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李秀成自述》来看,李秀成投降变节的事实是很清楚的,大多数论者也承认这种事实。但是,在承认这一事实的论者中间,对李秀成的评价却极不一致。有两种对立的意見:一些论者认为,李秀成是变节者,是叛徒。另一些论者认为,李秀成被俘后动搖变节,这只是他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对李秀成一生的评价,应该是“伟大的革命英雄”,  相似文献   

2.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领袖之一,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一八六四年七月清军攻陷天京时,他突围后被俘,在敌人囚笼中写了一篇长达数万言的亲笔供词,这就是流行至今的《李秀成自述》。对李秀成的《自述》和李秀成一生的功过如何评价,本来是一个学术问题,不同意见可以展开争鸣。然而,戚本禹出于反动的政治需要,随心所欲地把李秀成《自述》说成是“变节分子的自白书”,并依此把李秀成定为“叛徒”。凡对此稍有异议,就给扣上“为叛徒翻案”,宣扬“叛徒哲学”、“活命哲学”、“曲线救国”等帽子,大张挞伐。后来,“四人帮”的影射史学猖獗于一时,实由戚本禹首肇其端。戚本禹亦以此发迹,平步青云,显赫一时。但是,历史毕竟是不能任人颠倒的,对李秀成必须实事求是地重新评价,以恢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李秀成的評价問題的論爭中,苑书义、吕翼祖两同志力图把以戚本禹同志和罗尔綱同志为代表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調和起来,合而为一,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見解虽然是“針鋒相对的”,然而“都含有正确的因素,但也都带有不够全面的地方”。在他們看来,《李秀成自述》既是“頌扬了敌人、詆毁了革命”,“背叛了太平天国革命”,又是“頌扬了太平天国前期領袖們的英明和軍事形势的飞跃”,“緬怀天国”。李秀成既是有过“背叛革命的变节行为”,又是一位“农民革命領袖”,“在历史上应該是基本上肯  相似文献   

4.
《江汉学报》上期发表了史佚同志的文章:《是尊重历史事实,还是为乞降辯护?——评罗尔纲〈忠王李秀成的苫肉缓兵计〉一文》。读过这篇文章,我们很有些不以为然的看法。一文章一开头就说:“李秀成在被俘后究竟乞降过沒有?(李秀成不是已经投降变节了吗?《李秀成自述》不是一部道地的叛徒自白书吗?为什么还要谈究竟乞降过沒有?这是否意味着李秀成只是乞降过,还沒有达到事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术界几个重大问題的激烈论战,生动地表明意识形态领域中兴无灭资的斗爭正在蓬勃开展。这和当前国际、国內阶级斗爭的深化发展,若合符节地互相呼应着。关于《李秀成自述》的评价问題,是激烈爭论的问題之一。李秀成究竟是一个投降变节的可耻叛徒,还是一个“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李秀成跪倒在曾国藩面前所写的《自述》,究竟是一个彻底背叛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自白书”,还是所谓“利用诈降去钻封建统治者的空子”的一条“苦肉缓兵计”?以戚本禹同志和罗尔纲同志为代表的两种针锋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历史学会在各院校爭辯的基础上,于十一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了一次关于李秀成问題的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武汉市各院校的历史、哲学工作者等六十余人。讨论会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鸣”的方针指导下,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爭辯。爭辯的中心问題是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李秀成这个叛徒。爭辯是环绕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題展开的。关于对李秀成一生的評价問題怎样评价李秀成的一生?怎样看待这个农民革命叛徒?这是这次爭辯的一个首要问题。一种意见承认李秀成是革命叛徒,无功可论。  相似文献   

7.
这篇序文讨论两个问题:一、对一九七九年荣孟源先生和钱远镕先生讨论《李秀成自述原稿》问题两种不同的结论表示个人的拙见;二、对裴松之注《三国志》体例的得失提出看法,并把注《李秀成自述原稿》训诂与事实考证并重的体例提出讨论。前者是有关太平天国史的问题,后者则有关史学的问题,敬请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8.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高级将领,在革命形势逆转的情况下,早就不忠于太平天国,被俘后叛变投敌出卖革命,他在敌人囚笼内所写的《自进》,是他背叛革命的铁证。这个革命叛徒,几十年来经过资产阶级史学家和某些太平天国史专家的渲染美化,面目全非,窃取了英雄的称号。现在,是拨开迷雾,恢复李秀成叛徒其面目的时候了。这里,我们仅就几个原则性的问题,和罗尔綱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9.
十月二十九日,广东历史学会邀请了广东部分史学工作者三十多人举行座談会,就当前史学界評价李秀成的方法論問題交換了意见。在会上发言的同志,分析了罗尔纲同志把李秀成这个叛徒考証成“苦肉緩兵”的英雄,是采取了一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証”的資产阶級实用主义的方法。罗尔纲同志提出,不应該首先根据《李秀成自述》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李秀成自述》,一直存在着争议.这篇短文,仅就《自述》的思想动机的一个方面——防洋,试作探讨,以就教于学者.在《李秀成自述》中,提出过“收齐章程”的建议.究竟怎样分析与理解“收齐章程”我们认为,李秀成提出“收齐章程”,是基于他对形势的以下两点分析:一方面,他看到“今我主死国亡,我亦被擒到步(这里)”,“天朝之根已  相似文献   

