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德华 《统计与决策》2016,(10):106-108
文章的目的在于研究农户农业技术投资意愿.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1253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播种面积、是否可以上网和农机平均马力三个指标,对农户技术投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户主学历、单块土地规模、补贴耕地规模、农户纯收入和粮食收入占比对农户技术投资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1998—2019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从农业碳排放总量来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松花江流域的增排效应最大。从分位数回归结果来看,当分位点升高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碳排放的正向影响效应也逐渐变大。从农业碳排放强度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粮食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碳排放强度,表明农业机械化促进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湖北7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势类型对农户储粮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平原农户人均储粮量低于丘陵农户,但与山区农户无差异:距最近县城距离对农户储粮行为影响很大,距离远的农户人均储量粮更多:家庭年龄结构与经济条件对农户储粮行为无显著影响;农户粮食产出规模与农户储粮行为正相关,而粮食商品化率则与其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3个粮食主产区2004-2007年农业综合开发中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地,从较低的投入水平、较大的地区投入差距、不完善的项目结构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04—2019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运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两个维度对13个粮食主产区进行门槛回归分组,在有效化解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异质性”问题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门槛回归分组能有效化解EKC“异质性”问题,以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为分组变量可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低-中”“低-高”“中-中”“高-中”农业技术水平和非农就业组;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面源污染EKC形状和拐点显著不同,“低-高”和“中-中”组为“倒U”型,“高-中”组为“倒N”型;不同组别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EKC所处发展阶段具有趋同性,多数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仍处于随农业经济增长而上升的阶段。由此,提出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农业污染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农业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惠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文章构建了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实证模型,考察惠农新政对湖北省7县670个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惠农政策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对粮农提供粮食直接收入补贴、进行农机具购置和更新补贴、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都会增加农户私人投资。而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安全作为中国粮食和生态"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PSR模型建立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泰尔指数对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研究表明:1998—2018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由较不安全等级向较安全等级转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分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均衡,呈"南低北高"的空间格局;影响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农膜施用强度、城镇化水平和复种指数,2018年障碍度分别为12.1%、8.2%、13.4%、17.9%、14.4%;从长远看,生态压力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增强,生态状态准则层和生态响应准则层对农业生态安全的阻碍作用持续减弱。在未来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构建施肥、施药、施膜安全体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风险度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现代农业风险分析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粮食生产风险进行了全面度量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态分布并不是中国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风险的最优概率分布形式;中国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风险总体上并不十分严重,发生减产幅度在5%-15%之间的轻灾可能性较大,而发生减产幅度超过35%的巨灾风险可能性极小;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高风险区域;同时须重视和加强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粮食安全脆弱性和生态安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测度2000—2020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脆弱性指数,运用耦合协同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协同演进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驱动二者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和交互因子。研究表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脆弱性水平显著下降,发展状态由粮食安全滞后型转变为生态安全滞后型;二者的耦合协同度逐年上升,由濒临失调等级上升为中级协同等级,空间上呈现出由“南高北低”向“南北齐升”迈进的趋势;地均劳动力数量、地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酸雨率是驱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脆弱性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各主导因子经交互后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即两因子共同作用会增强其空间分异的解释力;驱动南、北方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脆弱性耦合协同的主导因子存在异质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Kuosmanen、Kortelainen(2005)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测算了5个环境压力指标下的中国区域工业的最优工业相对生态效率,接着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的工业生态效率普遍偏低,区域差异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地理位置对生态效率的改善有积极正向作用,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和对外经济不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罗海平  吕晞 《统计与决策》2016,(10):116-119
文章采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1980-2013年间粮食产量在稻谷、玉米、小麦和其它作物的结构、区位、竞争力优势、增长效益及构成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部分粮食主产省存在着粮食产量增长潜能降低、粮食主体功能地位削弱以及粮食结构“去口粮”化的严峻形势.新的增长性作物尽管产量已居主导地位,但增量结构优势不突出.粮食主产区间的结构效益、竞争力效益和综合效益差距显著,非均衡性问题突出.粮食产能缺乏持续的稳定性,相对于粮食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产能的制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主产区农户最优生产经营规模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重大任务.因此粮食主产区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受我国现行土地均分制度的影响,粮食主产区目前的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太小,达不到规模效益.因此,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根据现行政策,经营规模越大补贴越多,也给农户带来了补贴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3.
梁星  卓得波 《统计与决策》2017,(19):143-147
文章利用熵权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中国整体水平以及东中西部的生态效率差异;然后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城镇化以及平均受教育水平等7个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代理变量选择以及与当期生态效率、滞后一期生态效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目标之一。文章通过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2002—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统计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其影响因素,探究其影响机理,定量测度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2002—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021年我国各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数整体呈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且存在较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但该空间集聚态势随时间推移在不断演变,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而工业化水平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财政支农力度则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低碳农业经济效益的测评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土壤呼吸、化石燃料燃烧、人体及牲畜呼吸、土地利用变化四方面对农业碳源损失的量值进行了测算,从林木、湿地、草木与农作物四层面对农业碳汇收益量值进行了估测,以江苏为例,结合农业综合产值与农业碳损益净值对低碳农业经济效益水平进行了实证测评.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用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11—2016年西部11省份的生态效率及其变化态势、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两极分化"和"东高西低"的态势;西部生态效率总体呈动态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人均GDP、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对西部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能耗水平、城镇化率、环境治理投资占比则会抑制生态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7.
和全国一样,洛阳市粮食生产进入新世纪后,持续稳定增产。连续10年总产量超过200万吨,近5年更是超过230万吨,2012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40万吨,再上新台阶。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接近500公斤,对于洛阳这个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旱地比重高,水利化、机械化程度落后的地方来说,实属不易。一、粮食增产的因素分析1.政府补贴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农业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差距所在,即潜力所在。本文概述了农业技术在我省粮食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揭示了农业技术进步与粮食生产增长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就目前农技开发、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一、应用现状1.在粮食品种方面,通过实施“8812”和“9410”工程提高了我省水稻单产和良种化程度。特别是“9410”工程选育了一批优质早籼新品种,加大了推广力度,优质早籼面积1998年达到455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0%,有效地改善了早籼品质。2.在栽培模式方面,以抛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不断高涨且波动性日益加剧,而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关联性增强,由此,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将给一国的粮食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文章从影响价格的基本面因素供给和需求角度着手,分别考察国际粮食供给波动和国际粮食需求波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价格包括大米等都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文章希望通过对一些影响粮食产量的基本因素的分析,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推断和经济意义上的检验.结论认为,当前状况下,我国粮食的成灾面积增长率和种植面积的增长率对粮食的产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