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全困境"即"霍布斯恐惧困境"是国际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修昔底德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一针见血的指出"正是雅典力量的增长以及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使得战争不可避免"[1],这是关于"安全困境"的较早描述。某种意义上,国际体系格局的每一次变迁都与"安全困境"相伴相随。安全困境的逻辑是国家自身越追求安全却越不安全。依此逻辑,我们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是"安全困境"的产物,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为角度来诠释安全困境也就更能揭示"安全困境"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摆脱“安全困境”、保障国家安全和堆护和平的手段是均势和威慑。自由主义则提出了世界政府理论、集体安全理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等,他们强调影响和平的因素包括田内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现;发展经贸关系可以使得困家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从而减少战争;健全国际安全机制以防止国际冲突和维持和平;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理论对于解决大国间的国际安全问题不无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外层空间军备控制的国际努力面临着外空军事利用与反对空间武器化、空间技术安全功效与反对外空军备竞赛的两难困境。摆脱这种两难困境要求准确把握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权力建构的实质,综合利用各种权力类型的交互作用,来推进外层空间军备控制。发挥外层空间军备控制中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和生产性权力等多样权力的社会建构作用,有助于推进外层空间军备控制条约的达成,从而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方面取得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国际政治理论中安全困境的概念入手,分析安全困境的内涵和本质;再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学派的不同角度,分析国家之间安全困境产生的原因;最后依据不同学派的理论和观点,寻找国际关系中安全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安全是一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 ,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深受时代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 ,促成了国际社会的形成 ,但迄今为止仍未能改变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法避免的相互依赖与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国家的安全困境。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家安全的内涵及其维护手段也面临着不断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安全是一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 ,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深受时代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 ,促成了国际社会的形成 ,但迄今为止 ,仍未能改变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法避免的相互依赖与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决定了国家的“安全困境”。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家安全的内涵及其维护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7.
应对和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安全困境是民族国家进行权力博弈的主要原因,民族国家间的权力博弈一直贯穿在国际体系变迁的历史进程当中,权力博弈是民族国家权力竞争的必由之路,权力竞争则会在推动国际体系权力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导致国际体系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国家安全是一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深受时代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促成了国际社会的形成,但迄今为止,仍未能改变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法避免的相互依赖与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决定了国家的“安全困境”。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及其维护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9.
国际秩序是2015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强化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政治秩序来提升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在奥巴马政府看来,国际秩序是继安全、经济繁荣、价值观之后美国的第四大国家利益。奥巴马政府倡导的国际秩序观就其实质而言是美国试图通过掌控构建国际秩序的话语权从而最终实现对世界的领导权,从而更好地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对于安全困境的产生看法基本相同。分歧在于这种困境是物质现象还是思维现象。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它们理论共同的逻辑起点。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的存在就决定了国家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安全,也不可能真正的脱离"安全困境",主体行为追求相对权力的最大化。而建构主义对安全的预期、主体行为均取决于主体间"互动—认知"程度。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把"安全困境"理解为无政府状态下的固有特征,必然会得出"安全困境"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而建构主义的理论中国际结构是通过主体间行为和认知的互动而架构起来的论断,给"安全困境"的超越带来了可能,但其主观性太浓而趋于理想化。要建成真正的"安全共同体",要求物质力量和利益的平衡作为保障,认同等观念因素的影响是以其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多维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政治的困境,同时也是国家行为体间安全认知的困境。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成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霸权造成的安全困境,二是东北亚地缘政治结构导致的大国关系困境,三是区域安全机制缺失带来的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困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动,建构了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困境,使得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没有形成地区安全的集体认同。各国利益的矛盾掩藏着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的危险,安全困境的幽灵困扰着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2.
海湾安全存在着国际、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的结构性安全困境。海湾安全历来是伊朗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当前伊朗核问题是伊朗试图自主获取核技术的行为与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发展意图不明确而产生的一种战略冲突。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强硬外交姿态恶化了其原本就不利的外交环境。伊朗核问题正成为导致海湾安全局势发生变化的重要导火索,其解决途径和最终出路将决定海湾安全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对国际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际安全进行宏观思辩和理论思考时 ,现实主义强调 ,在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下 ,每个国家都面临“安全困境” ,结果国际相互作用的本质必然是冲突。虽然安全困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但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亦有现实主义学者指出 ,安全的获得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 ;理想主义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 ,其关于国际安全最通常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体系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增强和平理论和民主和平论 ;革命主义主要有马列主义以及受马克思著作影响的非马克思主义者 ,其代表性观点有列宁帝国主义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论和世界秩序学派的世界秩序论。  相似文献   

14.
“安全困境”是一个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也是一种研究国家安全的范式.国家间安全困境的内涵可以由“客观事实”与“主观心理”两个要素构成,产生国家间安全困境的原动力是国家心理防御机制;依此可将国家心理防御机制划分为“我向型”和“他向型”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15.
张宏  岳杨 《国际论坛》2011,(4):6-10,79
本文从剖析以色列核力量、伊朗核力量及部分阿拉伯国家"核热潮"现象入手,分析了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的历史和现状,解析了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推行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办法。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中东地区核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以色列、伊朗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安全困境"所致,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国家应完善对话机制、强化互信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全面改善地区政治和安全环境,从而达到核军控的全面建立、核扩散的有效遏止、核安全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自近代国际体系确立以来,“独立自助”一直成为实现国家安全的主要模式,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国家安全模式呈现出了向共同合作安全模式的重大转型之势。之所以如此,除了克服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安全困境”的需求外,还主要源自全球化所引发的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依赖的进一步增强;二是全球性公共安全问题的兴起及其解决方式的国际化;三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空间范围的无限延伸等。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成因是复杂的,可从国际体系、地缘政治结构、国家战略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分层梳理.实现东北亚区域安全,对国际社会和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进步,对地区共同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发展利益,具有战略意义.安全前景值得期待,但必将经过艰难、长期、痛苦的多次博弈.  相似文献   

18.
西太平洋新军事联盟作为美、日重构亚太安全格局的危险举动,由于利益的博弈,正面临着难解的“囚徒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国家寻求部分共同安全利益,这种囿于冷战思维下的霸权主义心态在军事上的反映是严重背离国际制度原则的。只有坚持强调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才可能真正重构亚太地区安全格局所需国际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前正面临由“对抗式”信任危机、“竞合式”信任挑战、“疑虑式”信任难题构成的周边信任困境. 这种信任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间安全关系“低度社会化”的一种反映,是国家安全脱嵌于全球安全社会网络的后果. 事实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是一种关注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复合安全. 国际社会的场域特征形塑了国家间的镶嵌关系,而安全的共享与共治正是国家间“安全镶嵌”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也为国家间基于“安全镶嵌”的信任再造提供了可能. 为此,中国需要注重国家安全的结构镶嵌,来化解“对抗式”信任危机;推进国家安全的制度镶嵌,以应对“竞合式”信任挑战;强调国家安全的文化镶嵌,以破解“疑虑式”信任难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使得围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卫生条例(2005)》构建起来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面临各种挑战。该体系存在的困境是狭隘的国家利益导致《国际卫生条例(2005)》无法有效实施以及南北国家发展差距下的医疗资源分配严重失衡。该困境既是法律问题,也是国家利益桎梏之下的政治问题。应对人类共同公共卫生威胁,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需要摒弃狭隘的国家利益,承担起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国际社会可以通过软法强化对国家利益的约束,推动发达国家对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进行更多、更有效的投入,以更好地均衡世界卫生资源的匹配,从而实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健康、持续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