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三口家庭。随着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结婚成家,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父母迈入老年,其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他们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从养老的角度来看,国家近年大力推行的“二胎政策”也是为了相对缓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压力。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基于CGSS2013年综合调查数据,以城市独生子女父母为调查对象,对其“养老主要由自己负责”以及“养老主要由子女负责”两种养老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面临的养老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备受社会关注。舟山作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好的城市,独子家庭比例较高。家庭规模缩小,传统家庭赡养功能被削弱,加之社会养老准备不足,"空巢"现象突出、养老产业滞后、医疗护理服务缺失等,造成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弘扬传统敬老美德,保障老人正当权益;改变传统养老的陋习,创新养老模式;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全面推进"银发工程";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制定鼓励政策和措施,开发并利用老人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3.
低生育水平、快速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独生子女化的现实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的共同关注.在抽离配偶支持的情况下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儿女对养老的压力感受来分析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体力压力,独生子女家庭应从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范、鼓励和扶持老年人自养等方面去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居民养老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西安市居民养老方式进行电话调查发现,自立养老已经取代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成为所有中老年人首选的期望养老方式,同时也是75岁以下年轻老年人首选的实际养老方式,它跨越年龄组和收入阶层,具有不受年龄和收入限制的特点;而当老年人进入年迈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时,则又倾向于实际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但未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很难承担起年迈老年人家庭养老的重担,机构养老方式也无法满足年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认为在中国自立养老方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在社区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以及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养老政策.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银睦  冷静  柳宾  丁金胜 《东方论坛》2009,(1):82-89,100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实行近30年。目前,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已经就业,并且已经或即将组建新的家庭。因此,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消除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的关键。通过对青岛市农村的深入调研,可发现,青岛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具有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通过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介绍和特点的阐述,分析了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启示以及可行性。认为日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在缓解老人日常照料困难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受中国城市独生子女的居住方式、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的限制,目前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推行护理保险制度还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十分普遍.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独生子女所承担的养老任务更为艰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家支持、老人以及独生子女积极参与和配合的新型城市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入了老龄化的 2 1世纪 ,占全国老龄人口 75 %的农村如何养老已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经济大问题。分析农村现有养老的利弊 ,目前宜采取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即对农村老人和准老人以互助家庭养老方式为主、青壮劳力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障为主的主动型养老方式 ,方适合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9.
养老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不能认为养老是和其他生活形态完全割裂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一种纯粹的照料方式.养老模式实际上属于养老方式类型化的问题.家庭养老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应体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连续性.中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家庭养老仍将是养老的主导模式,也只有在家庭内,养老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最基本的特性,即日常性,才能获得圆满实现.其他各种养老模式,都应视为在延续老年人日常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满足老年人不同阶段的需求所做的倾斜性安排.中国的养老除了经济要素外,更需要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方面的特点,其中以互助、共济的代际关系构成养老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和习俗,然而因响应国家生育政策而产生的独生子女父母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成年,其父母的养老问题日渐显现。笔者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面临的风险,解析造成这些风险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规避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风险的对策,力求提高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水平,提升他们的养老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1.
汪泽德 《社区》2013,(30):29-29
机构养老是仅作为支撑用的,即使住满了还有大部分的老年人需要居家养老,这是个大问题。由于老龄化的进程中空巢老人已超过50%,失能、半失能老人已占13%,加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加大,“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区为依托”正是我国社会保证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资源依赖与独立自主是目前城乡居民家庭养老方式选择中必然面临的问题,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张力,难以同时兼顾,这便形成了选择的二维困境。为了研究城乡居民家庭养老方式选择中如何平衡二者之间张力的问题,对84户居民家庭养老方式选择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多案例比较法,选取3户典型家庭作为代表,总结出三种张力平衡模式:偏依赖型、偏独立型及均衡型。分析发现:偏依赖型居民家庭数量最多,均衡型数量最少;偏依赖型与偏独立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选择风险,均衡型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模式;理想状态下,偏依赖型与偏独立型可以转化为均衡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15年5省市调查数据,对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一半独生子女父母担心自己的养老生活,大多数最担心照料和经济来源问题,只有少数最担心孤独寂寞.子代支持对父母养老担心度有着重要影响,子代经济支持越多、居住距离越近,父母的养老担心度越低.独生子女不同性别、婚配情境下,各类支持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农民的思想观念及组织程度等多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差距,这客观上决定了农村和城市养老模式的不同.通过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概念的区分及结合对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考察,文章认为双元养老模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优选择,现阶段应着重提高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向社会养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城市老人养老方式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的趋势转变,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为了研究城市老人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和态度,通过对南京市9个区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婚姻状态下的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态度,并重点分析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不同婚姻状态下的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而职业与经济分层、家庭与社会支持以及理念的不同是导致这些差异最为显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关于养老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相当薄弱,实际服务活动正处于较为盲目的境地.尽管通常认为社区养老优于机构养老,而机构养老又优于家庭养老,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多元养老方式并存将是中国养老工作的一大特色.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必须对各种养老方式展开多维比较和综合研判,在因地、因时、因事制宜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中国养老工作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7.
家庭养老仍然是当前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江汉平原J村的实地经验表明,家庭养老中“土地”的重要性大于“儿子”,大部分农村老人是“以地养老”而非“养儿防老”.土地对于老人的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维护了老年人的家庭地位、为老人提供了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当前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冲击了“以地养老”模式,加剧了家庭养老的危机,因此,应谨慎推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老龄化状况的加剧,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城市中年人的养老规划尤为重要,研究发现,中年人是否有养老规划是个体特征、家庭情况、养老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城市中年人有养老规划的比例较低,具有养老规划的中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思想还比较传统,多选择家庭养老,对社区养老缺乏信任。多数人存钱但不去理财,对未来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健康意识薄弱,休闲技能少且内容传统。政府应加强中年人的养老规划宣传,增加养老规划服务,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后果是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加。城市中机构养老的方式开始成为家庭养老的一种补充。由于这一养老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家庭养老方式密切相关的孝道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因此它所带来的人们对"孝道"认知的改变值得特别关注。通过对南京养老机构中老人及其子女的个案访谈资料,初步分析和探讨了与机构养老有关的养老方式及其孝道问题。结果发现,城市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包括子女工作忙、家中无人照料、住房紧张、与子女关系不好、长期生病等。对于机构养老的态度既有满意的,也有观望不定的,还有消极抵触的。而其子女的态度也是既有积极的,也有矛盾的。但无论老人还是子女,都不认为老人进机构养老是子女不孝顺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虽然西方社会养老模式和中国家庭养老模式各有利弊,但近年来东西方养老模式均以家庭为中心发展变化的趋势.由于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既不割裂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又可减轻家庭照料负担的优点,所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成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居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