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书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新天地。许多名人、作家也说:“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多年的课外阅读指导实践让我尝到“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甜头,收到了课内课外双丰收的喜悦。我以“会读书,读好书”为宗旨,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深远,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阅读教学巾“少、慢、差、费”的现状,从教师、课堂、课外等环节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效益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对拓展教学的认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内容既来自课本,也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为此,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拓展教学在此形势下应运而生。所谓拓展教学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就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迁移教学”。课堂教学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和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本论题中课堂拓展教学特指把课外信息资料引入课堂,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课外信息资料引入,还包括教师根据文本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拓展教学的训练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感悟以及对文本的认知表达。  相似文献   

4.
当今语文教坛名家荟萃 ,流派纷呈 ,有提倡立足于课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 ,也有的认为应该立足于课外 ,“多开荒 ,多种地 ,一份辛劳 ,一份收获”。我赞同语文课要“课内外互相衔接” ,即“课内长骨 ,课外长肉”的说法。我的做法具体表现在“双指导”、“五步式”上。一、课内外“双指导”“双指导”就是课内指导语文学法 ,掌握要领 ,课外指导语文活动 ,培养习惯。我以为 ,“双指导”首先应立足于课内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充分利用 45分钟 ,提高工效。因此 ,教师必须精讲 ,让学生尽快掌握要领 ,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等…  相似文献   

5.
门庭若市     
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的确。语文教学单靠课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要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还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是大有帮助的,语文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个重点来抓。[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以语文教材的教学单元为依托 ,以学习方法指导与训练为主线 ,将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开放型单元教学模式 ,又称“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指导思想和“大语文”教育观。其理论依据是生理学、心理学、认识论和系统论等基础科学 ,旨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全面提高素质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要求·阅读”第五条这样写道:“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说明”中也对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必要的组成部分,安排一定的课时,由教师指导学生主要在课外阅读。内容: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政治、经济、科普著作;分量:平均每学期约35万字;编排: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  相似文献   

8.
2002年4月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对写作教学明确提出了以下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如何实践这些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尝试,觉得写作“轮流日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争议不断。笔者认为,讲求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即使用“衔接”的方法不失为一种佳径。“衔接”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正接与反接、方接与圆接、急接与缓接、单接与散接、跳接与平接、实接与虚接、硬接与软接,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从古代束缚人心的八股文发展演变到今天的格局不一、体式多样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照理说,考生应该如脱缰的野马,驰骋疆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了吧。可我们面临的实际境况却不容乐观:学生们疑虑、迷惘、彷徨;老师们尴尬、抱怨、失望。我们的课程、教程改革的口号喊得那么强烈,“大语文教学观”、“课内课外拓展”以及“研究性学习”。本应该给凝滞的作文课堂注入血液。带来活力,为什么我们面临的却是一潭死水.“春风吹不起半点漪漪”?  相似文献   

11.
苏培成先生主编的《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和语文规范》是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成果具有如下特点:史料丰富,线索齐全,资料宝贵;史期分明,一目了然,跌宕起伏;观点显豁,坚持“四化”,反对复古。该书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中学生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我们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利益,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营造宽松的环境,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放下心来,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大胆地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8,(1):6-9
共青团唐山市委、唐山市青少年宫对市区3000名中小学生课外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非常渴望丰富而轻松的课外生活。然而现实的“三无”现象,却使他们的课外生活相当贫乏、单调。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步骤,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仅仅靠课内的教与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重视语文课外活动,课内许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往往落实于课外;而语文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往往也得益于课外。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拓宽、延伸。课外活动可以加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  相似文献   

15.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与素质教育有密切关系。以语文教学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可行的,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课外、环境三者交融,形成合力,势将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加快施行素质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朱丽娟 《新天地》2011,(9):153-154
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进行了探索:在生活中理解词语、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在生活中品味美句;在生活中感悟情感、将学校活动“语文化”、将课余生活“语文化”、将社会实践“语文化”。将语文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备得心应手的语文能力。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7.
以指导做读书笔记为重点,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字的积累、词汇的积累、名言佳句的积累、经典名篇的积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时代所要求的创新,对于担负优秀文化承传的语文教学更是任重道远.然而,因历史的痼疾、民族的痼疾,语文教学一直难尽人意、教学界也一直关注不已。对此,笔者认为如果讲求课内与课外的教学“衔接”的方式与策略或许为一种可取之径.即方式上讲求:教与学的目标上的“衔接”、教与学的内容上的“衔接”、教与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上的“衔接”、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衔接”、教与学的评价标准上的“衔接”;策略上讲求:教师的理念要变、学生的学法要变、教学评价的标准要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让学生直接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标”还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靠口耳相授而得”,也不是从系统的语文知识中转化而来,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也是最经常的形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学生学习意义上的扩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积淀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