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苏离间论"既是战后国际冷战格局作用于保守主义思想代表人物吉田茂的产物,同时也承继战前吉田思想,内含了吉田政治思想中"反共主义"、"经济主义"、亲美英的"对美追随主义"等侧面,可以作为吉田政治思想及其对华政策研究的切入点。1954年吉田携其"中苏离间论"出访欧美,目的是欲以他的"离间中苏"构想为手段游说美国,以求美国同意日本调整对华政策,发展对华贸易,这充分体现了吉田政治思想"现实主义"的侧面。此访未果,意味着对外以"对美追随主义"为第一要义的吉田政府在谋求调整对华政策上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此后至美国转变对华政策,中日邦交正常化,战后日本历届政府只得以"政经分离"为政策原则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2.
"神爱论"是伊斯兰苏菲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苏菲近主之道和爱主之道的一个重要因子。我国学界尽管对苏菲主义有详尽的研究,但对苏菲主义的"神爱论"介绍的并不多。"神爱论"不仅有深邃的哲学意蕴和浓郁的人文情结,其真挚和热烈的"爱"同样对当今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宗教对话的展开有诸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元路径理论认为精英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党员与干部行政精英;高学历与专业精英。择业倾向则反映了大学生内心对于成才路径的选择,二元路径理论在大学生择业倾向中应得以体现。通过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及访谈的解释性分析,发现在当前大学生择业倾向中,党员身份与行政领域的选择有重要联系,而选择专业精英路径的大学生都趋向于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因此大学生择业倾向中,的确存在二元路径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农民身份转变中的权利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身份转变是城市化战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涵盖文化素质提升、角色调适、利益调整与权利发展等多个面向的实践过程,对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至关重要。为研究该社会政治过程,基于公民身份构建视角提出的"权利一体论"能够回应和弥补"文化转型论"与"政府自利论"这两大主流观点的不足。透过对身份转变过程中权利实现机制的研究,"权利一体论"不仅能为"农民终结"开辟新道路,而且能够推动以权利为基础的政治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从思想产生与历史发展来看,《周易.彖辞》中的"汤武革命"说实际上晚于《尚书》"革命"论,前者极有可能就是归纳或引用自后者。《尚书》"革命"论的基本内涵是:天子之位惟有德者居之,统治者如果"失德甚重"就会被得民心、顺"天命"者取代,其实质是一种民本道德主义。《尚书》"革命"论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党员教师双重角色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党员教师中共党员的政治身份规定着其先进分子的社会角色,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身份规定着其一般公民的社会角色。高校党员教师必须体现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党的教育事业做出切实的贡献,坚持政治身份和职业身份的统一,坚持党性和师德的统一是个重要的原则。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需要从两种身份和双重角色的思路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7.
西方政治社会学中有三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论、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精英论认为,精英占据社会结构中顶层的位置。相反,多元主义模式将权力解释成分散的,有许多中心。而社团主义模式是多元主义模式的延伸,倡导一种商业组织、政府和劳工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对这三种模式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8.
