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上百幅反映民生、描绘自然的木刻作品,他是目前健在的年纪最长的中国版画泰斗。 一幅流传至今的鲁迅先生木刻像,一幅鲜为人知的鲁迅先生速写遗像,1936年在他的木刻刀和画笔下诞生。  相似文献   

2.
刘杰 《老年世界》2008,(17):4-4
这些日子,地震灾区在经历着另一种感动。一支又一支援建队伍接踵而至,一幅又一幅对口援建蓝图正在绘就,一个又一个郑重承诺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3.
方宏 《老年世界》2009,(10):11-11
据媒体报道,1978年,瑞典乌沙拉大学图书馆接待室里,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但它不是现今的中国版图,而是一幅叫做《皇朝地舆全图》的清代中国全图。  相似文献   

4.
微言达意     
做一个女人要做得像一幅画,不要做一件衣裳,被男人试完又试,却没人买,待残了旧了,五折抛售还有困难。我情愿做一幅画。——亦舒  相似文献   

5.
花影摇曳     
凭着来源于生活的灵感,对光影的直觉.一幅又一幅静态而富有诗意的花木小品不经意间便闯入了镜头……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传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刘香成的照片,感觉不仅仅是一幅幅珍贵的中国社会历史图录,更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鉴证。  相似文献   

7.
刘国挺  樊霞 《老年世界》2009,(18):13-15
距漯河市郾城区8公里,有一座特殊的养老院,叫谐馨家园。 谐馨家园大门外的标语颇有文化气息:“德化仁风,从善如流。”院墙外的墙面上,一幅幅宣传画图文并茂,表达着一个主题:生男生女都一样。  相似文献   

8.
雅卿 《老年世界》2007,(18):30-31
剪刀、花瓣、胶水、果皮、树叶……这些许多人看来不相干的东西,通过哈斯巴根老人的手却能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植物贴画。老人通过自己独具匠心的创意,娴熟地压、粘、剪、贴……一幅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贴画便呈现在你的面前,贴画看上去既有油画的色彩内涵,又有国画的章法和神韵。  相似文献   

9.
王瀛  邵今春 《当代老年》2010,(10):32-33
一只小小的易拉罐,转眼之间,就成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易拉罐手工艺画。京城易拉罐老人刘燮昌,5年成就了近千幅作品。易拉罐玩出大名堂,有人以数千元价格收购他的‘一只鹦鹉”,有人以巨额高薪聘请他合作,他总是淡淡一笑,摇头拒绝。他的画只赠不卖,他免费给人传授易拉罐手工艺画技法,他说:“我喜欢这么玩,这就是找乐。”走进刘燮昌先生的易拉罐手工艺画家庭艺术馆,不禁会竖起大指:您玩的,  相似文献   

10.
目标与捷径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知识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选择那一幅?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09,(19):33-33
八月的青城,繁花似锦。呼和浩特市老干部书画展在内蒙卉美术馆隆重举办。 这次书画展共收到参展作品840幅。经过评选,展出作品350幅,其中一等奖10幅;二等奖19幅;三等奖28幅;优秀奖48幅。32个参展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12.
经常登陆“夕阳论坛”,看到不少网友常在“论坛”里发表个人制作的flash动画,那一幅幅精美的动画,究竟是如何制作的?总想学学,了解这其中的奥妙!一个偶然的机会,网友路路大姐把我领进了《中国老三届》“网络大学”。  相似文献   

13.
墙绘     
辛旭 《现代妇女》2009,(10):I0002-I0002
手绘墙摒弃了画框装饰的生硬与造作,将一幅幅流动、立体的画面定格在墙壁上。图案选择的多样性也为家居装饰打上了“个性化标签”。自2007年开始流行以来,短短一年多,从不为人知,到家装时尚新宠,在年轻人中特别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伴侣(A版)》2014,(9):50-50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并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1月10日,我老伴蒋厚玉的第四幅十字绣作品——《琴棋书画图》顺利完工了。这样一幅长4米,宽1.5米的画卷,能够在4年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绣工如此精细,确实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16.
樊冬柏 《老年人》2013,(11):24-24
一蔸蔸被村民当柴烧的树根,经罗玉亭一鼓捣,竟变成了一幅幅“墨宝”。这些“墨宝”里,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有的甚至是一篇文章。今年64岁的罗玉亭,是安仁县商业系统的一名退休职工。罗老自小就对柴根情有独钟,少时跟随父亲上山砍柴见到了好的柴根,他准会将它背下山来藏起来。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老年健身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地处南通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崇川区,近几年来老年健身活动更加令人嘱目。一幅幅活跃的老年健身场面,犹如风帆高扬、百舸争流的画卷。  相似文献   

18.
婵娟 《当代老年》2008,(5):37-37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老总的办公室既不大气也不古朴,墙面上悬挂的并非是价格不菲的古玩字画,而是一幅幅看上去饱含岁月沧桑的放大了的旧照片。照片的主角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子,看得出来,老总长得和她很有几分相似。  相似文献   

19.
黄雯蒂 《老年人》2010,(3):36-37
记忆中,老有这样一幅图景。凉水般的早晨,空气里回荡着乡村广播传来的独特声音,没有犬吠声,只有雄鸡嘹亮的啼鸣。那个走出家门,踏进晨雾中的小女孩,自然是我。每天出门时,奶奶总是用那双慈爱的眼睛远送我……天天早晨都这样,一如一幅温馨的图画,至今仍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0.
薛丽  李亚 《公关世界》2016,(5):31-39
吴守明老师的采访邀在老师家中。温馨雅致的客厅,一幅气势宏伟、墨色淋漓的《秋染太行》犹如一首诗意沉静、气势磅礴的华章,让整个空间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转身回头,对面墙上是一幅《宝塔晨晖》,旁边是李世苓老师(吴守明爱人)的《晨曦》,山水与花鸟的交相呼应,给人一种幸福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