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谷地是青海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 ,人口较为密集、资源丰富 ,城镇化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加快黄河谷地的经济发展 ,并尽快将这个地区建设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加快黄河谷地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加速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本文从分析黄河谷地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入手 ,提出了黄河谷地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以及黄河谷地城镇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陕北地区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发展水平都明显的区别于陕西关中和陕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是陕北次级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但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制度创新不足等又严重的制约其发展,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建设;普及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引进高级人才;培育特色产业,深化特色产业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等是加快建设陕北次级经济区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快黄河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4.
跳出“周期率”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延安时期边区廉政建设的历史启示肖周录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延安时期,是指中共中央1935年10月19日到陕北吴起镇起,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转向华北止。前后历经12年5个月零5天,习惯叫“陕北13年”,史称“延安时...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主要障碍 这里,我们以陕北为例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机制进行分析。 陕北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原因。这里位于黄土高原之上,黄河环绕其间。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这里曾是边关、要塞;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当长一个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很慢,生产方式与文化等也十分落后。由于地处内地,交通不便,这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受制于自给却又难以自足的畸型的自然经济禁锢之中。解放以来,虽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直至目前,这一地区的广大农村仍以自然经济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6.
自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始,到1546年,黄河以多股并流的形式在徐淮地区频繁泛滥游荡.1546年以后,经过王以旗、朱衡、潘季驯等人的持续治理,黄河基本稳定于现今黄河故道一线.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深刻,首先改变了徐州地区的水系格局,进而由沂、沭、泗等河流塑造的冲积倾斜平原与波状剥夷平原被黄河泛滥冲积物所淹没;其次黄河南徙改变了徐州地区土壤发育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降低了徐州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再次黄河南徙也造成徐州地区孕灾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州地区逐渐成为水旱灾害频发、盐碱化发育、中低产田广布的自然环境脆弱区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根据我省情况,省领导提出在“两北”即陕北和渭北开发建设新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粮食上再造一个陕西”,即从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亿公斤左右到2010年达到200亿公斤上下。陕北确实蕴藏着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势。土地面积广阔,土地利用调整回旋余地大;光热资源充沛,增产潜力大;生产水平低,科技进步作用大。当前这里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础建设的重点地区,面临着工农业齐翼双飞的可喜态势。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陕北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市场发育水平低下。因而我们只能用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1、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三个层次: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由地方负责保护好其它地区的天然林。工程计划调减木材产量1991万立方米,管护森林14.15亿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74万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二十多年前,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西北地区治沙规划的需要,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曾对内蒙占西部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变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一九六○年六,七月间在宁夏黄河东岸的灵武、盐池两县境内(与内蒙古伊克昭盟接壤)对通称为“河东沙区”进行了考察;一九六三年进行了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历史地理考察;一九六四年又对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及毛乌素沙漠南沿的陕北榆林地区的沙漠化进行了考察。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的变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等科学论文。这些刚刚开始的沙漠科学考察以及以后陆续发表的科学论著,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示了历史地理学涉及到沙漠考察这一广阔领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同时也从如何选题到如何进行考察研究,为我们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好的学风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西北革命根据地是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统称.它位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接壤地区,北起长城,南至关中北部的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其中包括陕西省的府谷、神木、米脂、佳县、绥德、吴堡、横山、靖边、定边、保安(今志丹)、安塞、安定(今子长)、清涧、延川、延长、延安、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同官(今铜川)、耀县、旬邑、三水;甘肃省的宁县、合水、庆阳、环县.曾在二十多个县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是西北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在三十年代初期创立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双方逐渐配合和互相支援,最后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领导下,于1935年2月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从而使陕甘边和陕北二块革命根据地达到完全统一.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在共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创建的,但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创建的过程中却走出了一条区别于其它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青海段龙羊峡至寺沟峡河段水电资源非常丰富,水库移民安置点多。这些地区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移民安置政策的落实,进而影响到移民安置区及库区的稳定和发展。怎样才能让移民群众"搬得出、安得住、能致富"呢?基于黄河上游青海段的水库移民大多"以农业生产安置为主",许多移民新村已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情况,借力新农村建设来推进移民安置区后续发展势在必行。文章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与移民安置政策合力推进移民安置区后续发展的可行性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唐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蝗灾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勾利军  彭展 《中州学刊》2006,(3):186-188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唐代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从时间分布看,这一地区的蝗灾后期比前期严重,蝗灾发生的月份主要集中在五六月;从地域分布看,蝗灾主要发生在黄河两岸及平原地区,且灾害有向江淮一带扩散的趋势。上述特点的出现主要与这一地区的地形、气温、黄河沿岸的地理环境、水旱灾害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建立完善的三江源生态经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长江、澜沧江是我国的江河 ,同时又具有生态源的功能。近几年 ,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快 ,随之而来 ,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不仅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三江源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 ,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角度 ,提出了建立完善的三江源生态经济体系的具体思路 ,旨在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生产长期落后。全国十大片农业低产贫困地区,有四片都集中在这里。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十二万四千六百平方公里,向黄河年输沙十六亿二千万吨,不仅使本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且使黄河下游堤防常有溃决隐患,严重威胁该地区一亿多人口和京广、津浦、陇海等铁路交通大动脉的安全。因此,高原的治理和建设问题,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发展宁夏黄河经济,重点是要解决好沿黄地区的建设问题。所谓宁夏沿黄地区包括:由石嘴山开始,沿黄河干流由北向南,经银川、青铜峡、中宁等地至中卫,南北长397公里,黄河两岸约50公里,分属石嘴山、惠农、陶乐、平罗、贺兰、银川、永宁、灵武、吴忠、青铜峡、中宁、中卫12个县市,土地面积3200多万亩,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41.2%;在册耕地面积318万亩,占宁夏土地耕地面积的26.7%。就这个地域综合体来看,它是以黄河干流为纽带,由两岸城市、城镇以及各类资源开发区、高技术开发区、集约化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专业化地带所组成。它是一个具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科技、文教网络,工农业生产网络,商业、金融、房地产、信息网络,旅游观光网络的整体,是宁夏乃至西北具有现代生产水平的先进地区之一。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沿黄产业金走廊或产业密集带。显然,加速沿黄产业带  相似文献   

