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学生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力军,研究医学院校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水平和态度,对树立正确的医学人文精神以及开展相应的医学伦理教育有很大意义。文章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安乐死有基本的了解,但缺乏对安乐死清晰深入的认知。不同特征医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存在差异。应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教育和生命教育,并与临终关怀的宣教相结合,了解安乐死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正确看待安乐死。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社会伦理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乐死是一种优化的死亡状态,其本质是保证死亡的质量,而不是决定人的生与死。实行安乐死符合现代人道主义,是对患者的尊重,并不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是对社会责任的否认,具有现代社会价值。在讨论安乐死时应该注意理性与情感关系问题。选择安乐死不是一种义务,提倡安乐死不是轻视生命。安乐死合法化是一件十分复杂而慎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和安乐死都是医学道德在生命终末期的具体体 现。两者目标是一致的,两 者不同的是偏重活与死的尊严。临终关怀既延长生命的量,亦提高生命的质,安乐死是终止 生 命。安乐死应属于临终关怀范畴之内,且为临终关怀的一小部分。两者不应对立,而应该和 谐的统一起来。   相似文献   

4.
生命作为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对死亡的解读是其中的重点之一,安乐死问题并非传统话题,随着近代社会的进步而生,因涉及法学、医学、伦理等众多领域,成为现今民众、学者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世界范围内对安乐死问题的研究及相关立法也在发展与完善之中。安乐死并不违背人性,可以说是一种对病人的临终关怀,对相关因素进行考量、对其程序进行合...  相似文献   

5.
关于安乐死问题学者多是从哲学、宗教、伦理、医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而较少从民法基本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拟尝试以法益分析的方法从民法学之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角度对安乐死做一初步考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安乐死是自然人的一项天然权利,应给安乐死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前,安乐死已经走在伦理问题最前沿的钢丝绳上,安乐死的合法性困境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安乐死一旦合法化,人们便可以控制人类死亡过程,是对生命只有一次的轻视与对生命的亵渎。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对病人放弃治疗,总体而言是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安乐死的支持者论证安乐死的理据似乎无可挑剔,但在实践和伦理面前又显得如此无力,弊端和风险又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7.
安乐死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有关安乐死的争论除在哲学、伦理学、医学等领域展开外,法学界对安乐死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近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尤其引人注目,笔者想就此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是当今世界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 ,涉及道德、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由于对于人是否有权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的看法不一致 ,法律上明文规定允许安乐死的尚不多。荷兰的立法代表了安乐死立法的发展方向 ,启示我们对于安乐死的深入思考 ,从保障人权和有利社会的高度对待安乐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生命权与安乐死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生命权是近代社会确立的人的三大自然权利之一。生命权不仅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和司法保护救济权,还应包括生命利益支配权。安乐死权属于生命权,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选择死亡时间的权利和选择理想死亡状态的权利。安乐死的权利属于安乐死的适用对象,安乐死的适用对象选择安乐死是一种权利而并不是一种义务。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是一个在医学、社会学及法学等领域都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法学界 ,安乐死立法的呼声似乎越来越高。但安乐死涉及的不仅是当事人的生与死 ,还涉及到社会的整体秩序、伦理道德及国家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法律不应是纯理想的规则 ,而应是可行的制度。安乐死根本就不应当是一种私法上的权利。面对中国的现状 ,当公正与秩序冲突时 ,中国的安乐死立法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以安乐死的分类为出发点 ,通过对目前相关论文的分析 ,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误解和不足 ,认为应该注意区分自愿安乐死与协助自杀 ,应强调对非自愿安乐死的研究 ,目的是希望今后的争论更具有针对性、研究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12.
安乐死问题上聚讼纷纭的不同声音,交织了道德的纷争与政策上的考量。因而适度的区分道德与法律问题是必要的,这其中安乐死的分类成为讨论安乐死问题的一种策略和分析路径。尽管各种分类的道德差异尚不清晰,但其中的一些基础分类已为国外的法律和司法判决所支持,成为探讨安乐死的正当性并逐步获取道德共识的进路,也为法律和公共政策谨慎处理安乐死事案提供了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安乐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涉及问题较多,一直备受人们的普遍争议。本文基于目前的争议,主张安乐死的合理性,但同时也认为:鉴于我国当前的条件,安乐死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每一种类在学理和伦理上的可责难性是不同的。在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绝症病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主动要求对自己实施的安乐死,即主动安乐死和自愿安乐死。界定含义后的安乐死,体现了尊重人性、维护生命尊严的人道主义关怀,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因而不具社会危害性。最后,安乐死的实体立法可通过在刑法中增加新的正当行为条款来实现,程序法规制方面,可以通过单独立法的形式规范其申请、审查、批准、执行、备案等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安乐死”,国外已有长期的争论,某些国家也已经将其合法化。近年来,该问题也在国内引起关注,就理论上说,“安乐死”存在合法化的可能:首先,其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其次,它也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国内立法应注意的内容包括:明确“安乐死”的对象,主体意愿必须真实,严格执行程序以及完善档案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选用2002-2011年10年间我国学者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关于安乐死的研究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安乐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在安乐死方面的研究并不具备稳定性,在研究结构、期刊分布以及核心作者等方面分布较零散,研究主题局限于小范围,重复性研究较多.在此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安乐死和社会福利的定义入手,指出目前安乐死呈现扩大化趋势的原因在于社会福利资源的不足。作者在考察安乐死与社会福利历史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阐明了安乐死的内涵及其本质,论述了在我国进行安乐死立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乐死立法在我国现阶段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主要是 :首先 ,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其次 ,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素质的低水平 ,导致了人们对医生诊断可信度的疑问 ;第三 ,对安乐死立法内容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把握。因此 ,应当用判例的形式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安乐死案件 ,同时 ,在某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制定颁布安乐死的地方性条例 ,待条件成熟时 ,再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