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广告传播是现代商业社会最常见的一种广告形式。中国古代广告申利用名人效应的行为由来已久,这一类的广告按照名人类型可以分为政治性名人、社会性名人、虚构性名人、历史名人等,其传播特征为主要依靠人际传播、涉及商品类型广泛、广告效果突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广告名人喧宾夺主、广告真实性存疑、广告名人收取报酬情形多样。  相似文献   

2.
现代广告写作超越写作文体的范畴,而形成自身特有的规律。经济调查就是现代广告写作之前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从经济调查与广告写作都是认识产品、企业和反映产品、企业的手段;深入实际的经济调查是现代广告写作到达事实准确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经济调查才能使广告写作创意无限;只有通过经济调查,才能使广告写作言之有物四个方面论述了经济调查是广告写作的基础。指出经济调查的成果决定广告写作水平。广告写作同时也使经济调查的成果得以有效传播。要防止不进行经济调查就进行广告写作的创作误区。  相似文献   

3.
聘请消息     
容道广告招广告牛人 你善良可爱、你学富五车,你天马行空、你童心未泯,你精力充沛,你个性张扬,你怀揣梦想;找的就是你。容道广告:品牌策略视觉创造者,是纯粹国际品牌传播机构的上海总部,郑州设立有分公司。专注于新媒体影像视觉制造;  相似文献   

4.
论广告传播的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告传播具有整合功能、管理与控制功能、教育与指导功能及审美娱乐功能,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文化是广告传播成功的基础,同时广告传播又帮助人们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的广告传播存在名人广告泛滥成灾、广告虚假、广告的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名人广告的角色迁移与广告说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知名人士做广告的目的,在于将“名人效应”有效地迁移到产品和企业形象上。名人角色和广告中名人角色具有各自不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对他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能力。要在广告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名人效应”,有效地进行广告说服,就必须成功地实现由名人角色到广告人物角色的迁移,使两种角色得到有机地整合。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时代的影响力营销广告具有去中心化传播、圈层化受众、社群认同式劝诱的特性.肇始于大众传媒时代的广告法难以对这种全新的广告传播模式进行有效规制.影响力营销信息传播行为常与个人言论或销售行为混同,引发行为定性的困境.信息传播主体的功能与大众传媒时代的广告主体亦有所不同,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的施加同样面临诸多障碍.对此,广告法应当继续准用保障消费者意思自治之价值目标,结合影响力营销中各个主体的功能重新厘定广告主体类型,强化影响力营销中圈层名人的广告标识义务,围绕圈层名人和广告主重构广告法责任的重心.对于直播带货引发的非理性消费,通过交易生效冷静期避免消费者的情绪化冲动决策.  相似文献   

7.
8月1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通过媒体给名人、明星们发表公开信,总结了当前名人、明星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产品,却在广告中称其使用效果好,误导消费者;二是在医疗服务和药品广告中虚假宣传、夸大疗效,诱导消费者就医购药;三是一些名人、明星对所做的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其疗效。 为此,北京市消协向首都的社会名人、明星们提出建议:要积极支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拒绝重金聘请的虚假广告和其他活动。 对企业来说,请明星做广告,有一定的促销效果,而明星通过做广告获得一定的报酬,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一切都应当是建立  相似文献   

8.
名人广告属于证言广告。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某些名人涉嫌虚假宣传,名人广告再一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名人广告对媒体、名人、广告主和消费者带来积极与消极的社会效果。而由于名人广告的失范引起了虚假宣传,带来较大的危害,折射出我国名人自律意识的淡薄和法律规范的空缺,对它的控制措施应是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促销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受到广告商和销售商的追捧。而在数量众多的广告中,其主体往往是年轻、貌美的女性。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宣传,又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然而,广告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存在种种误区。男本位视觉文化的特质是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与被看的模式中,这一模式不仅让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这种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基于广告在促进人们认识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强调并提高广告中女性话语权的地位才能改进人们以及女性自身对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大农民对中药材的种植极感兴趣。由于种植地产药材的信息来源杂乱,加上广告传播中的误导、错导之走进了种种误区。价格的误区:众多药材种植广告,往往以高价诱人。如湖南省益阳市有家药材种植技术研究所的广告称:党参265元/公  相似文献   

