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不胜其烦”、“不可胜数”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分别是“经不起烦扰”和“数不完,极言其多”。满足这两个结构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胜枚举、不胜杯杓、不胜感激,不可胜言、不可胜计、不可胜用”等。其中,“胜”的读音,成语工具书标注有异,有的注sh叆ng,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近义反义成语辨析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这部成语词典收录了“不胜枚举”和“不可胜数”条,分别注为sh埁ng和sh叆ng,情况特殊,暂归入第一类)、《现代成语巨典》(大…  相似文献   

2.
“不胜其烦”、“不可胜数”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意思分别是“经不起烦扰”和“数不完,极言其多”。满足这两个结构槽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胜枚举、不胜杯杓、不胜感激,不可胜言、不可胜计、不可胜用”等。其中,“胜”的读音,成语工具书标注有异,有的注shēng,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万条成语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汉语近义反义成语辨析词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这部成语词典收录了“不胜枚举”和“不可胜数”条。  相似文献   

3.
迫击炮是近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兵器,其词源及命名理据国人往往不甚了了。论其来源,几种常见的外来词词典如《汉语外来词词典》、《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等都没有说明;论其命名理据,大体有三种说法:《辞海》(第六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均称其早期均为迫击发火,故称迫击炮;民国出版的《辞源》(正续编合  相似文献   

4.
出自《庄子》的成语多达350多个,它们在《庄子》一书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修辞作用。论文收集了《中国成语大辞典》、《汉语成语大辞典》以及《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中出自《庄子》的成语,并对其修辞特点进行分析。考察发现,出自《庄子》的成语具有比喻性强、讽喻多、夸张、对偶对举以及借代等特点,这与《庄子》一书的风格是一致的。并且众多成语修辞并非独立运用,通常是两种以上的修辞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规范性方面,与《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相比,《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有以下进步:1.选词更规范;2.单位使用更规范;3.数字写法更规范;4.连接号(—)使用更规范。它的出版,有利于当代汉语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成语“粉墨登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含讥讽意 )。”这是它的基本用法。现在 ,有用原本意义的 ,如“克林顿入娱乐圈粉墨登场演律师”。 (《北京晨报》2 0 0 1.11.2 2 .)除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外 ,现在可以看到的新用法有 :第一 ,泛指某人出面参加某项活动。如 :(1)足球经纪人粉墨登场 (http ://ballsweekly .sina .com .cn)这是一则新闻标题 ,此处指“足球经纪人”出面参加公布了《中国足协足球经纪人管理办法》。第二 ,用于某事物在某场合的出现 ,这是一种拟人化用法。如 :(2 )依拉克将成美武…  相似文献   

7.
“罪犯”的定义是什么?这似乎是个常识问题,其实不然。笔者查阅了包括法学在内的各种辞书,均不见“罪犯”这一条目。比较普及的《现代汉语词典》列入了此条,它给“罪犯”下的定义是七个字:“有犯罪行为的人”。(《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版,第1534页)。这个定义似是而非,在理论上会引起一系列的逻辑矛盾,在实践中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很有研究和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龙青然 《云梦学刊》2005,26(2):118-121
在将这部分成语分成两大类对其表义方式加以分析并在严格区分其所表现的比喻义和形容义的基础上,我们对《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中有关成语条目的释义处理情况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常用的成语叫"人定胜天",可是这个词儿的准确意思是什么呢?在<汉语大词典>中,人定胜天,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而<新华词典>中,人定胜天是指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人定,人谋,人的智慧和力量.<四用成语词典>的解释为:人定胜天,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然.人定,人的意志.<现代成语巨典>关于人定胜天的概念,又是指人依靠自己的聪明和力量必定战胜大自然.<现代汉语词典>中,人定胜天这个词是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相似文献   

10.
谈"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辞书误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华 《学术研究》2007,(5):158-158
关于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有的辞书注为“仆倒”(《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页);有的则释作“僵硬”(《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缩印本第94页)。究竟何解为确,我们先考察“僵”的词义演变过程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范围界定及其意义的双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的范围界定及其意义的双层性王吉辉一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类较为重要的单位。多年以来,发表、出版的关于成语的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成语词典等,数量上都很不少。但什么是成语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现在看来还没有获得共识,过去有些影响较大的看法需要重新斟...  相似文献   

12.
延边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现代汉语难词词典》刚一出版就引起国内外一部分人士的注意,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首先是词典的名称和内容有新意,引人注目。我们近年出了许多汉语词典,但难词词典还是第一次。它既不同于标准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一大批词典;也不同于方言词典、专业词典或专题词典。比起《现代汉语词典》来,它是“编外”或“外编”。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不少方言词汇、古语词汇、口语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按照"音从主人"的方式标注拼音。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及其注音在语言实践中很容易误读,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词典应尽量少收录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尤其是拼音标注不宜采用"音从主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两 /几下子”有两个意义 :① (动作 )几次 ;②指本领或技能。本文要谈的是表示第②种意思的“两 /几下子”。如 :( 1)你真有两 /几下子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两 /几下子”进行讨论。一 .结构格式及意义“两 /几下子”是由数词 (两 /几 ) +量词 (下 ) +后缀 (子 )结合而成的。“子”作为后缀 ,要不要 ,表意一样。如 :( 2 )你还真有两下 ,电视机居然让你整好了。(陈保存等《汉语量词词典》)( 3)就这么几下 ,你还要逞能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两 /几下子”指“本领或技能” ,其意义转变经过了一个由具…  相似文献   

15.
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都知道《论语》的“论”读音为l挷n ,至于为什么读l挷n ,究竟是什么意思 ,则很少有人弄清楚 ,包括许多的语言文字专家、字词典的编撰者。一位语文教师曾在教学《〈论语〉六则》一文释题时说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 2 0篇 ,都是用语录体问答形式记录的。同学们记住 :《论语》的‘论’读l挷n ,且仅在此处读第二声 ,在其他处都读第四声l敶n。”的确 ,如今一些工具书对《论语》的“论”的解释与上述的那位语文老师讲的差不多。如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第 3版 )注释为 …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互训和义界在现代汉语释词中的应用,以二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皆简称《现汉》)中的使用情况为例,具体说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基于义训的互训和义界在现代的发展应用情况,以期能够对汉语释词的方法向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汉语里有一组同时含有“鸡”和“狗”两种禽畜的成语,如:鸡飞狗跳、瓦鸡陶犬,姑且称之为“鸡狗”并现成语,很值得研究。 最早的“鸡狗”同现的成语是“鸡犬相闻”,语出《老子·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似文献   

18.
《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时间跨度近两百年,大部分契约和客家人有关,俗语词颇多,尚未受到重视.本文考证了《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中出现的俗语词五则,以冀对《成都龙泉驿百年契约文书》的解读与研究以及《辞源(第三版)》《近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大型字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现象,而且也是认知现象。隐喻在新词和新义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隐喻的概念、机制、分类等,以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新词新义"部分为语料,以及对照0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为语料,研究隐喻在新词新义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我们现代所使用的成语,绝大多数在古代就已形成。弄清每条成语的来胧去脉,对于更准确地编撰汉语成语词典和更细致地研究汉语词汇史,都是不无裨益的。但是,要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探究每条成语的源流,没有一大批语言工作者经过长期艰苦的共同努力,是很难做好的。笔者在阅读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