11.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功过应当怎样评价,本属学术问题,尽可自由讨论。一九六四年前后,我国学术界曾就李秀成评价问题展开过争论,但不久却变成了一面倒的政治批判。曹光瓈同志的《关于李秀成及其自述》一文,《人民日报》原已排出清样,拟于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发表,同戚本禹的《评李秀成自述》唱对台戏,后因故未刊出。现在我们选刊曹文的一、三两个部分,同时发表苏双碧同志的讨论文章,重新提出李秀成评价的问题,希望这场中断了的学术讨论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李秀成早年投身太平军,从普通圣兵擢升天国统帅。但方山被缚,身陷囹圄,书写阿敌自污、招降旧部的《自述》。百多年来,毁誉参差,莫衷一是。如何正确评价李秀成的历史功过,史学界迄未一致,分歧大都关系到《自述》的真伪、全缺、性质等问题。本文试就这些方面作一点探讨,请教于史学界前辈及同志们。一、《自述》是残缺不全的真迹,不是雇人重抄的膺品李秀成自述流传的版本颇多,为史学界重视的有北京大学影印九如堂刻本《李秀成供》、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梁岵(山厂户)《忠王李秀成自述手稿》、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等。“刻本”早已因内容不翔实而被扬弃。“罗本”、  相似文献   

13.
李秀成在其《自述》中说道:“我天国坏者一是李昭寿,二是招得张乐行之害,三是广东招来这帮兵害起。”甚至在最后的《收齐章程》里还提到“平捻”的问题。显然,李秀成对捻军产生了恶感。关于这一问题,以往不少论文和专著虽已涉及,但还很不够。这就在于没有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去考察,而只停留在“李秀成自述”的某些字句上,如捻军“听封而不能听调用”的问题,等等。李秀成在其《自述》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捻军的活动对太平天国究竟有利还是有害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历史实际出发,分淮南,淮北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一《李秀成自述》记有外国侵略者到天京与天王交涉,提出帮助太平天国打倒清朝,平分中国,否则进攻太平天国,天王断然予以拒绝的事,其中说:  相似文献   

15.
<正>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苏、浙战区的最高军事统帅,辖百余万众,拥万余贯家财。然而这两者在一定意义上是矛盾的。他的万贯家财是导致他百万大军迅速溃灭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秀成拥有私产的确切数目无法计算,但在他的《自述》中有些脉络可寻。他在《自述》中曾多次讲到从他手中支出的钱粮数。这些支出,有的是公是私分不清,除开不计。现将明显是他私财的六笔银钱珍宝账,列举如下: (1)1863年秋在天京城中,李秀成以银米救济贫者。“开造册者七万余,穷苦人家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質,这是个爭論已久的問題了。对这个問題大致有三类看法:第一类是单純农民战爭說,持之者有康右銘等同志①;第二类是資产阶級性的农民革命說,持之者有郭毅生等同志②;第三类是单純农民战爭兼具資产阶級革命性說,持之者有袁定中等同志③。第一类意見主要从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阶級成分着眼,是一种传統的看法;第二类意見主要从革命任务和客观影响着眼,同时又强調市民力量在革命队伍中的作用,这是一种新的看法;第三类意見是在两类意見展开爭論后才明确提出的,它認为:从沒有先进阶級領导这一角度而言,太平天国革命仍然是单純的农民战爭;但从反对外国資本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压迫及在客观上为資本主义开辟道路这一角度而言,它又带有資产阶級革命性質。这是一种比較全面的看法。以上三类意見的提出,对于我們进一步研討太平天国革命性質問題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曾国藩的挟迫下,曾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自述》,缕述太平天国兴亡史事.由于太平天国和捻军有过相当密切的关系,《李秀成自述》当然不可能避而不谈.“我天国坏者,……是招得张乐行之害”.这便是他对天捻关系所作的概括总结,也就是说捻军的存在不仅于太平天国无补,反而成为导致天国败灭的重要因子.揆诸史实,斯言颇令人困惑.从李秀成方面讲,他原是联络捻军的先行者.1857年3月,他通过李昭寿与捻军领袖张乐行、龚德树接洽,在霍邱达成联合作战之协议.在捻军的武力支持下,太平军得以驰骋淮河南北,李秀成亦因此青云直上,由一个普通将领而被洪秀全超擢.如李秀成自己所说:  相似文献   

18.
常熟县南门外,原有一座“报恩牌坊”,一九○五年又发现了此坊之“碑序”,这是太平天国时期为纪念忠王李秀成的政绩所立的。据罗尔纲先生考证,牌坊是“忠王李秀成克复江苏、浙江之后,使广大人民得到安居乐业的生活,常熟人民感恩报德”而建立的(《太平天国文物图释》)。虽无直接证据,还是比较合于情理的。六十年代,戚本禹别有用心地大批李秀成;文化大革命中,李秀成更被作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叛徒”、“地主阶级的代理人”,而大批特批。直到一九七七年七月出版的某些著作,仍然把李秀成作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进行  相似文献   

19.
黄永年先生近年发表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抽毁辨》一文,力持《自述》原稿未被抽毁说。早在1982年钱远镕先生在《学术月刊》上也发表了《李秀成<书供>原稿未被撕毁——与罗尔纲先生商榷》一文。我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求教二位先生和读者。一、黄先生提出的《自述》原稿未被抽毁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一)黄先生说:《自述》原稿,“如被抽毁过,必然会按照不同的抽毁方式留下不同痕迹,但在这个写有原稿的簿子上找不见任何痕迹。”如果其中某些整页被抽毁,则被抽去  相似文献   

20.
在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問題的討論中,有两种相反的意見:一种认为社会主义建成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另一种认为建成社会主义是这种过渡的終結。两方面都力圖用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阶段論的原理說明自己的观点,但具体論据各不相同,认識不得統一。第一种意見的主要論据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不同質的两个阶段,标准不同,任务不同。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就象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一样,“准备过渡”和“开始过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第二种意見的主要論据是: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