11.
名人代言广告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从法律层面界定名人代言广告的相关责任,运用法理与案例分析方法,就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影响和后果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其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的深层原因是名人代言广告责任追究的制度性缺陷使然,即广告立法缺陷,广告审查管理缺陷,广告执法缺陷,广告监督管理缺陷。分析结果认为:治理虚假广告行为必须从立法、审查、执法、监督诸方面构建名人代言广告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广告创意存在五大误区:创意灵感可遇不可求;有好点子就有了好创意;以引人注目为创意标准;国外广告就是好创意;创意无拘无束。必须走出这些误区才能全面理解现代广告创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关于名人代言广告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界的热点。名人做虚假广告已经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性却不可低估。部分名人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报酬,不分良莠的乱加代言,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权益受到侵害。由于我国现行广告法律制度的缺失,造成名人虽代言了虚假广告,却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现状。本文从虚假广告代言表现形式及法律特征和代言虚假广告名人的法律地位等基本法律问题入手,指出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应承担侵权责任,并指出了全面规制虚假广告代言活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告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形式。广告受文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的社会中,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其中包含文化意义的广告,可能造成消费者接受的困难。要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含义,体现广告的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广告在国家内部———世界范围的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我国广告传播显多元文化趋势,要借鉴西方国家广告的传播经验,顺利进行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社会中的跨文化广告传播。  相似文献   

15.
在整合营销传播的全球背景下,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以广告为工具整合其他营销传播手段,由此带来广告产业形态的重大改变,即由提供单一广告代理服务的广告产业走向提供广告、公关、促销、营销咨询等多元化服务的"大广告产业"。大广告产业要求以广告产业为核心来整合其他营销传播服务的相关领域。要承担如此重任,广告产业形态必须进行重构:首先要通过高度专业化的发展打造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广告公司向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扩张,完成广告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最后是综合型大型广告公司的组织结构向团队式或网络式模型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行为,一种文化体系表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文化中最具活力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现代与传统,这两种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质的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运行中,必然会发生碰撞、冲突与交融。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会在民族成员对现代文化的读解中构入广告文化,促进广告的传播;而民族文化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及维护传统的惯性,又使它在面临广告这一现代文化进入时,始终处于警戒状态。因此,广告传播务须正视民族文化的功能。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构成广告的文化精神意蕴、形成广告文化表现个性、影响着受众对广告的接受取向以及制约广告文化传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要 :从传播功能看 ,人物符号是广告中最具形象性吸引力的传播符号 ;是最具情趣和人性化的传播语言。它还具有替代、解释、补充、强调等影响认知的独特性质 ,具有跨文化、国际性传播等方面的优势 ;它较之语言符号更具真实性和可信度 ,是广告中最具说服力的传播语言。在未来网络传播时代的广告中 ,人物符号将不断地与新的传播语言符号结合 ,在叠加状态中发展 ;在应用范围、程度等方面都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广告发展的历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的营销功能观走过了从告知、劝服再到诱导的发展阶段。然而,诱导功能的不断张大使广告的发展走向了误区。面对现代广告发展的窘境,广告的营销功能观亟待转型。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数字与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带来了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论广告的文化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告传播尤其跨文化传播中,广告人员要特别注意广告信息传播地区的文化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对广告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消费者最终是否会发生消费行为.本文提出了广告人员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注意的问题,期待本文对从事国际广告传播的人员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广告代言人及品牌名称对消费者品牌态度、质量感知及购买意愿的影响,通过组间实验设计研究方法和拦截访问收集数据,考察了代言人和品牌的国别差异对中国消费者响应影响的差别。在自变量设计方面,将广告代言人不但区分为中国名人与中国非名人,还加入了美国名人这一水平;品牌名称方面则测试了中国品牌与西化品牌。操作变量检验证实消费者对实验刺激物均产生显著响应;研究结论发现品牌名称对三个因变量均有显著影响,而广告代言人仅对消费者品牌态度有显著影响;同时品牌名称与广告代言人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存在交互影响,美国名人与西化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明显区别于其他影响方式。最后研究意义指出管理实践中应该采取何种代言人和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