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当代的日本已经成为仅亚于美国的“第二社会学大国”,这一看法在今日日本社会学界颇为流行。究实而言,这种看法并非毫无根据,因为日本社会学在战后的确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战后日本社会学的从业人数以及受训练的人数逐年增  相似文献   

2.
所谓地域开发是指日本政府对国内相对落后的地区,增加行政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在这类地区经营的外部条件,促使私人企业向那里转移资本、选址设厂的一种政策。是日本政府为垄断资本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资本、攫取更大利润而实行的政策。从客观效果来看,资本的转移又会导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和生产布局更趋合理,从而有助于日本宏观经济活动效益的提高。战后日本的地域开发是其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日本的地域开发政策、地域开发与基础结构的关系和地域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调整生产布局和基础结构建设,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础结构投资分配是基础结构投资政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战后日本怎样分配基础结构投资资金对了解日本基础结构投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一、日本基础结构投资分配理论和政策的性质战后日本的基础结构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实现的。所以日本基础结构投资资金的分配,从理论上讲不过是日本垄断资本通过财政预算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基础结构投资分配理论和政策,从总体上说是包容在其财政理论和政策之中的。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金森久雄指出,战后日本财政在1979年以前一直实行凯恩斯的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这说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投资分配政策也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  相似文献   

4.
日本被称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人被叫做“经济动物”,日本的经济在不景气中显得生气勃勃,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日本经济结构的实质和特性的各个侧面。从“国家经济”到国民经济战前的日本经济,是畸形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没有经过正常的发展阶段,而是通过人为的制度上的变革和军事上的侵略,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欧诸国  相似文献   

5.
工业布局,是生产力布局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就总体工业布局而言,合理的工业布局不仅要在纵的方面保持平衡,在横的方面相互协调,而且要同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发展的势头。因此,如何确定最佳的工业布局模式,怎样有效地进行工业布局,既关系到工业生产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后日本的工业布局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日趋向现代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战后日本的工业布局是在战前工业自然分布的基础上,为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经日本政府的宏观指导,从沿海工业布局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在日本形成了三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即和平主义、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 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这三种思潮相互牵制,此消彼长,维持了微妙的平衡,并对战后日本的发展路线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结构分析的角度对上述社会思潮的性质及其演变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日本在自民党主导的"55年体制"下形成了官民对立型公共性,即官制型公共性和与此形式相抗衡的市民运动型公共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55年体制"的崩溃及新自由主义改革的逐步展开,官制型公共性开始弱化,志愿型公共性取代市民运动型公共性并得到了发展,由此形成过渡融合性公共性。2009年,日本民主党政权提出"新公共性",强调政府与以NPO部门为核心的民间主体基于对等、独立与自治的原则共同承担公共性之实践,致力于构建市民参与型社会,由此开启"新公共性"时代。  相似文献   

8.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 ,其经济之所以在战后得以迅速崛起 ,是与其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密不可分的。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所说 :“一般说来 ,振兴国家、肩负国家的是人 ,民族的繁荣与衰退也是这样。资源小国的我国 ,经历了诸多考验 ,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 ,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  作为经济大国 ,同时也是教育大国的日本 ,其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三种形式 ,按办学机构又可划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类型。进入 90年代后 ,日本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接近 50 %。按照“精英…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日本在科教立国战略中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发展与教育、科技、社会基础设施各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日本在以教育为基础、科技为动力的发展战略中的各个时期的侧重点窥见一斑。日本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建立面向21世纪以教育为基础、科学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无疑具有战略性借鉴意义。一、定量分析的资料和方法(-)资料和数据原始数据和资料的来源主要为日本官方的各种白皮书和统计类出版物,如教育白皮书、科技白皮书、国土统计等及各种能源经济统计等。其中,有些数据的起始…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战后的复兴与发展汕头市友协宋仕胜一、战后的复兴1.战败后的基本情况。从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没有石油,主要的资源仅有开采条件恶劣的煤炭,可发电的河水,可烧水泥的石灰石以及生产水稻的农田和四周海洋的海产资源而已。战前掠夺的资源以及所...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结构的演变是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市结构,是指城市的行政管理区、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等空间地域的有机组合。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的城市结构经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已形成了分工合理相互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城市结构的形成,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而且还确保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战後40年日本經濟発展科学技術革新発展過程。日本世界先進的技術導入、現代科学技術成果利用、日本諸条件合致独自技術体系構築工業技術革新促進。70年代業先進諸国工業技術水準達,經濟的実力次資本主義世界経濟大国成長。 戰後日本科学技術発展一贯経濟発展密接不可分関係。經濟发展各時期、科学技術发展重点政策措置具体的特徵技術開发経濟的応用產業发展支柱方針一贯、日本科学技術開发成果経濟面利用効率特高。日本科学技術発展戰略的特徵。 70年代原料、燃料海外依存性深先進諸国技術格差縮小、日本科学技術立国新发展戰略戰略方針70年代末80年代初頭世界的新技術革新中日本主動性发揮、著成果。  相似文献   

13.
战后初期,日本还是一个贸易小国;1950年的出口贸易额仅有8.3亿美元。但是,三十年后的1980年其出口额猛增到1,298亿美元,扩大了156倍多①;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促使日本的出口贸易获得如此迅猛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十多年来,日本农业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在农工商综合发展方面也颇值得重视。 日本农工商的综合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进展较快。战后初期经济恢复阶段,由于当时有“农协”包缆了城乡物资交流的主要任务,因而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问题并沒有完全被提到日程上来。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后,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食物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公民馆发展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鹏翔 《日本学刊》2002,(2):113-128
公民馆是日本战后开展社会教育的中心设施,是在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理念的基 础上进行教育改革,保证国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平等”而创建和发展 起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公民馆为日本的国民创造了“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广阔 天地,在战后恢复生产、改善生活特别是丰富国民的文化生活等社会教育具体活动的开展过 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战后日本主导产业的变迁成为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日本为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实施了非常有效的产业政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在主导产业成长中的作用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研究战后日本四十年的哲学发展,是从二整体上研究日本不可欠缺的重要一环。马克思指出:"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①那么,战后日本哲学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自己时代的风貌,又在多大程度上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战后日本哲学发展的概略考察,来探索其答案。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辽宁大学科研处崔利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半个世纪的恢复与发展,在一座废墟上,崛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日本国。日本五十年的迅速发展,是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策略、做法密不可分的。这种发展策略与做法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具...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综合国力的发展及评估陈沙一、逐步复归、但仍不完整的国家主权关于战争主权。1946年11月颁布、1947年5月生效的宪法宣布“日本声明放弃战争主权,并且放弃以恐吓和动用武力作为解决与国外纷争的方法。”从严格的意义来讲,武力是主权国家维护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之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首位。据统计,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4%,从业人数占全国非一次产业从业人数的88.4%。①日本中小企业在战后日本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促进日本经济重化工业化、实现充分就业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已为众所周知,本文仅就其迅速发展的诸因素予以浅探。一在战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兼并风潮迭起,但中小企业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得到迅速发展,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