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数据要素已成为5大基础性生产要素之一,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进一步明晰。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入手,建立数据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数据要素的产生路径和价值路径,并据此估算1999—2018年我国省级层面的新增数据要素价值。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数据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双维驱动”作用,即数据要素既能通过自身的经济增长效应直接驱动经济增长,也能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间接驱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本文进行三项扩展性讨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大数据交易平台能够提升数据要素的规模价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省级层面,数据要素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1999—2018年数据要素的产出弹性呈“倒U型”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1997~200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研究要素投入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动态条件下市场成熟度、人文、制度等无法量化的因素对当期经济增长作用较大,从长期看能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水平,资本弹性下降,技术进步影响更为显著,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的说法并不能成立.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要素投入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加速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增长效应也存在差异,数字经济的增长效应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对数字经济的增长效应具有“U”型调节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则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文章以近几年众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为背景,对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作了简述,并分析了各自的得失与利弊。  相似文献   

5.
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对1978~2001年江苏经济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测算了江苏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较高的产出增长率总是伴随着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通常认为基础性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探究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观点是否也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文章选取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样本,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197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果发现,基础性要素始终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结构转型,分别以“农业-制造业”与“农业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转型为主要内容。且结构转型主要在东西部地区推动经济增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为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以来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表现出下行趋势,虽然各样本的主要增长动力并不一致,但在基础性要素与结构转型的作用下,这种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甚至是扭转。  相似文献   

7.
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使用丁伯根技术进步定量评价方法,探讨全要素生产率对西安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对外开放、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市人口比例和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等因素对西安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应着眼于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改变科技资金投入的来源,优化要素的配置结构,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使经济能够取得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测算了2000-2015年期间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长、短期增长效应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江西省高等教育资源流失现象严重,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更不稳定.研究发现:发展高等教育对江西经济发展的长期增长效应尚不明显,但它通过拉动消费、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而促进江西经济的短期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要素的研究始见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当代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则试图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二战以来的繁荣和滞胀中,总结经济稳定增长的特征,预测未来经济的长期趋势,其中有突出成果的人物有哈罗德、索洛、斯旺、钱由努恩、斯拉法、罗默等人。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从理论上就三个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即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决定“协调成本”的制度因素作了深入研究,其后诺斯、刘易斯等人还引入了制度因素的分析。近来一些著作的分析对于增长要素作了更为细致更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作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同时,利用统计数据,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GDP变化关系、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经济增长变动关系、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关系。因此,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科学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丽  吴小涛 《统计与决策》2017,(17):152-154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高效舒适、绿色环保的优点.高铁的开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实证分析了高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效应,高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递增又递减趋势,尤其是高铁开通最初几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势头迅猛,影响显著,之后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门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199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门限效应"。主要结论有:科研、教育支出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促使科研支出产出弹性出现"门限效应"的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当人均GDP高于7 480元时,其产出弹性从0.144提高到0.177;促使教育支出产出弹性出现"门限效应"的主要是教育支出自身的大小,当人均教育支出高于298.87元时,其产出弹性从0.207提高到0.222。因此科研支出要视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适度投入,而教育支出则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卫生支出作为改善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必然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作用。但当卫生支出或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时,其贡献应当是有显著差异的。基于中国199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Hansen开发的门槛面板回归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门槛效应,并且这一门槛效应主要是由于卫生支出自身的变化带来。当人均年卫生支出高于86.49元时,人均卫生支出的产出弹性从0.187 9增长至0.205 5。基于此,下一步的医改措施应当将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大投入规模上,而不是对医疗保障体制的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建构旅游产业的因素效应模型,研究旅游产业各个要素对产值的效应,并进一步研究陕西省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中酒店和旅行社规模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对旅游从业者人数和游客人数拉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 ,采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投资需求 ,实现消费与投资的双向启动 ,以技术创新带动结构调整等措施 ,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6.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采用索洛余值法对1978~200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素投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算,发现资本和技术是兵团经济最主要的增长源,兵团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相对滞后.建议兵团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优化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提升全要素贡献率,从而促进兵团经济待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经济集聚的工资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进行检验。工资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国内市场潜能对地区工资的正向效应显著;就业密度外部性对地区工资具有"门槛"效应;东部地区的国外市场潜能和国内市场潜能具有替代关系,验证了市场范围的重要性;中西部地区的国外市场潜能和国内市场潜能并不存在替代关系,验证了分工模式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Williamson的"倒U假说"与Krugman和Elizondo的"对外开放假说"显著成立。  相似文献   

18.
高驰 《统计与决策》2006,(22):82-84
0引言究竟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有多人研究过,如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于20世纪20年代所采用的工资劳动简化法,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估算方法,丹尼森的教育量简化指数方法等[1]。国内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最早的是全国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CES生产函数的框架下提出两个命题,探讨了总要素替代弹性在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了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实际消费品出口值存在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中国实际消费品出口值变化了,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同方向变化.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两者的均衡关系比较稳定.由于国外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影响着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那么分析结果也预示着国外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将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