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孩子,给我点亮一盏灯!一九三一年腊月二十八日夜晚,鄂尔多斯草原落了一场大雪。东乌审旗一家世袭奴隶的破旧小屋,孤零零地在风雪中飘摇。屋里只有一个十岁的男孩和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哥哥贡古尔扎布伏身在灶台上,紧握着一根羊腿骨使劲地在一块粗糙的石板上磨。他不时向窗外张望,眼睛充满了焦虑和忧愁。女孩踡缩在炕角里哭喊:“哥哥,我饿……(?)妈怎么还不回来?……(?)妈!……”贡古尔扎布烦厌地瞪她一眼,象个大人似地安慰她说:“不要哭了,哥给你煮骨粉吃,(?)妈就要回来的!”他说着又向窗外望了望,外面白茫茫一片,不见个人影。他失  相似文献   

2.
一条项链     
民综 《民族论坛》2004,(1):56-56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这位每逢生日便会走到自己寓居的克雷伦斯宫外,亲自接受民众献花祝福的英国王太后,总会给人留下一种类似邻家老奶奶般亲切和善的良好印象。去年8月4日她97岁生日那天,一名两岁男孩从一位在克雷伦斯宫门口维护秩序的警察胳膊肘下钻出来,一面跌跌撞撞地扑向太后本人,一面嚷嚷道:“老奶奶,抱抱!”太后见状拨开众人俯身迎向他,把他轻轻揽进了自己怀里。“漂亮的小宝贝,”她笑眯眯地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你瞧,老奶奶年纪实在太大抱不动你了,不过让我亲亲你好吗?”在两岁男孩点头答应之后,太后果然把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幼小生命满含慈爱与祝福的吻,轻轻印在了男孩稚嫩的额上。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数千人忍不住鼓起掌来,有些老人甚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相似文献   

4.
读编往来     
《民族论坛》2005,(5):64-64
NO.1王小丫王小丫大夫冲进手术室,关切地问病人“:你知道你伤在哪儿吗?”病人吃力地摇摇头,王小丫接着说“:给你三个备选答案:A、肋骨断裂,B、胸腔大面积出血,C、颅内出血。”病人咬咬牙,说“:A!”王小丫迷人地一笑,问“:你确定吗?你还可以打一个求助电话。”病人狂吐血道“:我要打给我父亲!”“那好,你们交流的时间只有30秒。”“爸,我不行了,快换医院!”NO.2李咏李咏大夫冲进手术室,看了一下病情,说:“现在病人需要过——”于是全体护士一起喊:“幸运第一关,耶!”接着一个直拳击向伤者面门。NO.3倪萍倪萍大夫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手术室,…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人腊月二十九要关门“过赶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四,要过小年了,土王在宫殿里闷闷不乐,连他最宠爱的“小妈(即小老婆)找他亲热,也打不起精神来。大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提醒他说:“大王既觉没味何不请你的好朋友进宫来下棋解闷?”一句话提醒了土王。原来,土王有个好朋友,博古通今,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大王封他当总管家他不干,派他去当百户,他也不去。只是住在所城,三天两头进宫来陪土王谈古论今,下棋作乐,王很喜欢他。这个人姓唐,名字谁也不知道,连土王也只喊他“唐法官”。于是,土王连忙通知吏目,要他去…  相似文献   

6.
回汉两师徒     
银川市罗家庄公社罗家庄大队第三生产队中学毕业生赵敬忠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第一天,队长就领他去拜师傅。师傅是谁呢?队长只笑了笑说:“一会儿就知道。”来到地头,队长向一个头戴白帽、手拿喷雾器的老汉说:“老马,给你送来个徒弟,你看怎么样?”马老汉和赵敬忠互相一看,不禁怔住了。原来,这个生产队是两个庄子组成的。一个是回民聚居的马家庄,另一个是汉  相似文献   

