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党外代表人士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也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部分。通过对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现存的问题及建立并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重要意义的探讨,提出建立并完善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机制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进行党外代表人士评价体系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党外代表人士评价体系迫在眉睫,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实现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外代表人士评价体系研究对象范围主要是: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在构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时,应把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三个方面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构建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1.把握基本问题,关注重点难点;2.多个角度考察,综合评价方法;3.正确使用结果,发挥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晓波 《南方论刊》2021,(4):108-112
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落实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前,地方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在后备力量、政治素养、重视程度、外推制度、选拔机制、履行职责、评优奖励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党外民主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过程中,民主党派作为合作政党,以其"旁观者清"的优势有利于提出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意见和批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有力保障;民主党派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组成,他们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可以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借鉴,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学习上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黑嘉鑫 《理论界》2013,(11):19-21
新时期高校党外高知群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这一群体也面临地位、梯队建设、组织管理和经费等一系列困境,为了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高校统战工作应从创新观念、机制、管理体系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高校党外高知群体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代表人士是掌握着现代新媒体技术运营和内容发声的精英人士,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引领社会舆论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传播、调节社会阶层矛盾、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加快国家治理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意义重大,关系到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稳定。对于当前统战部门来说,有效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政治引导,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刻分析新媒体代表人士的阶层特点及政治引导内涵,客观评价他们的社会地位及现实影响,全面总结近年来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政治引导工作的宝贵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董晓丽  盛春辉 《理论界》2008,(10):43-44
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层次高、代表性强、数量密集、社会影响大,他们是推动落实“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发展多党合作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二十多年来,党外代表人物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做好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选拔工作是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提出了关于培养选拔党外代表的四个原则,即“抓住源头、打好基础、完善机制、推进选拔”,本文将结合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的特点,从这四个原则出发,就如何培养选拔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无党派代表人士代表性问题是我国统战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无党派代表人士的代表性问题实质是它的社会基础问题。无党派代表人士代表性客观上以其社会基础的利益诉求为主体,但与其社会基础不存在代表与被代表的契约关系。无党派代表人士代表性是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独立性、公平性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要在把握代表性特征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强代表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权力运行与民主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权力是国家赋予高校的一种公权力,其权力运行具有政治权力的主导性、行政权力的自主性和学术权力的独立性特征。在高校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权力运行失范、配置不合理、缺乏民主监督等问题。为确保权力正确运行,必须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行使教代会监督职权、落实工会监督职责、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全面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出发点;以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成长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与纲领为制高点;以创新思路,激发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为着力点的系统工程,是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和落实高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于金 《理论界》2002,(2):61-61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践性、主动性上下功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章针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观念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监督方式,多年来在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民主党派如何不辱使命履行好自己的职能,特别是如何进一步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并取得监督实效,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深刻思考,成为民主党派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在高校中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的"源头"。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加强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内容,也是摆在高校统战工作者面前的历史课题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和制度两个视角探讨了我国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平台的组织性,分析了关于无党派代表人士组织性的两个方向性错误,并从组织的章程、活动、人员组成三个要素分析,提出了我国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平台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领域内的一个非实体性组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转轨时期舆论形成机制兼有政治导向型与社会导向型二重性特征,还有着很大的缺欠,需进一步完善它,以强化社会舆论的民主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7.
任旺  刘燕 《南方论刊》2021,(8):110-1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研究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彰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依此...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最具人才活力的机构,本研究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构建人才活力和政治参与的测量指标.深圳3所高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学历、网络接触、人才活力等变量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产生了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政治参与度高;年长者比年轻者政治参与度高,博士学历者不如本科高,上网时间越长政治参与度越高,社会资本存量越大政治参与度越高,教学、科研对政治参与度有着负向显著影响,教学贡献力和科研贡献力越大,政治参与度越低.文章最后提出了推进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分析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缘由与基本理路.文章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集中之地。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前提下,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