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起源的角度看,广场最早与最基本的功能是一个文化、精神与艺术活动的中心。现代广场更关注其对城市环境与都市人具有的生态功能。作为城市文明符号与主要象征的市民广场具有重要的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价值。中国城市广场普遍存在着空间布局混乱、结构失衡、功能错乱、"空心化"、管理落后等问题。真正理解与领会市民广场的本质内涵,制止对城市空间的非理性改造与盲目生产,以及通过管理与服务创新全面地提升市民广场的文化服务水平,对于中国市民广场与城市空间生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黎珍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7(1):49-53
社会资本深深影响着社会的社会关系模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求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与之匹配,社会资本中的公民参与网络在市民社会中生成,是市民社会中特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市民社会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发达的市场经济,更需要与传统的权力社会关系模式完全不同的公民参与网络模式的支撑,而存在于社会资本中的公共精神也成为了市民社会中的必备精神.  相似文献   

3.
参与式预算与地方治理:浙江温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预算是基层民主与地方治理的一种制度机制.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程序的温岭参与式预算,其制度逻辑在创制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公共理性,引导地方公共决策的理性化等规范性维度方面具有独特的绩效,但也存在预算决策执行缺乏理性、未能建构起官民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及对于公共精神与社会资本建构作用有限等不足.经由制度自身的技术性完善及外在条件的优化,可以改进这一治理机制的不足,提升其地方治理与民主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民社会理念依据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求解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困境。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市民社会理念范式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建构中国市民社会必须超越泛政治主义传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形成双向适度制衡的发展型互惠关系。此视野下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是: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政治结构的调整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独立自主的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是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西方学者对公共领域等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同 ,因而对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认识。厘清哈贝马斯、泰勒等学者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等话语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的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话语。  相似文献   

6.
日本作为世界上较早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之一 ,通过《日本国宪法》以及《地方自治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有关地方自治制度的法律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地方自治制度。其中 ,日本地方议会作为日本地方自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政治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日本宪法的规定 ,国家与地方公共团体(包括地方议会 )是一种对等并列的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 ,两者的关系依然是国家对地方公共团体的干预关系。当然地方议会也会对中央机关的活动起到一定的影响。另外 ,日本地方议会在日本国家体制中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地方议会受国会的影响 ;地方议会与竞选者的动机存在密切的关系 ;地方议会具有浓厚的日本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陶庆 《文史哲》2005,19(2):141-149
学界对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概念工具存在理解歧义与混用,“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两者均超越了中国化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特殊国情,“资产者公共领域”可能是更实际的学理研究路径。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领域中间,是一个广泛、深邃的市民社会转型地带,并呈递进式状态,朝着市民社会的终极方向演进。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理研究角度应是民间商会基础上的“资产者公共领域”,而非公共领域甚至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8.
以葛兰西、哈贝马斯、柯恩以及阿雷托为代表人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以独特的视角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转型。历史地辩证地对之加以研究有利于分析和促进了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创新,而且,其研究方法与关注的内容,对于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理论发展、建构及其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体博物馆向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无论在制度形式还是表征策略上,都从不同侧面回应了中国当代社会变迁对特定公共视觉性的需求,并体现了当前公共视觉性建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实体博物馆的制度性依附,令数字博物馆采用了内在冲突的双重形象表征策略。一方面,数字博物馆大都延续了实体博物馆的专业—知识型表征模式,从而导向了传统的专业-知识型视觉性;另一方面,数字博物馆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体验式形象表征——"萌",又导向了当下的消费型视觉性。这两种彼此对立的表征策略仍是数字博物馆在传统惯性思维下对观众类型的二元化想象的结果。就此而言,要在互联网平台探索公共视觉性建构的新路径,还需从如何发展"个人视觉趣味自觉推动下的形象分享与讨论的视觉交往"模式着手。  相似文献   