7.
假若你来到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的罕乌拉山脚下,向任何一座蒙古包的主人打听609哨卡在什么位置,大凡都会摇头。但如果问起一个姓王的胖军医,男女老少皆知。淘气的孩子还会告诉你说:“胖阿爸的脖子上长着一个小黑疙瘩。”胖阿爸就是哨卡的军医王新民。 1970年,王新民撇下多病的父亲和刚过门的媳妇,入伍来到了北疆边陲,一干就是18年。望穿双眼的妻子只好默默地担负了全部家庭重担。而他的路也不是腾达之途。那些曾和他“一个车皮拉来的”同伴所剩无几,留下的都当了科长、团长。他怎么说?“人人都回家,都往机关跑,谁来守边防呢?我是搞医的,我走了战士和牧民的病谁看?  相似文献   

8.
上海,黄浦江畔的浦东公园里,绿树成荫,百花争妍。游人熙来攘往,四处欢歌笑语。在枝繁叶茂的浓荫下,一对青年夫妇陪伴着两位老年妇女,还带着一个小男孩,在石砌的小径上漫步。男青年叫姚祚塘,女青年叫林小兰。两位老年妇人,一个是姚祚塘的生母舒幼芬,一个是年轻夫妇的朝鲜族阿妈妮李生今。小男孩是夫妇俩的儿子姚延民。延民今天特别活跃,忽前忽后地蹦蹦跳跳。一会儿用上海话叫阿奶,一会儿又用流利的朝鲜语同“阿迈”(奶奶)说笑。突然,他指着一丛鲜花问道:“阿迈,这是金达莱?上海也开金达菜花?”阿  相似文献   

9.
翻 越白雪皑皑的天山 ,穿过赤日似火的吐鲁番 ,一直向西 ,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焦枯的胡杨林 ,在风沙的裹挟下来到了新疆库车县。当你要涉过库车河 ,抬头看到大桥上“龟兹古渡”牌坊时 ,便知道自己已经来到西域文明史上著名的古龟兹国。这段路程有多远呢 ?正应了“西部歌王”王洛宾那首歌里唱的 :“阿拉木汗住在哪里 ?吐鲁番西三百里。”因为研究古丝绸之路 ,我曾无数度奔波于这条风雨故道上 ,光是库车已经来过七八次 ,对这片荒凉偏僻的热土 ,却总是魂牵梦绕。这一回借着参加“唐代西域文明与安西大都护府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机会 ,了却…  相似文献   

10.
陈微 《民族论坛》2006,(9):64-64
我在日本碰到的第一个中国人,这样自我介绍她自己:“你好,我姓胡。”置身异域头一次听到这样的介绍,我心里打鼓得厉害,不知怎么称呼人家。我已经变成四不象了,把熟悉的人叫“老某”或“小某”都觉得别扭,更不要说刚认识的。我又不知道人家的年龄,冒昧叫人“老某”说不准让人生气,叫“小某”呢,也许又看低了人家。但不叫“老某”或“小某”,那又怎么称呼呢?总不能“某老师”、“某同志”吧,这又不是在中国。就是“某夫人”也不行,太正经了是不?总之我没法称呼人家。后来我和这朋友熟悉起来,互相通伊妹儿,我就直接告诉她不知道如何称呼。她在…  相似文献   

11.
有一只狡猾的狐狸,它想吃乌鸦的肉。一天,它躺在草地上装死,心想,乌鸦看见我死了,一定会飞来吃我的肉,它来了我就抓住它。哪知乌鸦飞了一圈,见狐狸不象死了的样子就飞走了。狐狸见乌鸦不飞下来,又想了一个办法,装着很钦佩的样子对乌鸦说:“乌鸦太太,你走路最好看,就象尊贵的夫人一样,谁也比不上!”乌鸦最喜欢听人家夸它漂亮。就飞了下来,在狐狸面前一扭一扭地走,狐狸又说道:“乌鸦太太,你的衣服很薄,冬天是怎么过的?你的头不冷吗?”“冬天天冷时,可以把头钻在翅膀底下。”乌鸦边走边说。狐狸又问:“翅膀底下怎么个钻法呢?”“这样钻。”  相似文献   

12.
一个年轻人在海滩上漫步,看到许多小鱼因退潮回不了大海,在沙滩上蹦跳。于是,他把小鱼一条接一条丢回大海。有人看见了,不解地问他:“你这桴一条一条的丢哪一天才丢得完呢?”他笑着回答:“如果我不丢,它们都会干死。我丢一条算一条,每一条都是一个生命啊!”今天,类似的话语又在我们耳边响起。那就是花垣县环保局全体人员的誓言:“坚决不欠新帐,只还老帐,还一件算一件,终有一_天会还大家一个美丽的花垣。”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他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誓言。2005年底他…  相似文献   