16.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7-27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黄山区非公有制林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艰难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后,该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势头迅猛,方兴未艾,林业正经历着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非公有制林业在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越来越显突出。  相似文献   

17.
黄河文化精神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黄河文化精神的生成经历了从鸿蒙运化到人文观照、从直观体验到认知思考、从人水情缘到价值引领三重层级。要强化黄河文化精神的自律,还要向人们说明黄河文化精神生成的内在机制和内在动因,同时还要理清黄河文化精神生成的时间脉络、学理脉络和境遇脉络,这是理解整个黄河文化精神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海岱地区古代社会的复杂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文史哲》2004,(1):16-18
海岱地区是一个考古学术语,又称为海岱文化区或海岱历史文化区,它是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海岱地区的空间分布是以泰沂山系为中心,主要包括了黄河和淮河下游地区,东临大海,西接中原,南北则分别与太湖、燕辽两大文化区相邻.  相似文献   

19.
论秦汉时期黄河河套流域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河套流域大体上是指黄河流经的河套地区东西两岸,包括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含黄河以北的后套)和今宁夏银川平原地区。从今天来看,河套流域的东西两岸,自然地理迥然不同。西岸是肥沃的银川平原,黄河自流灌溉,经两千多年来的耕耘开发,已形成富庶的农业经济区;东岸则是逐渐升高的鄂尔多斯台地,干旱缺水,为荒漠性草原,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由于历史的变迁、民族的交替和各个时期建置的变化,特别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考察清代榆林城商业的发展以及榆林城与周边地区商业的区际联系,认为榆林城商业的繁荣发展肇始于军需、得益于蒙古游牧民族和内地商业往来,清代的榆林城则发展成为陕北沿边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而榆林城与陕北内陆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流贫乏,商业联系疏远.商业中心与经济辐射区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体现,所以,清代榆林城为陕北地区商业中心的观点是与史实有偏颇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商业活动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来探讨历史上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