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文本分析出发 ,深入探讨了《孔乙己》的哲学内涵 ,认为鲁迅超越了现实批判的层面 ,表现了对中国人生的人文关怀 ,作品在荒诞与无奈中呈现出国民生存环境的荒寒与冷漠 ,呈现了人的生存尴尬及其悲剧特征。  相似文献   

2.
3.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甚至包括现代文学学术界以及鲁研界,大都将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解释为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可笑而滑稽、迂腐而固执的形象,说成是腐朽罪恶的旧科举制度培养出的牺牲品。这实际上是对鲁迅作品一种极大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李福燕 《东南学术》2004,(4):163-168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和鲁迅的生活时间虽相距2000多年,但从他们的作品里读者却可以感受到两个伟人内在精神上的息息相通之处.在两个伟人的笔下曾经刻划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物,比较他们在写作时的相似之处,可以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对鲁迅写作上的影响以及鲁迅先生如何站在更高角度上对悲剧创作做出了理论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是鲁迅在多重张力的交织中,探求民族、国家和国人生存境况与生存意义的思想艺术结晶。其张力既存在于反讽所包含的各要素之间,又表现在悲/喜互峙平衡的张力结构和写意/寓言对立统一的张力模式中。本文将叙事分析引入历史—美学方法中,力图展现作品中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6.
祥林嫂的悲剧既是一种由封建礼教造成的悲剧,又是一种痛苦无处可说的悲剧.因而包括"我"在内的整个社会对于祥林嫂的悲剧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看来,士人无论坚持"行道"与否,结果都是悲剧性的。坚持"行道"理想意味着"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的气节悲剧,俯就"无道"现实则意味着"枉道以从势"的异化丑剧。对深受章太炎治学思路影响的鲁迅来说,他不可能像今文学家那样以"拨乱反正"的方式试图重建"道"的合法性,也不可能如当代新儒家那样试图以"创造性的转化"来重构"道"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译为日文的鲁迅作品,日本多位知名译者皆曾翻译过这部小说。文章选取井上红梅的译本,将其与原著详细核对,发现井上多处误读原著,导致译本出现误译漏译等问题。文章以井上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这些误读现象,探讨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译者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翻译尺度的掌控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忠实地传达出作品的风格与意义,又不能过度诠释,将译者自己意志强加读者,只有把握好翻译的尺度,才能避免失误,保证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鲁迅热望改革中国,并为此作出贡献。但他自认并非站在改革与革命前列引导方向的战士。他是从旧营垒中来,把不能改变古老的自我活用,反戈一击破坏社会的古老,以此为实现变革尽力,即以绝望克服绝望。鲁迅对改革、革命的这一立场,源于其没有救世主的终末论性思考,游动于现实的本质为旧、但目标为新的自我,要为终末的到来将自己牺牲。正是在此过程中,他在思想上远离了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的现代性强迫观念,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又能从所有思想体系吸取营养,为自己赢得了主体性、自由性。鲁迅终末论立场形成于1920年代中期以后,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来自托洛斯基的革命同路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任湘云 《江淮论坛》2007,1(3):135-142
本文力图从金钱影响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对《孔乙己》描述的生存世界和孔乙己的悲剧意义竺掌登堂考察,认为金钱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影响、制约着孔乙己所在世界人们的精神、身体活动甚至整个生活方式。同时,科举制度、长衫人物、短衣帮、酒店掌柜和小伙计等从不同角度形成无所夏褒,否定力量,不断粉碎孔乙己残存的生存梦想,使孔乙己生存的社会空间成为一个麻木、冷漠、无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12.
神话与科学--兼论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神话是科学的源头,古希腊神话同中国神话相比较,有若干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构成了近代科学的思想背景.近代科学为什么产生在西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神话所造就的思想背景中,缺乏古希腊神话所提供的那些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与鲁迅的文化选择及精神悲剧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与鲁迅是近现代中国对生命个体存在的悲剧性觉醒较早的两位知识分子。他们带着深重的悲剧意识关注社会,省察自身的生存困境。他们自身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苦痛,他们复杂而艰难的精神探索加重了自身存在的悲剧性。而他们对外在文化精神资源的不同取向,则直接主导着他们关照自身精神悲剧的不同姿态,衍生出不同的生存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和卡夫卡都消解了一切终极性存在,但他们在个体如何面对外部世界,如何面对自我,如何寻求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所创作的湘西小说,以爱与美的悲剧性冲突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以悲剧连环套式的循环结构作为小说的基本形式,以冲淡的小品散文的创作手法作为表现悲剧的基本手段,构成其悲剧艺术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特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遗产与胡风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8,6(3):136-143
作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事件,胡风的悲剧与鲁迅的遗产密切相关:鲁迅生前结怨甚多,胡风承载了许多恩怨;在鲁迅精神已经不合时宜的时候,胡风执著地继承着鲁迅精神;在文学的发展日益远离鲁迅的时候,胡风执意坚持鲁迅的方向;在知识分子独立人格日益失去生存空间的时候,胡风仍然试图像鲁迅那样立足于文坛。这一切构成了胡风与时代环境的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鲁迅先生的作品主人公大都是一些普通人的特点,结合鲁迅先生有关悲剧的理论,着重从"平常悲剧"这个角度来探讨鲁迅悲剧作品"真悲"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是鲁迅长期以来执著思考的问题,成为鲁迅启蒙思想的核心,<祝福>就是鲁迅对于国民性问题思考的结晶,阅读这篇内涵深邃的作品,读者可以观照反省自我性格上的病态,思考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1907年前后,用作人与鲁迅在日本的异域体验已经预示了中国文学现代演变的重要新质;如果说,鲁迅以其"入于自识"的选择标示出了这一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高度,那么周作人与日本"协和"的体验则导致了他对于这一异城文化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除了作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比照之外,用作人与鲁迅的不同也在某种程度上埋下未来兄弟殊途的线索.当然,无论鲁迅、周作人兄弟的日本体验有多大的差别,在当时却都较一般的留日中国学生更为深刻和更有远见,因此这些出现于1907年前后的文学活动(包括<新生>的尝试)实际上包含着他们之于中图文学现代转换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李红 《齐鲁学刊》2004,(3):147-149
老舍的小说创作存在着以批判意图为支撑的"显在结构"和以本人无意流泄的市民情致为支撑的"潜在结构"两套话语系统。"显在"层面上他致力于对国事民瘼、文化人性的批判,"潜在"层面上则又对批判对象表现出一种温婉的认同。这种情感与理性、"发愤"与"发笑"之间的相互争辩和质疑彰显了老舍作品的歧义与复杂,使其具备了多重索解的内涵,也成就了老舍独步文坛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