13.
看桑吉的画。一只苍鹰低回,猛地闪现在天地间,凌厉凄绝的影子扑落桑吉的画面。桑吉的笔底掠过原野上那些颓圯的废墟,好多年前那废墟是吟唱经卷的地方。桑吉的心曾经落满那迷朦如晤神灵的声音。桑吉用一只大笔在又冷又硬的湿蓝调子里戳上他自己。那时候,桑吉听见苍鹰在叫——我怎能画出你的声音呢?桑吉目睹那一千年的祈祷一千年朝拜的灵魂——我怎能画出你的心、你厚重的虔诚与永远幸福的神光呢? 还记得那时草原的雪吗?纯白绒厚的雪,莽莽苍苍地,把你熟悉的草疙瘩土矻拉统统抹去了。你的家乡是那样安宁、寂静而遥远啊!你站在雪原上,宽宽的藏袍包裹你,你是那么可爱又伶仃孤寂的一个小圆点。眼前  相似文献   

14.
石像的命运     
从前,山里住着一个人,他门前泥坑里有一巨大的石像,对于他来说,他只把它当作一块石头,毫不理会。一天,一个城里的学者经过他家,看到了石像,便问他能不能卖给他。山里人听了哈哈大笑,十分怀疑地说:“你要买这块又脏又臭的石头,我一直为没办法搬开它而苦恼呢!”“那我出一个银元买走它。”结果,学者只花一个银元买走了那尊石像。  相似文献   

15.
冶廷祥的梦     
几年前,回族企业家冶廷祥做了一个梦:他站在大海边,从远处划来一条船,到得跟前,一位老船工对他说:“上船吧,小伙子,这条船是来接你的。”船把他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老人说:“你在这里干吧,把岛开发出来,这就是你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请问修脚工小姐,如果让你改行,你喜欢干什么?”“如果组织上让我改行,我会说;修脚工也是四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这是回族女修脚工马玉英同志同美联社驻京记者的一次答问。马玉英是何许人?她为什么如此热爱修脚工作呢?这还得从13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相似文献   

18.
倪铭 《民族论坛》2008,(6):23-23
他是一个被救出的几岁大的孩子,被救后他向抬着自己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礼——媒体送给了他“敬礼娃娃”的爱称;她是一个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小学生,她在那里唱歌,据说这样可以减轻疼痛,于是许多人被这废墟里传出的歌声感动了;他是在废墟中被埋了三天半的高中生,被救出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冰镇的”,无数关注地震灾情的人瞬间惊诧后更加为他的乐观动容,“可乐男孩”名号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9.
人生多彩     
这就是你吗?魁梧的身躯,老宽的脑门下那双闪耀的大眼。透着回回民族那种豪放而又细腻的神韵,睿智、深邃,看上去一副全然不累的劲头。依布拉欣·尹式曾,你这位民族职业高中的校长,跟你聊天“侃山”的头一个印象便是——痛快! 不错,现实生活里,你真是个痛快的人。早在你上中学的时候,喜好打篮球,只许赢不许输,输了就急眼——刚一过中场就生往球筐里塞。人说,你还是个充当“粘合剂”的核心人物,多少年来如是。在本校里,你的威信颇高。其实,你原先在劲松一中当副校长那阵儿,又何尝不是呢?面对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别人,哪怕是校长讲话,底下也是乱哄哄的。可只要你一登台,底下便立马鸦雀无声。邪了!  相似文献   

20.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不出事就行。”许多人似乎都这么说。安定团结,不出事,确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顶重要的大事。可话又说回来了,何只边疆民族地区,全国哪一个地方不需要安定团结呢? 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工作要求“不出事就行”,那么,边疆民族地区的什么生产呀,什么建设呀,什么文化呀,什么教育呀,是不是就可以干好,也可以干不好呢?是不是你那里只要不出事,就算你有“成绩”呢? 安定团结要有物质基础。经济文化建设搞不上去,人民生活不改善,实际工作中问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