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理论与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现有西部开发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应以非均衡增长理论为理论指导,实施以优先发展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西部大开发是"非均衡化"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运用;依据西部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重"非均衡化"发展战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和布局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论证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战略和非均衡战略的得与失,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区域发展的观念、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路,即实行新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组建都市圈、明确经济中心、打造经济区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通过非均衡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力扛九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说明西部大开发不是齐头并进,而应该是非均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经济结构布局的又一战略性调整.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必须抢占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制高点.通过与西部10省区的比较分析,重庆在区位因素、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基础、市场容量、科教资源、城市功能和交通条件等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由此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将发挥其战略支撑、对外窗口、辐射带动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8.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 ,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均衡———非均衡———新均衡”的发展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9.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富带后富的指导思想、先沿海后内陆的战略布置以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它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依据中国国情而设计的 ,该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孔雀向西飞     
西部地区不可能均衡开发,而只能采取非均衡的布局,走由不同区域非均衡发展逐步过渡到所有区域大致均衡的道路;西部开发不能采取平行向西推进的所谓“梯度战略”,而应该在北部、中部、南部分别确定三条线路,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进攻方向,按此线路向西打入三支“楔子”,此谓“三楔战略”;西部大开发要全力打破既有的恶性循环,增强西部地区对于市场资源和各种要素的吸引力,逐步改变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西部地区已经吃过一哄而起、乱采乱伐各种资源、造成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苦头。如果今天又借大开发之名一哄而起,很可…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薛琴的《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探析》指出,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由三大要件构成:非均衡发展战略,先富带后富达共富之路;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特区及沿海开发城市作为示范窗口;正确处理东西部关系,发展后的东部要顾全西部开发战略,东部支持西部要共享双赢发展红利。其成功实践已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掀开崭新的一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跨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延续、丰富、发展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以及中国主动汇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是未来青年工作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国内背景。陈…  相似文献   

12.
在世纪之交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的梯度开发战略向均衡的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 ,这是党和国家对于 2 1世纪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而做出的重大抉择。然而 ,当我们把这种战略转变付诸实践时 ,猛然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大难题 :一是理论供给不足。已往的发展理论、发展思想在在西部大开发实践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 ,如此规模的区域发展 ,没有任何现成的发展理论可以套用 ;二是实践启示不足。在经济发展史上 ,大国的经验可以借鉴 ,而我国如此规模 (占中国国土面积的 3 /4 )的区域开发 ,在世界上尚无先例 ,…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1世纪将是信息经济社会在世界各国形成或成熟发展的世纪 ,根据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梯度推进发展战略 ,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建设 ,推动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还应该积极开发西部各地区可利用的信息资源 ,充分发挥信息在西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术上 ,要有区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逐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各地区的信息资源类库 ,高度重视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 ,逐步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重庆要在西部大开发中掌握主动权 ,就必须充分认识专利制度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一套完善的专利机制 ,促进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 ,以保障重庆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H型战略的布局是 :在沿海经济带与西部重点开发带之间 ,由长江经济带贯通 ,龙头上海与沿海经济带衔接 ,龙尾重庆与西部重点开发带衔接 ,形成中国 2 1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战略联动关系 ;实施H型战略 ,形成“以东支西 ,以西资东 ,互惠互利 ,共同繁荣”的东西联动机制。这是实现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的必然实践 ,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兵工内迁重庆,造就了中国抗战大后方重庆经济中心的历史地位,推动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转型;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人文开发,可谓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国家战略性质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与经济发展基础,也初步改变了中国现代工业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17.
继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模式研究倍受重视。阐述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沿海开发的指导作用,分析了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条件,指出了"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实施"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问题西北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 ,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选择点轴开发模式 ,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资源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部的重大政治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为了确保西部地区成为战略后方基地,国民政府加强并加快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其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对西部各省的控制和迁都重庆。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头 2 0年 ,形成了以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为重点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 ,但也派生出地区经济在发展中扩大差距、收入分配在增长中出现倾斜、消费水平在提高中产生断层、产业结构在优化中升级滞后、市场环境在完善中局部瓶颈等制约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拓展未来经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经济发展战略应由以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为重点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的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