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之洲     
<正>成功人士的减法人生有一位画家,擅长做减法,他是毕加索。毕加索一生酷爱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就已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后来,毕加索画的牛越来越简练,筋骨凸显、笔笔精湛。到了老年时,毕加索画的牛只有寥寥数笔,把皮毛血肉全都减去了,只剩一副骨架。正是这些只有骨架的牛,成了毕加索的巅峰之作。毕加索说,他的成功来自减法。如果人生是加法,匆匆的脚步就会难以停歇,到头来只能让身体劳顿疲惫,心灵背上沉重负担。如果人生是减法,减缓脚步,松弛神经,将牵绊自己的东西移开,将压力放下,将心中的忧虑倾出,成功就在蓦然回首处。所以,成功人士多用减法。  相似文献   

2.
印象     
一个是世界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毕加索,一个是从没有画作问世的女管家,如果他俩同时画一个人物,你会觉得谁画得更真实?这本来是一个没有可比性的问题,但是它发生了,而且有点出乎人的意料,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领导广角》2002,(9):4-8
近四十年前一个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晚上,凌晨3点多了,某防化连一班班长顾不上休息,要去找牛。战士劝他明天再找,他说:“牛找不到,我放心不下,这是国家的财产。再说牛到外面吃了群众的庄稼,那多不好呀!”如今,已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位将军的他,又带着毛主席故乡韶山的领导干部千里迢迢从湖南赶到广西南宁,考察广西的奶水牛研究成果。他要把广西的奶水牛研究技术带回韶山,指导当地人民养牛。来之前,关心他的人劝他说:“都已退居二线了,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了,别老干那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对此只是宛然一笑。他,就是一直以来被战士们誉为“革命的牛”的原湖南省军区副政委——黄祖示少将。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看了毕加索的作品后还是不太懂,毕加索为什么不好懂,这牵涉到一个知识准备,一个眼界.知识准备对于绘画来说跟文本不太一样,我读不懂法文,也差不多不能直接读英文书籍,但是我不怕,我可以看视觉艺术. 话说回来,西方绝大部分民众对毕加索也未必喜欢,在他那个时代大家也是看不懂.塞尚是1906年去世的,1907年左右毕加索推出了《亚维侬少女》.今天的《亚维侬少女》被收藏在博物馆,它使美术史有一个大转弯.但是当时画完以后,除了毕加索的几个老朋友喜欢,公众都不喜欢,这个画到十几年以后才被人所认知.《亚维侬少女》是他立体主义实验的一个先身,此后毕加索进入到严谨的立体主义时期.《亚维侬少女》跟非洲雕刻做了一个交融.像《亚维侬少女》这样的作品如果今天能够过来,把毕加索同时代正在发生的其他事情放在一起看,可能要比单独做这么一个毕加索的展览,对我们有更多的启示.也许还是不懂,但是我们要的不是懂而是启示.艺术的懂是没有穷尽的.我们认知一个艺术家,比如说像毕加索这么一个丰富的矛盾的艺术家,其实是需要时间的,并不只是我们的问题,西方人也一样.  相似文献   

5.
达·芬奇中年时曾长时间不为人所知,一直也没机会施展自己的画技。后来,有人推荐他给修道院的饭厅画一幅装饰画。这本是一件无足轻重的活儿,别人都不屑一顾,他却极其认真,有时甚至可以在画面前思考一天。他完成的那幅画就是成了稀世珍宝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成功了,成功在他抓住了机会,成功在他的认真执著,成功在他那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其实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要总抱怨机不可遇,关键是要善于抓住机会,像达·芬奇那样,不挑剔机会的大小。河北省明星企业、廊坊市建筑机械厂厂长郭恩乐就是在抓住机会并在运作中…  相似文献   

6.
发挥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40-14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09,(2):116-116
法国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就是画花,尤其是玫瑰。任凭法国大革命、政权更迭,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管画他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成了《玫瑰图谱》,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重版本.  相似文献   

