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德育旧模式已受到冲击和改革,其改革趋势将主要表现为注重道德认知能力培养、丰富德育内容、构建大德育体系、强化引导意识和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以知识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即知性德育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度过了许多年代,但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知性德育进行"讨伐",认为我国高校中存在道德下降的现象是由于知性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提出新的德育模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文章以知性德育与活动德育有机统一,来解决当前道德时效性低下的问题,共同促进新时期下的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道德批判能力与长效德育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玉 《学术论坛》2006,(7):190-192
长效德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是长效德育的突破口。道德批判能力是依靠道德主体所具有的判断、选择、创新能力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袁锐锷 《学术研究》2000,6(5):64-74
探讨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各自构建的学校德育模式,有益于构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德育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德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在道德上社会化,懂得社会观念和社会规范并认为有责任在行动上坚持不懈地遵循它们,德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就是教授道德原则,这既非说教也非灌输,它需要的是解释,但他并不笼统地反对强制和濑输;英国哲学家威尔逊把道德视为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套用来灌输给年青一代的特定的道德标准,他进而把这一过程和处理道德问题时的有关因索分解成道德构件,揭示了德育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性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强调道德判断、自律等心理成份的作用,因此其德育模式尊重儿童的思考和选择能力,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儿童道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德育,让教师成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者;价值澄清学派把道德问题看成是价值观问题,认为价值教育的核心是让儿童学会评价过程而非传递具体的价值观,试图培养出一种能合理地自行决定价值取向的人,其德育方法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体谅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模式林林总总,体谅模式因其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如何关心”为思想、内核,从而在德育理论界独树一帜。本文试图从理论观点、基本特征、德育实践三个方面对该模式简要述评;再结合我国德育实际,从必要性、可能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不同视角研究了该模式对德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现有的大学德育模式,其德育效果并不明显。大学德育建构模式认为,道德既是被给定的,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学校德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德育必须应对社会全面转型与多元化价值并存、道德相对主义与“去道德化”盛行、信息多样化与负面大众文化等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就成为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高校在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过程中,应确立基本原则、寻求有效路径,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动者”,凭借自身的道德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新出现的道德问题,自觉担负起构建道德中国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集体性良知麻痹行为,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带有非常严重的人性和社会后果,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众多的负面影响。高校德育不能冷漠,应该通过加强公共精神、道德责任、道德能力的培育等多种方式来抵御道德冷漠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德育模式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并未以系统的道德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实践基础。从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前提以及构建中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倾向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观点以期有助于当前国内德育模式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全宇 《学术探索》2013,(9):136-1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人本德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诉求,即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道德价值的衡量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道德转换,道德社会化途径上向交互隐性转轨,这为人本德育的生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阿华 《学术论坛》2007,3(2):34-37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与学生生活脱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要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文章从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优势分析、实践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丰富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为生活德育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德育新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今学校德育的诸多误区源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失落,对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势必产生阻碍。笔者从本世纪西方德育的主旋律与新动向中逻辑出一种新型的德育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为:掌握——实践——接受——再实践——开放式发展。它重视道德需要的培养,重视情感因素和道德实践,力求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并重。这种以个人主体及人类主体发展为本的新德育模式体现着主体教育思想之实质与精要。  相似文献   

13.
叶智辉 《江汉论坛》2005,(2):133-135
传统儒家伦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体性思想资源。道德本能或善端是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基础性前提。因此,我们应尊重主体性发展的规律,改变高校现有德育模式,借鉴和重构儒家道德主体性思想资源,批判和剔除其中糟粕性的成分和因素,努力建立一个鼓励个性发展的开放性的主体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实践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采用参与型德育模式,通过主题演讲、启发式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德育过程进行情感体验。同时,大学德育必须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6.
至境德育论     
道德生活有功利道德、社会道德和自由道德三层境界;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则表现为感性德育、理性德育和审美(立美)德育;道德人生和道德教育的至境应是塑造“真人”形象的自由道德和审美德育。道德至境或诗意人生的教育达成需要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上实现重构.  相似文献   

17.
道德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主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充满矛盾和困惑,在借鉴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实施课内专题化教学,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外道德教育主要有近代"理论教育"、现代"自我教育"和当代"新德育"等多种模式,尤其是当代德育注重统一协调、尊重个性和心理学研究.借鉴国外德育模式的最新进展,对于构建高校党员道德建设机制,就是要建立起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实践机制、自我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柯尔伯格主体性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茂华 《中州学刊》2005,(4):132-134
柯尔伯格以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批判以灌输教育为特色的"美德袋"教育模式,分别从分析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强调儿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推行以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为主的教育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其主体性道德教育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更新德育理念、调整德育目标和内容以及改进德育方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变化的社会,原来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不同社会成员的道德取向多种多样,这不可避免地影响、感染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挑战。所以,培育道德选择能力应成为高校德育的路径转向。高校德育要实现学会选择与教会选择的有机融合;要坚持一元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对立统一;要把握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