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进口关税的下降,国际贸易透明度的提高,传统的贸易保护进一步受到有效限制,贸易保护主义正在积极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新兴的贸易保护手段多种多样,利用环保例外权的合法性进行贸易保护则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常用的方法。这一保护方式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以抵消发展中国家在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从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要在充分认识“环境优先”贸易保护理论及其做法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国际营销对策削弱这一贸易壁垒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作为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突破口和改革创新的旗帜。在2004年10月28日-30日刚刚结束的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领导及相关社会学专家学者组成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专题调研组对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的调研评估考察后,张世峰副司长高度评价为  相似文献   

3.
社会各界对无法查明身份的"无名氏"赔偿纠纷案件的处理结果存在较大分歧。在"无名氏"死亡赔偿金案件中,存在司法解释"立法化"、死亡赔偿金性质不清、诉讼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无名氏"死亡赔偿金制度涉及的车辆保险功能与价值的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发挥、生命权的平等保护等形成现实阻碍。基于司法实践及法理分析,重新建构交通事故中"无名氏"死亡赔偿金制度,切实保护案件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软力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力量"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后,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理论界、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对"软力量"的概念从国际政治学、文化战略和媒体的角度具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存在着中西差异.对"软力量"的核心问题有三种认识,即文化力、政治力、文化软实力渗透于硬实力之中.尽管有学者认为这一概念自相矛盾,甚至提出质疑,但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软力量"的作用在于:能提高一国的国际地位;能消除国外的抵抗意志,使对方认同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政策目标,达到不战而胜;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其发展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加快我国"软力量"建设应采取的举措为: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到重要战略地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3月2日,由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凤凰网公益联合主办的2022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举行.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业界专家围绕防性侵、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廊桥特别是木拱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浙江南部山区庆元、景宁、秦顺等地遗存有较多数量历史悠久、结构独特、造型别致、地域特征明显的木拱廊桥.本文对浙南古廊桥遗存现状、保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浙南古廊桥(木拱廊桥)"世界遗产"价值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南古廊桥保护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洛克关于财产法律的基本学说包括: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是天赋的、平等的,设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财产,劳动创造私人财产权,私人财产权利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就是无权利等。本文还剖析了洛克财产观念中的神学元素,并指出了洛克财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对于我国财产制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素萍 《社科纵横》2005,20(2):180-180
“花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财富,但花儿的发展正面临消亡的险境。本文通过对花儿特别是“洮岷花儿”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发展措施,以唤起人们对花儿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遗产作为最能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资源,其明星般的受欢迎程度,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鉴于当前在世界遗产管理中存在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遗产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遗产保护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以及外来文明与本地传统习俗的冲突和遗产地发展旅游业的制约瓶颈,实现遗产旅游业的有效管理,应当发挥政府在遗产旅游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遗产档案,投入使用G IS;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整合,突出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透视多数原则--由萨托利"有限多数原则"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华 《社科纵横》2004,19(5):94-95
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一书中 ,利用民主制度可行性原则———多数原则的合理性 ,证明了民主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文章由此引发思考 ,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多数原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又通过对多数原则的深层次审视 ,阐明了多数原则是民主政治实际运作中的基本原则 ,其作用无可替代。此外 ,通过对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多数原则的应然探讨 ,认为有必要从制度设计、社会保障、政治文化等方面来构建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多数原则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继承、传播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产品缺乏创意、专业人才缺乏等挑战。为此,甘肃省应从全域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培养专业人才,努力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省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山东省作为海洋大省,在生态省的建设中重视海洋开发与保护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海洋是一个巨大时空尺度的开放性复杂系统,它包含着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的各种过程。海洋以其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全球环境的巨大调节作用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并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人类进程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一、“生态山…  相似文献   

13.
江永龙 《新华文摘》2022,(3):119-120
为什么在一些城市的道路两侧、公园、小区,绿化树种特别单一?为什么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古迹遗址和蕴含着历史故事的老建筑得不到有效保护,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反而被拆除破坏?为什么一些地方的街道门店招牌千篇一律,清一色相同的美术字,甚至夸张的用色令人大跌眼镜?为什么一些城市中新建的所谓"地标建筑",甚至是有些体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权利实施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提出了"最低核心义务"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逐渐实现"的义务的反思,它承认经济和社会权利的某些要素为国家创造了一种立即实现的义务,这种义务不受"逐渐实现"的义务的限制,并以此作为评估政府义务的基础.委员会正是通过"最低核心义务"来强调政府实施权利的必要的步骤,以此来规避确定权利内容的困难问题.对最低核心义务的界定主要借助于两个被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一个是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一个是行为义务与结果义务.对最低核心义务概念应从多维视角加以理解,它既包括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也包括行为义务与结果义务,是一种多维度的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刘天琪 《唐都学刊》2009,25(4):34-37
隋唐时期刻有"谶语"的墓志,是丧葬文化史上极为特殊的现象,其为古老的"谶纬"文化在不同事物上的相似表征.是葬家利用巫师、方士等以谶术做的隐语或预言,以其强大的因果祸福的心理影响来保护墓葬不被盗掘的一种方式.从内容上看虽属巫蛊的谶语范围,但其文化内涵却是从防盗墓中逐渐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6.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关系到发展本身的正当性,加强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和方向,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党和政府的工作正在经历、并且也需要经历一个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的发展。社会建设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广大公民不断觉醒和提升的权利意识和诉求,与政府和社会满足和保护公民正当权利之意识、机制、能力的欠缺之间的矛盾。今天,从宏观的制度和结构层面看,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约束,即政治改革滞后、社会参与不足和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权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房继荣 《社科纵横》2007,22(3):130-131
本文结合考古发现及中国古代传世典籍的相关记载就"鸟卜"的起源进行了探讨,并对由此而涉及到的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生产的自然条件状况制约着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水平,影响着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劳动者的生存方式,影响着生产工具的材质,影响着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农业破坏生产的自然条件的行为进行了生态批判.研究马克思"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能够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深层解读,有助于我们重视对生产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保护,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容易陷入决定论的误区,但决定论是贫困的.道德决定论、理性决定论的背后常常是权力决定论.所以要限制政府权力作用的范围,权力的行使要最大限度地以民间及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为基础.要顺应人行为的天然倾向提出治国的主张.政府对个人自由的保护是其合法性的基石,是造就政治和谐的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问题的法理学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育玮 《学习与探索》2006,42(4):105-111
如何看待和处理"保护私有财产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是近两年学界、媒体及社会公众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该问题本身带有很强的全局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也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应当强调厘清"公共利益"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公共利益"的概念及其典型特征,以马克思的法哲学理论为指导去理解和把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庞德的法理学及法社会学理论对我们理解这一问题也具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