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东陇海产业带区域旅游资源特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资源互补性、交通便利性等基础条件。目前,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时机成熟,应确立"政府引导,规划保障,企业连锁,协会沟通"的开发体系和"区内组合、区间联袂"的开发模式,不断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值法的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市区和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发展推动力、社会发展支撑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发展能力评价.从省域层面看,该区域发展能力明显弱于省平均水平;从区域内部看,发展能力差距明显,综合发展能力优势集中在东陇海产业带的双核及轴线上.在区域发展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策略:整合空间结构,深化区域分工,完善基础设施,涵养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3.
东陇海沿线的经济增长对这一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地区投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三个方面 ,探讨了促进东陇海沿线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投融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东陇海沿线的经济增长对这一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地区投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投资规模、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东陇海沿线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投融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区域的开发是江苏省“三沿”开发战略之一,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全面崛起的重要突破点。分析认为,区域内中等城市缺失造成城镇体系失衡,交通轴线局限于横向发展,纵向扩展受约束,县城经济中部断裂,空间差异十分明显,徐连两市难以支撑整个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桥头堡区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中点新沂为核心的多层次双核结构模式,形成第一层主双核结构——徐连双核、第二级小双核结构——“新邳”、“新宿”、“新临”小双核,构成十字形空间结构体系,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把东陇海产业带的发展列入"四沿"发展战略.结合徐(州)连(云港)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机制创新、城市功能、对外交通设施、旅游资源、产业分工等方面分析了两市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并针对目前东陇海产业带在资源整合方面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发挥实际,提出了加快东陇海产业带的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内东陇海地区处于陇兰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地带,加强该地区的工业化建设尤为必要。未来东陇海线工业带建设应遵循以下发展思路: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跨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江苏省内的南北合作,从市场和政策两方面进行协调;构建徐连双核空间结构;加快三大轴线建设,增强徐连经济圈与长三角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相似文献   

8.
关中星火产业带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中星火产业带建设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但农民增收不能仅局限于农业增产、增效,而应该充分利用关中地区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在继续推动农业增产、增效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并使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村小城镇布局相结合,形成非农产业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推动关中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时,要加强星火产业带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并进行农村经营组织创新,以减轻农民经营风险,并力争创造全社会支持星火产业带建设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产业带层次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速公路的建设为沿线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采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通过构造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建立了我国高速公路产业带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层次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重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产业结构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客观标准 ,通过对重庆产业结构历史演变的实证研究和与东西部省区市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 ,认为重庆目前产业结构基本适合经济发展水平 ,且正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针对重庆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提出初步解决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陇海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未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根据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本文着重分析了该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尽管东陇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其经济空间结构并没有成熟,表现为低水平的多核心空间结构,区域内部城市职能交叉重复.针对这一特征,本文提出了强化核心城市建设、完善区域点—轴系统、建立复合型双核结构、实现海陆联动等促进空间一体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皖江示范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产业承接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并按照产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要求,提出皖江示范区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推进城市组团发展、圈域一体化发展、整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重塑指向,提出以此为指导,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进行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国研网的国际贸易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提供的HS编码分类下的商品出口数据和各省市统计局系统的产业结构数据,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测量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出口商品区位商和产业区位商为依据识别优势产业,再依据匹配度和优势产业对长江经济带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集群建设提出建议。匹配度分析显示:除四川、贵州外,9省市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相关性,能够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优势产业识别结果是,浙江和江西在打造纺织服装业集群,上海、湖北、重庆在打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群,上海、江苏、重庆在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家电产业集群上具有显著优势。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推进产业和出口之间的互动发展,重视发挥各省市优势产业的作用,共建五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下列特征(1)演变的必然性;(2)演变的阶段性;(3)演变的不可逆性.并在分析影响经济地域产业结构演变因素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地域为例进一步阐述经济地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韩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国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了出口主导型政策和重化工业化政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韩国在加入GATT后的初期,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为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的重化工业化促进了韩国的经济起飞。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到位,又使韩国受到亚洲全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得到了加强,第二、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应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行有利于发挥各地区优势的产业布局政策,对衰退产业加强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2-2018年的数据,采用变系数模型分析了汇率变动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汇率变动对长江经济带各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不同.就长江上游地区而言,汇率变动仅对重庆和四川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长江中游地区,汇率变动对安徽和江西的影响较为显著.汇率变动对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浙江和江苏的第二产业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与第二产业不同,汇率变动对区域第三产业影响的差异更为突出.在长江上游地区,汇率变动仅对四川具有明显的影响.在长江中游地区,汇率变动仅对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徽和江西两省产生了显著影响.在长三角地区,汇率变动对江苏的影响则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利用偏差份额模型对辽宁省朝阳县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县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竞争力较强但波动很大,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高的贡献率;第三产业发挥稳定且有竞争力上升趋势。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模型分析优势产业发现,朝阳县的优势产业在第二产业,因而产业政策制定应以壮大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是朝阳县的朝阳产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通过产业演进理论分析朝阳县的产业发育还不成熟,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3次产业的发展速度、结构变化以及第一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中国产业结构30年的调整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认为中国产业结构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主导产业的更替、改革鼓点的调整、产业政策的实施、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国际产业的转移而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9.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然而和全国平均及发达地区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一方面是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是产业用地集约度不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通过对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作为产业的入驻门槛,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实现皖江城市带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