10.
吴光芸 《人文杂志》2007,(1):164-169
市民社会既是国家与社会分离的产物,又是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市民社会的建构取决于在公共领域中产生的各种参与网络、社团组织、公众舆论和公民精神的发展,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协调与均衡。而结构维度的社团组织和价值维度的社会资本都是市民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横向合作的自治社团组织的存在,难以培育出具有公民精神的公民;而缺乏具有公民品质或精神的公民,缺乏具有一定社会资本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可能具有自发形成的社团组织。因此,具有公民精神的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社团是市民社会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社会资本则体现了市民社会的内在本质,也是市民社团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因此,有必要培育社会资本,增强社团的自治性,以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的法治建构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化理论侧重于政府主导的作用,从而不能为法治建构提供一个妥当的解释模型。有鉴于此,需要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法治建构。尽管由于"乡土社会"成分的存在,用市民社会理论分析中国法治处于一种"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张力之中,但从"参与者"视角出发可以化解此矛盾,为法治建构提出一种"中国式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2.
邹赞 《社会科学家》2022,(12):14-20
作为屯垦戍边历史记忆的“意义场域”和展呈空间,新疆兵团博物馆尝试探询一种兼顾“藏品”与“参观者”的叙事阐发路径:一是激活博物馆蕴含的丰富情感密码,以情感的动力机制为牵引,帮助参观者融入博物馆构建的“记忆之场”,充分发掘藏品的历史内涵与当下意义;二是通过形塑多维度的博物馆藏品“副文本”叙事符码,激发参观者的融入意识与情感认同,提升藏品文化再现的实际效果;三是尝试将个体叙事与公共叙事、个体经验与集体经验相结合,构建参观者与藏品之间的“情感共同体”。兵团博物馆的参观者以藏品为物质媒介,阐释读解藏品背后的故事,并且结合当下社会文化情景,传承弘扬屯垦戍边精神,使之成为构建新形势下兵团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探寻历史的新视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市民社会 ,不是广义的社会概念 ,而是与国家相对应的特定范畴 ,它指的是个人、团体按照非强制原则和契约观念进行自主活动 ,以实现物质利益和社会交往的、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民间独立自治组织和非官方亦非私人性质的公共领域 ,亦称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 1。剖析、研究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市民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鉴于此 ,本文拟对国内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初步梳理与考察 ,以期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开启了近代国家转型的艰难进程。这一转型过程在国家形态上体现为近代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但其内涵却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对近代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报刊、电影院、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兴建及各类文化组织的创办和成长,逐步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领域,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知识分子群体及精英阶层在公共文化领域不断讨论西方现代国家代议制、公民权利、民主宪政等概念,并通过报刊论战、集会辩论等形式讨论西方与中国国家形态的差异、国家体制与民族富强的关系,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公共传播机制,沟通社会各个阶层,并培育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民主宪政为基础的近代国家认同。这为古老中华民族从中古国家转入近代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19-25
"市民社会"是哈贝马斯思想谱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涉市民社会的哲学话语构成他学术生涯的重要阶段,他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逻辑。哈贝马斯吸取前人的理论营养,结合自己对当代西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对市民社会提出独到的见解。面对资本主义的种种危机,他以公共领域为理论基点,引入交往行为和对话理论,构建自己的市民理论范畴,提出以"交往中寻求统一"为核心的理论,从公共领域转变到生活世界,建立一种基于交往理性从而能够最终实现自由与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6,(4)
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广义上包括公共存在和公共意识两方面,其出场的历史语境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二元对立,而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解剖所探寻到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内蕴着公共性思想的"公共存在"则历史地超越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分裂,实现了个体与类、个人与社会的真正统一;同时马克思立足于扬弃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公共意识"则逻辑地扬弃了作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意识形态表征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彼此对立,消解了这一此消彼长的"意识形态幻象"。可以说,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在双重意义上超越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分析社会秩序结构时使用的重要范畴,市民社会理论为社会秩序的建构在国家与家庭之外,引入了一个社会的向度,用市民社会理论对回族宗教组织进行分析,从而为回族聚居区市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一个发展的路径,其前提条件是回族宗教组织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民法精神溯源--兼论民法与市民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全 《北方论丛》2005,1(4):153-156
从市民社会存在与市民社会思维入手,深入探讨市民社会的缘起及市民社会一市民法(民法)——市民法学(民法学)的内在联系,对于构建民法世界现,即私法自治、权利神圣与进化理性,具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文史哲》2006,(4):164-168
“新农村”的本质是实现农村与农民的现代化,其深层意蕴是促进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即农村市民社会的培育。新农村政策的意义评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必然性层面,实现农村现代化是其底线;实然性层面,农村私人领域(经济市场化)与公共领域(民间力量)培育是其目标;应然性层面,调整发展的思路与重构发展的策略是其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20.
姚思陟 《船山学刊》2007,(4):101-103
宋代市民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历来被史学研究者特别是宋史研究者所忽视的"话语共同体",是宋代市民文化形成的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重要支撑.此对于了解宋代市民文化的形成及揭开宋代的社会生活画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