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代林业理论的分析来探索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通过对7种主要现代林业理论特点和适用范围的分析,认为:实施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公益林经营的根本原则和目标;而近自然林业、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和生态林业是实现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应通过合理的林业用地规划、持续森林多种产品生产、合理营林技术、关注生态保护和公众利益、强化组织管理、完善制度保障、贯彻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加强科技支撑几方面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发展脉络看,西方林业经济理论从单纯追求森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转变为努力实现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增长。从实践发展角度看,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由原来的单纯增加采伐过渡到木材永续利用、再到当前追求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永续利用的新阶段。现代西方林业理论提示我们:在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兼顾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林农的个人利益;在林业经营中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尊重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3.
林业产权制度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产权制度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产权制度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对比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差异;其次,在论证产权制度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及其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提高人的伦理认识水平可以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对南京居民的调查研究表明,森林管理、森林采伐、森林再造是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融合伦理意识的重要环节,加强法制监督、提高国民素质是解决伦理意识问题的关键,人们对森林资源状况、森林政策信息、林业发展水平、森林多元价值的了解和认识是影响人们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伦理意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分别阐述了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并对这二者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森林文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之间具有彼此相依、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森林文化是现代林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依托于森林文化的森林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经营模式,这对当前林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收集、研究欧美林业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有关森林经营科学的相关文献,回顾了从Carlowitz到Cotta等众多林业先驱者们创建森林经营科学的过程.森林经营科学是世界林业的重要内容,是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世界林业科学之母,对世界林业发展和林业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北省 5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对湖北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动态分析与评价 ,总结了以往森林经营管理的经验与不足 ,按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提出了湖北省林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施森林认证行为是林业企业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分析表明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在于:林业企业经营者实施森林认证的决策偏好、林业企业森林生态经济效益优化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与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拟合度、社会周围其它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状况、林业企业的竞争压力、政府及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森林认证的支持力度、市场准入制度变化、林产品市场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状态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社会周围其它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状况、政府及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对森林认证的支持力度、市场准入制度变化、林产品市场体系规范化制度化状态对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模式具有间接影响,通过影响其它诸要素改变林业企业实施森林认证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林业的现状和生产实际,通过对林业经营面临形势的分析,提出了林业分类经营、多种经营和征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三项举措。  相似文献   

10.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建设美丽海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对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薄弱、采伐管理制度不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缺位等问题,海南省的森林经营应当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分类经营管理目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着力开发民族村寨特色森林旅游,以带动林业经济转型,实现海南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集体林的使用权下放给农户,实现了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初步分离.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林地使用费.随着林地使用费政策的完善,林地使用费逐渐成为农户林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支出之一,所以了解林地使用费对农户林业经营的影响十分必要.选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示范省份之一的福建省为样本省份,并选取三明永安市和将乐县为调研地,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获取104份问卷,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方法,借助Eviews 3.0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林地使用费的收取可以调动林农林业经营积极性,对以林农为单位的林业经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政策自身完善和宣传及林业投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对林业林权体制改革进行了重大探索,变林权国有制为职工承包制,实行职工自主经营和政府监管服务新机制,让职工拥有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实践证明,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是有效增强林业发展动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实现林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所在和必然选择,这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林区林业林权体制改革找准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研究对有效解决林农资金缺口、提高林农收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规模化经营、制订科学的林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数据,对林权抵押贷款研究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对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经济学和产权理论进行总结。结合我国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制度型农村小额贷款的运转经验,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村小额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是一段时期内林业小额融资的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林务官制度在国外已经实施多年,极大地促进了林业的发展。该文介绍了国外的林务官制度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务官制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参与性诊断(即PRRA)方法对临安示范林地区的森林经营主要政策进行了诊断分析,找出了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如:政策环境欠佳,产权政策不到位,税费政策不合理,林业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欠规范、不合理等.同时,运用参与性设计的方法对若干主要政策进行专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政策环境和规范政策系统运行两方面入手,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和有效的适合当地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设计方案,以促进示范林网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于我国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及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必须用法律的手段对非公有制林业进行管理,实现非公有制林业管理的法制化。非公有制林业管理的法律制度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活动颁布的与林业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对非公有制林业活动所进行的法律调整和规制的措施总和。非公有制林业管理法律制度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林木资源的产权关系,稳定了林地的承包经营关系,但也造成了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偏低,不利于实施集约经营,限制了集体森林资源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Probit模型对辽宁省10个样本县、50个样本村、500户样本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村内林业合作组织数量、农户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林地面积、家庭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农户家庭成员是否担任干部及人均收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组织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林业合作组织服务功能,进而推进农户森林资源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林业分类经营的本质和关键问题是林业生产力重新布局问题和林业管理体制与政策问题.目前林业分类经营的制约因素一是林业投入不足;二是林地面积有限;三是富余劳动力多;四是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滞后.相应的发展对策一是选择适宜的融资方式;二是提高林地生产力;三是转移剩余劳动力;四是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林业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以现代法制为保障的林业。森林经营管理法律制度是《森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行森林经营管理法律制度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烙印,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森林经营管理法律制度创新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林业观,以建设现代林业为宗旨,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