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清代笔记小说中有两篇父子同一天成婚的故事,很值得玩味。一篇是宣鼎的《夜雨秋灯录》卷三中的《父子同日成婚皆元配》,一篇是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中的《蒋晋郎秦娘为秦晋配》(题目系《清稗类抄》选抄所加)。宣鼎的小说,写一个被后  相似文献   

2.
一、女性缠足:中国封建时代独有的现象缠足起源的年代众说纷纭,但缠足之女为封建帝王所宠爱应始于南唐后主李昱(公元937~978年)时代。官嫔娘是第一个用帛绸裹足以博得皇帝欢心的妇女。北宋时女性缠足之风开始蔓延,南宋以后愈加盛行。《宋史·五行志》篇的“理朝宗,宫人束脚纤直,明快上马”是其佐证。而在元代的杂剧中,“三寸金莲”的“美称”司空见惯。及至明清两朝,是否缠足就成为衡量女性美的第一标准,未缠足的“大脚女”被人耻笑,难以谈婚论嫁。17世纪西方传教士这样描写中国女子:“她们大多很难活到30岁,他们的脚被按照可笑的习俗缠裹…  相似文献   

3.
近日校读晚清文言小说,有两篇以帽子为题的小说,怪怪奇奇,耐人寻味。一篇是须方岳《聊摄丛谈》中的《大帽子》,一篇是宣鼎《夜雨秋灯续录》中的《高帽子》。《大帽子》讲的是官宧子弟丁某沦为劫江大盗,作恶多端,一日在睡梦中被鬼卒抑至阴间大堂上受审,将被投入油锅时,突然巨雷一声,落下一顶“红顶花翎”象山一样的大帽子,审判官立刻改变  相似文献   

4.
岳麓书社1985年10月出版了清末宣鼎著《夜雨秋灯录》的新校点本。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校点本所依据的十二卷本,并非《夜雨秋灯录》的初版,而是经书商篡乱的伪本。因此,有必要对咳夜雨秋灯录》的版本加以考辨,去伪存真,还其本来面目。宣鼎的《夜雨秋灯录》,据作者《自序》,是他四十岁那年,即同治十年(1871)开始创作的,三年之后,即在同治十三年(1874)完成,共一百一十五篇。光绪三年(1877)《夜雨秋灯录》由上海申报馆以仿聚珍版印行。全书八卷,一百一十五篇,书前有蔡尔康的《序》和  相似文献   

5.
浅谈《夜雨秋灯录》与“三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初年宣鼎的《夜雨秋灯录》,被鲁迅称之为笔致乃《聊斋》者流的作品(《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时代文艺出版社则径收它入“后聊斋志异丛书”排印行世。然而,不应忽视的是它不仅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也在个别情况下,与“三言”相关联。宣鼎援“三言”故事,易通俗为文雅的作品,集中在卷二,占卷二作品的十四分之五。《东野砧娘》是《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的“翻版”。闵贤与东野子良陈  相似文献   

6.
清代末年,闭关锁国局面终被冲破,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小说也多有以海外生活为题材者。王韬《淞隐漫录》中《东瀛才女》就是写日本艺妓的故事。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另一位清末小说家宣鼎《夜雨秋灯续录》卷四的《司徒如意郎君》。这篇文言小说在描写海外生活方面很有特色。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幻,引人入胜。小说主人公司徒如意的父亲司徒鼐,山西人,出为福建某县令,为官清正,被百姓称为“家翁”。但死后,馀俸仅够丧葬,  相似文献   