西方政治社会学中有三种主要的理论模式:精英论、多元主义和社团主义.精英论认为,精英占据社会结构中顶层的位置.相反,多元主义模式将权力解释成分散的,有许多中心.而社团主义模式是多元主义模式的延伸,倡导一种商业组织、政府和劳工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对这三种模式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其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报告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利益代表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陷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真空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扩增的因由,进而提出了通过变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来破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自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从现代政治学的视角来考量《君主论》在现代政治谱系中的位阶,依旧颇具意义。《君主论》在字里行间始终流露出一种对道德的漠视和对现实权力的强烈渴望,这为现代政治学"权力政治"出场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争"埋下伏笔;《君主论》中展现的马氏政体观,政治与合法性之关系,政治传播观念和军事建制等都对现代政治统治艺术贡献良多;《君主论》之后,随着现代政治实践中"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出场,也引发了一场道德合理性与权力合法性之间的内在冲突,如何正确界分马基雅维里思想与"马基雅维里主义",亦需正本清源,重新回归《君主论》。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文官群体的社会阶级属性与文化特征入手,探讨和研究美国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现象与文官"政治中立"原则之间的关系,实为一深入探赜索隐。作为19世纪末诞生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一个特殊的白领职业集团,文官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与美国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冷漠"与"保守"的"政治异化"现象密不可分。文官之所以能够坚守"政治中立"原则,一方面是政府层面上法律强制约束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层面上中产阶级阶级属性和自然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权力论是国际关系学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核心学说,"以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现实主义学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20世纪90年代由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概念正是这一变化的反映。"软权力"的提出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补充,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硬权力"至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如何,是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熊彼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民主可以和社会主义相容。熊彼特把民主的定义界定为民主的精英主义,把社会主义界定为一种中央权威控制生产体系的制度模式,认为在适当的社会环境状况下,社会主义可以按照民主原则运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熊彼特所论“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理论仍能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个民族"理论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社会的一种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是巴基斯坦的立国之基和印巴分治的推动力量。以阿赫默德汗的"穆斯林民族论"、伊克巴尔的"穆斯林国家论"和真纳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论"为思想基础和主要流派的"两个民族"理论是巴基斯坦立国运动的三大理论来源。作为英国落实"退出印度"政策的关键性步骤之一,《蒙巴顿方案》确立了成立巴基斯坦自治领的政治原则。随着印巴分治和巴基斯坦建立,"两个民族"理论最终实现了从早期穆斯林思想家的一种政治理想到建立穆斯林民族国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东方学是以二元对立论的思维方式和本质主义为基础的权力话语。东方世界也存在这种思维方式和本质主义 ,与西方优势文化遭遇时则产生了西方学。西方学有其东方的本土结构 ,它与东方学共同建构了统治全球的文化霸权 ,启蒙与解放就是为了摆脱其奴役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精英政治的逻辑始终贯穿其中,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政治精英历来是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海外学者的持续关注.从时间序列的视角来看,中国政治精英研究历经从全能主义到派系政治、世代政治和技术专家途径的演变.全能主义途径强调精英共识;派系政治途径关注精英团体的划分和精英之间的冲突;世代政治途径则认为同一政治世代具有相近的价值观并与其他政治世代不同,由此会出现不同世代之间的冲突和过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一代技术专家出身的政治精英日益增多,技术专家的研究途径应运而生.从范式转换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政治精英研究明显趋向于多元主义,更加关注正式制度、央地关系、基层精英、精英流动等主题,呈现出研究中心多元化、资料采集多样化、研究方法规范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兴起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哲学流派——社群主义,主张用以规范个人平等选择权利的正义原则是一种德性,包括正义在内的德性,依据“实践”界定,受到社群传统和善的制约与规导。但是,“德性正义论”的可操作性问题尚待解决。笔者试图通过对社群主义“德性正义论”剖析与解读,以期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方法启迪。  相似文献   

18.
理性传统决定了西方的意象研究以想象过程为切入点,理性的参与使意象中蕴含的情感淡化,并逐渐客观化为图片;20世纪初以庞德为代表的"意象主义"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但意象主义意象论在本质上仍属于西方传统,偏重图片效果和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斯·韦伯是西方政治社会学一系列关键领域中的一位公认的权威。韦伯的思想对西方学者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政治精英作用的观点具有重大的影响。正是这些思想是“民主精英论”的基础。而民主精英论是事实上在现代政治学中占有统治地位的民主程序理论的一种变体。始于70年代初的关于精英论性质和民主的争论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加,使人们对韦伯理论遗产的兴趣重又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领导方式就必须认真正确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工作机制就要建立健全选拔领导人才的有效机制,优化领导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就必须加强党员和干部的作风建设等诸方面,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探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