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化进程与企业战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铁波  曾萍 《学术研究》2012,(3):52-59,159,16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针对这种制度安排构成的压力选择新战略反应.作者构建了一个制度压力下企业战略反应的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当前的制度压力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度化进程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认为,制度压力下组织可以采用适合于自身的战略反应;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压力尚不够强大,龙头企业将根据自身战略目标与外部制度压力一致性程度的高低,选择顺应程度不同的战略反应,不同的战略反应将对外部制度压力产生强化或者消退作用,进而影响到其他企业的决策,最终促进或者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制度密切相关,二者的发展和完善是一致并互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法的完善,完善的经济法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处于重要地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要真正发挥各种经济法制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首先要完善这些经济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对知识产权资产的动态性利用.知识产权运营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实现知识产权保值增值的过程.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问题,可以实现法律、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法定权利、经济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同时具有很强的法律规制性,需要有效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改革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体制改革内驱力的缺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具体要求不能最终落实的重要原因,增强企业体制改革的内驱力,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系统论中关于发展动力体系关键因素--主体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逻辑起点和外在环境压力反映机制--的构建原则来看.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的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扩大开放的制度激励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驱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法资源短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说, 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需求是不足的。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是, 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法资源短缺。主要表现在: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资源供给相对充足, 但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权利资源、知识产权的法律文化资源需求不足, 导致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有限, 并影响中国的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因此相应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外资经济为主和以内资经济为主,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两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战略上看,以内资经济为主更具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品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建立在高度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产业集群,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制度创新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制度伦理性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产权制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对外贸易等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家之间工工工工贫富悬殊,理念有别,导致人们对知识产权制度理解上的差异。于是,知识产权学者不仅开始了对知识产权制度正当性的考察,而且还展开了对知识产权制度伦理性的研究。本文将着重对知识产权制度伦理性研究现状、伦理性基础、目标取向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等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服务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创新驱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一种权利表达形式和制度规范,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也有反向的阻碍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设计最优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我国应当结合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阶段性特征,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不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及其行为对能否及时、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从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与既有制度安排来看,地方政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缺失的问题,原因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分权体制、地方官员考核制度、地方政府职能模式之间存在的矛盾,消解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为此,必须推动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变革,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干部晋升制度,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探求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动力。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公共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要选择.本文首先从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入手,解释了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变;其次认为公共财政对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行转变时应把握四个原则;最后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的基本形式.知识产权制度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是激励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基本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机制,它是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励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知识经济的繁荣为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的同时,可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利用率,实现科技型企业自身的价值。文章借鉴美日两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总结我国知识产权科技型企业证券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大方向提出完善措施,从而为科技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3.
姜国强 《社会科学家》2012,(5):43-45,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绩效显著,但是现有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政府与市场的扭曲关系、落后的产权制度等都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障碍。这些深层次矛盾既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基础不健全的情况下,如果仅仅靠国家的政策倾斜和物质投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就是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白雪瑞 《北方论丛》2011,(6):137-140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中国是转轨—转型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制度的变迁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就是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和制度,从而改变具体经济活动中个体的行为方式,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创新型人才,依靠其推动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说明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推动自主创新,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反过来激励和推动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促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华兴顺 《理论界》2010,(12):41-43
地方政府行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以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和行为特征为视角,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体制性障碍。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至少应包括三个变量:上级政府的信任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具有扩张性、竞争性、短期性和差异性等四个主要特征。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制度等的变革,建立起"集约式"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芜湖市为例,指出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普遍存在的5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即: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发展观念,夯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基础;实现领导干部发展思路的转型升级,为本地经济发展选准正确的路径;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领导干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组织、推动作用;着力增强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升领导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率先崛起、富民强市的水平;改进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营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为了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调整地方政府行为。地方政府行为的调整要有相应的制度变革。这种制度变革的总体要求是从市场经济出发定位地方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干部的评价标准和选拔机制,以及改革相关的财税制度,使之能够保证地方政府的行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李陈  李家祥 《学术月刊》2015,(4):72-78,71
克思的经济发展方式思想包含有丰富内容,既有对扩大再生产两种形式的直接阐述,也有从广义的角度论述科学技术、不同部类协调发展、企业管理、自然资源、制度保障等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构成其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来源。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方式思想,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方法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以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为研究方法,强调尊重并正确运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为本、创新驱动、优化结构和制度转型等丰富的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必须依据政治经济学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并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生态发展,以人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制度安排,进而培育出经济发展的内在持久动力,真正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