7.
《湘报》作为湖南第一家近代日报,是湖南戊戌维新运动不断高涨的产物。《湘报》报人不仅在理论上对缠足恶俗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犀利的批判,还在实践中支持创办湖南不缠足会,使湖南的不缠足运动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8.
宣鼎二三事     
宣鼎是近代卓有成就的文言小说家之一。他的名号很多,起码有数十个。载记往往有误。他姓名字号的正确表述,当作:宣姓,鼎名,字子九,号瘦梅、香雪道人等。另象云山到处僧、邋遢书生等别号也能反映他的为人和遭遇。宣鼎是乾嘉以来幕宾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多才多艺,书法、绘画、篆刻无不精通。现在安徽省、天长县还有收藏。在文学创作方面,文、笔、诗、词、曲、赋,他都是里手当行,但以文言小说享有盛誉。现存小说除《夜雨秋灯录》十六卷外,单行短篇小说《钟小妹传》写得也很出色。穷愁潦倒,身后凄凉,这就是这位小说家的生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久前,读到两篇讨论价值概念和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的文章,一篇是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上张岱年先生所撰《论价值的层次》;另一篇是《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上刊载王玉樑《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两篇文章都对我有启发,也引发出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自其问世以来 ,对清中叶以后的文言小说的创作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仿效聊斋志异而作的文言小说纷纷继起。比较著名的有袁枚的《新齐谐》 ,沈起凤的《谐铎》 ,满族作家和邦额 [乾隆时人 ]的《夜谭随录》 ,长白浩歌子 (乾隆时人 )的《萤窗异草》 ,以及宣鼎的《夜雨秋灯录》等。然而 ,遗憾的是 ,几乎不曾有人注意到它对白话长篇小说所造成的影响。事实上 ,《聊斋志异》不惟对文言小说的创作发生影响 ,而且 ,还直接启迪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创作。根据我们已经获知的材料 ,发现乾隆年间 ( 1 736 - - 1 795…  相似文献   

11.
《国际歌》中译文改动真相--我和胡乔木的一场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光远 《学术界》2001,(1):111-116
《作家文摘》2 0 0 0年 4月 7日有一篇摘自 3月 2 4日《解放日报》绿原文的文章 ,题目是《〈国际歌〉中译文改动真相》。绿原文章在《随笔》上发表时的题目本来是《〈国际歌〉几种文本的比较》 ,现在变成这样 ,不知道《解放日报》原来如此 ,还是《作家文摘》编者所为 ?看到这样的题目 ,我就不得不写现在这样一篇颇有一点“对着干”味道的文章。我是讨论那次改动的当事人 ,有澄清事实以免继续讹传的社会责任。《随笔》最近一期上已刊出我在 1 999年 1 0月 1 3日写成的《四十年前关于〈国际歌〉译文的一场争论》和五百多字的一篇《前记》 ,告…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底几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作者阿多那斯基,译者石夫,1923年3月1日发表在中国旅欧党团组织在巴黎编辑出版的《少年》第7号,1924年8月1日再次发表在中共中央在上海编辑出版的《新青年》季刊第3期。关于这篇译文的作者"石夫",国内有关成果至今尚无明确结论。至今有两部著作提到了该译文作者。一是姚守中等编著的《瞿秋白年谱长编》,在1924年8月1日这天写到:"同日翻译普列汉诺夫的《辩证法与逻辑》、《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几个规律》两篇哲学论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二是朱钧侃等主编的《总想为大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0,(6)
清华竹书本《金縢》篇有简14枚,约410余字,与今本首尾一致,中间行文有详略之异,有的异文很重要,如孔传以今本《金縢》之"周公居东"为周公东征,马融、郑玄以为是周公待罪于东,而竹书本《金縢》有"周公宅东三年",证明了孔传的正确。《尹至》篇有简5枚,共154字,主要写伊尹谋夏之事,为伊尹与汤的对话,属今本《尚书》中的《商书》,情节与《吕氏春秋·慎大》篇近似。《尹诰》有简4枚,共112字,孔颖达疏据"晚书"《咸有一德》而以为"是伊尹诰大甲,故称‘尹诰’",由清华简本《尹诰》看,该篇中伊尹与之对话的是汤而非大甲,这也说明"晚书"《咸有一德》确属伪书,清华简本才是真正的《尹诰》或《咸有一德》。清华简《说命》分3篇,从简背的次序编号看,当有简30多枚,简背篇题作"尃敓之命",即"《傅说之命》",《书序》所谓"《说命》"当是"《傅说之命》"的缩写,其内容与《国语·楚语上》所记载的傅说事迹相近,而与"晚书"的《说命》三篇不同,说明"晚书"《说命》三篇并非《尚书》原本,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才是真正的《尚书》原本。  相似文献   

