者分类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问题。界定中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实证研究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重要性随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的规律,据此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关键利益相关者、非关键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可为企业制定权变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课程质量问题引起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课程管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审视,高校课程管理制度存在着实践困境,亟需通过高校课程管理制度创新,实现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课程管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理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取代。文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公司财务治理的主体和内容,认为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机制的有机结合,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因旅游发展事宜,相互联系,互相博弈,形成了多元关联、交错纵横的关系网络.该网络的网络结构直接影响着目的地管理机构(DMO)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战略.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尝试突破二元结构分析范式,对DMO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元关联进行剖析,并根据网络密度和中心性指标,对DMO面对不同的网络结构时应采取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DMO处于低中心性、高密度的利益相关者网络时,应采用服从战略;当DMO处于高中心性、高密度的利益相关者网络时,应采取妥协战略;当DMO处于低密度、高中心性的利益相关者网络时,应采用控制战略;当DMO处于低中心性、低密度的利益相关者网络时,应采用独立战略.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意识到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建立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战略管理模式,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应围绕着这一战略管理模式进行。因此,与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战略管理导向相配套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也应该是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民办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政府、用人单位等都是民办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民办高校应关注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对教学质量的合理诉求,创新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教学质量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把民办高校教育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纳入质量评价的视阈.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战略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对企业的战略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应重新定位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并将利益相关者关系看作是竞争优势的新来源,从而变革战略理念和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和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法,源于高校作为公共部门其发展战略执行力不够,绩效管理实施困难.文章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广义和狭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出发,提出了组织中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的思想,并将平衡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方法应用于高校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0.
持续性不足是当前国内大学联盟的突出问题,体制机制建设是推动区域性大学联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构建区域性大学联盟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需要界定与之相关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两方面完善管理体制,从目标导向机制、权责落实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等方面健全运行机制。基于案例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健全区域性大学联盟体制机制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以认识论为其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以传授高深学问为宗旨和质量标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由于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关涉到更多利益相关者;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基本价值诉求,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础逐渐由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需要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寻求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政府、高校的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学生及行政人员、职业界和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的一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与利益是它的基础,合作伙伴关系是它的基本架构,利益相关者委员会是它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取得长足发展,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与挑战,主要风险包括政策风险与发展风险。文章主要论述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风险,主要表现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信誉风险、内部治理风险和法律与监管风险五类。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风险的成因在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利益融合的矛盾转化。为应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风险,应建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风险防范机制,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风险防范机制建设,要解决落地问题,应建设“主体、抓手、引擎、保障”共同作用的机制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筹资困境的化解需要寻求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民办高校举办者、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与家长、政府、银行等,都是民办高校筹资活动中关系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在办学实践中,由于民办高校对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漠视以及一些利益相关者的职能缺位,民办高校的筹资活动未能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响应,致使民办高校筹资活动呈现出极度的单一化和依赖性,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经费紧张、财务危机频显的根本原因。为此,民办高校应以"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理念,正确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着力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筹资机制;当然,作为民办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地方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分担民办高校筹资的责任,共同推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和“职业性”特点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的优先利益相关者是学生、政府、教师、企业和社区.我国职业教育问责模式存在的问题有:政府评估不够科学,过分强调量化指标;中介组织的认证缺乏约束力和影响力;学校内部教学督导只“督”不“导”,基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被忽略.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责制度,需要由单一的以政府为主的行政问责模式转换为以利益相关者为主的社会问责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责的实现路径首先要深化政府评估方式,注重“增值”的质量评估;其次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内部问责机制;最后要构建第三方专业化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治理问题应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现状特征是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和监督权高度集中,而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区参与治理程度较低,为改善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应该完善法律体系和市场体系,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的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柔性战略观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柔性战略观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决策效率。文章以柔性战略观为导向,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以企业财权有效配置为路径,对企业财务战略有效实施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剖析了其连续一体化的生成机理,提出了共同互动管理和相机治理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实施机制,以此确保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高管对其需求的关注程度。相对于专业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程度越高,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越强,企业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压力就越大。利用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和考察了多元化经营企业通过慈善捐赠来回应外部决定性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的多元化程度越高,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越强,企业的慈善捐赠就越多。进一步地,国有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和处在消费者敏感型行业的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对其慈善捐赠的影响更强。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的内容,也为理解企业战略与慈善捐赠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高等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新思路: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事求是地从管理部门职能、经费供给体制、招生分配制度、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教育机制、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理解在一个由不同的参与者组成的复杂系统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如何由各类参与者的相互作用决定的,非常有必要开发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开创了管理理论的新视角,认为组织可以被理解为是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政治~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益相关者不仅会与组织的管理实践之间产生互动,还会对其形成重大影响,且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会尽力最优化并保护自己的固有利益。笔者则认为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公司内部冲突的本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分析框架有助于识别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存在,并将各个利益相关者植入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当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有助于确定并改造公司的管理架构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