8.
汉代名相丙吉,一次外出巡视碰上一宗杀人事件,他没有理会,尔后看到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喘气,却立即停下刨根问底,仔细询问。随从不解,问为什么人命关天之事他不管,却关心牛喘气。他说,路上杀人自有地方官吏去管,不必我去过问;而牛喘气异常,则可能发生牛瘟或其他与民生疾苦有关的问题,这些事情地方官吏又往往不太注意,因此我要查问清楚。这个故事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很耐人寻味。如果把“杀人事件”看成例行事件,那么“牛喘气”实际上就是一个例外管理的典型。因为这类“杀人事件”的处理实际上已经制度化、流程化,并有专门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这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的作品,大约画于1794年。当时英国的马更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后回国,吉尔雷得知这一消息,欣然展卷画了这幅作品。笔者藏有吉尔雷的作品集,知道他创作的时事漫画内容大多是英国国内和欧洲大陆的事,尤其喜欢画当时英国的圣上乔治三世,像这样画起与中国有关的事是极少见的。  相似文献   

10.
郭宇宽 《领导文萃》2013,(1):103-105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画作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太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  相似文献   

11.
曾仕强 《领导文萃》2009,(10):116-120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走进亭中,他发现里面有一个挺大的蓝布包袱,上前伸手摸了摸,硬邦邦的,又掂了掂、分量很重。他不禁好奇,于是打开了包袱,想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看不要紧,  相似文献   

12.
张明超的水墨人物画是一种言说,亦是一种表现,因此说来,他的水墨画更有一种包容与综合的因素。他用笔墨来述说情感,重视对姐妹艺术的学习和借鉴。扎实的造型能力,对笔墨的把握和控制,使他的看似信手随意勾画的动态造型令人凝神遐想,不知不觉进入其画境之中,画家深知水墨艺术的文化内涵的份量,注重对传统艺术的钻研及人文学养的积淀,其文化内涵构成了他水墨人物画艺术的主要特征。这些在他系列水墨人物画作品中体现尤为明显。如《东坡玩砚图》,画家在艺术处理上可谓别具一格:竖构图的上方垂下的枯技将视线引向画面的中心,主体人…  相似文献   

13.
人生怕凑合     
<正>不凑合,是一种对艺术的恭敬,是一种严谨负责的态度,是一种博雅的情怀,是一种静水深流的境界。有位著名画家应朋友请求创作一幅松树图,谁知,松树图只画了主干,画家便患了病。后来身体虽有好转,但画家思虑再三,并没接着完成这幅画。他解释道:"手腕没力,我怕画不好。"家人劝他随便画一幅算了,画家严肃地说:"我怕他心里觉得我是在应付,更怕松树骂我啊!"人生怕凑合,一凑合,丢了原则,自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而是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  相似文献   

15.
“画家从心灵中走来”。谁说的?是凡高还是毕加索?其实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泄露了一切艺术的真谛。 许江记得这样的一幕:昏暗的灯光下,他在劣质图纸上素描着石膏像,突然他析断了手中的炭笔,苍白的脸淌下的泪水——那是大梦噩梦年代。  相似文献   

16.
局长的派头     
教育局长和孙老汉沾点亲。不久前,孙老汉有幸去了一趟教育局长的家,教育局长请他到大酒店吃了一顿饭。回来后,孙老汉逢人便说:“人家不愧是当局长的,真有派头!那可真是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着一座楼啊!”  相似文献   

17.
史料记载,隋炀帝杨广因长期沉溺于酒色,患上了口干、烦渴症,屡治无效,这令他十分苦恼。勤于书画的太医莫君锡,看了舌、脉、神色后,没有给炀帝开药方,而是作了两幅画,一幅梅林、一幅雪景,送给隋炀帝,嘱其每日观看  相似文献   

18.
美与痛若     
画家亨利·马蒂斯年轻的时候,每个星期,他都会去大师雷诺阿的画室。后来,雷诺阿患上关节炎,马蒂斯给他带去食物、画笔和颜料,总是想劝说大师,说他工作过度,需要休息。  相似文献   

19.
白明祥的画,不事雕琢,信手拈来,言简意赅,直抒胸臆,在笔墨烟云、舒卷自然的过程中,展现他人生的美好情怀,是一种潇洒,一种精神,是饱经沧桑而义自得其乐的欢愉。白明祥作画如此,是一种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枫叶 《领导文萃》2008,(19):65-70
蒋介石年轻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养成了许多坏毛病。1919年7月24日,他回忆辛亥革命时的个人经历,在日记中对自己写下了“荒淫无度,堕事乖方”的八字考语。由于这些坏毛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朋友们不大看得起他。1920年3月,戴季陶醉酒,“以狗牛乱骂”,蒋介石一时激动,闪过与戴拼命的念头,但他旋即冷静下来,检讨自己:“彼平时以我为恶劣,轻侮我之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