14.
爱情的湍流 灵魂的炼狱──走进《野草》艺术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草》共收散文诗23篇。前18篇创作于1924年9月中旬至1925年7月中旬的10个月中,平均一个月两篇,创作时间相对集中。中断了5个月后,后5篇写于1925年12月至1926年4月,平均一个月一篇。前18篇毫无疑问是《野草》的主体,也是《野草》最难索解的;后5篇是《野草》的余波,比较容易解读。这就是说,如果《野草》表现的是鲁迅灵魂里涌动着的一段激越的感情湍流,那么这湍流发生的时间主要是在1924年9月到1925年7月。一 尽管《野草》在现代散文史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是学术界公认的,尽管探索《野草》的学术论著的数量不能说不多,尽管学者…  相似文献   

15.
鲁迅创作《铸剑》这篇小说的时间,据拙作《鲁迅在厦门》(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四年十月出版) 一书所说是:“《故事新编》中《铸剑》和《奔月》两篇,一写于十月,一写于十二月,都是在集美楼上写的。其中《铸剑》一篇原名《眉间尺》,首先登在厦门大学学生所创办的《波艇》月刊上。”其后,收到某师范学院同志来函洵问: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鲁迅日记》记云:“作《眉间赤》讫”。究竟这篇小说是一九二六年十月作于厦门大学,还是一九二七年四月作于中山大学?其后,又看到《鲁迅与<波艇>》一文说:《铸剑》作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兰州学刊》2000,15(3):79-80
戊戌维新时期的不缠足运动,是由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动并领导的。它不但是一次社会改革运动,而且也是一次保国救亡运动,同时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图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妇女解放之先声。一、不缠足运动的兴起据载:“夫缠足之俗,各国皆无,惟中国独有,然亦非举国皆然,惟汉人大半有之。推其原由,历朝史册并无言及,仅见于后唐,李后主爱妃娘,善歌舞,得宠幸,后主乃作金莲花,命娘以白帛缠足,作新月状,歌舞其上,由是作俑,而后人相沿成风,愈久愈炽,牢不可破”1。缠足恶俗,严重地摧残妇女的心身,使妇女终身失去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晓鹃 《文史哲》2012,(4):139-148
《古文苑》可能是南宋金石学家王厚之编纂的一部唐前文集,收录自先秦迄于齐梁的诗赋杂文二百六十四篇。从清代四库馆臣开始,学者普遍认为其辑录诗文抄自《艺文类聚》及《初学记》等唐人类书。通过比勘研究,发现其中有一百六十三篇诗文见于唐宋类书;有五十二篇诗文,见于类书之外的南宋初年及此前的其他文献;有四十九篇诗文,目前最早见录于《古文苑》,从而说明《古文苑》并非仅抄自类书,自有其特殊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8.
《楚辞·天问》是一篇千古奇文。诗人在《天问》里到底要讲什么,“天问”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屈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奇特的作品,两千年来众说纷纭。王夫之生于明朝末世,地处屈子“怀沙”之乡,常以屈子遭遇自况。他的《楚辞通释·天问篇》,也没有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但以他的才学和知人知世,其于《天问》的有些见解,颇有精到之处。至今对于我们研究《天问》,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霖同志发现《开卷一笑》即《山中一夕话》中有四篇署名为一衲道人,而一衲道人是屠隆的别号。这四篇是卷四的《醒迷论》、卷五的《别(祭)头巾文》《励世篇》及卷六的《秋蝉吟》。而《别头巾文》又见于《金瓶梅》第五十六回。此书卷一题“卓吾先生编次,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校阅”,卷三题“卓吾先生编次,一衲道人屠隆参阅”。他主要根据以上资料提出论文《金瓶梅作者屠隆考》(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三期)。  相似文献   

20.
<正> 严羽的《沧浪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最有名,对后代影响也最大的一部。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绍虞先生的《沧浪诗话校释》。截至1985年底,全国各地报刊共发表有关严羽和《诗话》的论文约60篇左右。1985年10月底,全国首届严羽学术讨论会在福建邵武市召开,又提交论文52篇。这篇综述,以近几年发表的论文为主,兼顾大会论文。一、关于严羽的生卒年和生平严羽,《宋史》无传,有关的生平资料传世很少,生卒年难以确定。关于生年,主要有1174至1189年间、1192年、1195年左右、1189至1195年之间、1197年、12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