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慧 《家庭科技》2010,(4):48-48
2008年6月9日,我与张某的离婚判决生效。张某于7月31日起诉其舅舅,要求还款并胜诉。我这才知道2008年3月13日。张某的舅舅向他借款30万,我向张某要求分割该财产,但张某不肯,说是向王某借的钱。并拿出汇票和借条。请问他的这个理由有法律依据吗?  相似文献   

2.
项怀述     
项怀述(1718~1787年后),又名述,字惕孜、涤之,号别峰、别峰樵、别峰樵者、香谷、耕云子、伊蔚生、涤巷、涤道人,别署伊蔚斋。歙县桂溪人。 怀述从小跟随舅舅吴云门学习诗文,云门品行高洁,不染尘俗,精通古文诗词,对书画篆刻也很有造诣,所刻的印章,直追古人。受舅舅的影响,怀述也很爱篆刻。  相似文献   

3.
老人的心意     
正我34岁才结婚,并且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此时,我的外婆已经88岁,疾病缠身,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我是她最小的外孙女,从我18岁开始,她就幢憬我做新娘的样子。婚礼举行的前几天,舅舅千里迢迢赶来,拿出一件上衣包着的东西,我认识那件上衣,是外婆的。打开来,是一床绸缎的红被面,上面绣着鸳鸯,很喜气。舅舅说:"你外婆的心意,收了10多年了。听到你结婚,一定要我送来。"我鼻子酸酸,想哭。这样的一床被面,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实用价值,可是我抚摸着  相似文献   

4.
黑屋奇案     
寒梅 《快乐青春》2009,(3):56-56
半夜,正在熟睡的私人侦探杰克突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敲门者是住在楼下的哈里教授的外甥希尔。只见希尔十分不安地对杰克说:“今天舅舅约我晚上到他家来,我路上有事耽搁了时间,刚才敲他的门没人应,不知道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5.
正儿子3岁生日时,他舅舅送他一辆自行车,后面3个轮子,前面1个轮子。儿子格外喜欢这个礼物,视为宝贝,舍不得别人碰。儿子骑车在小区以速度闻名,用邻里阿姨的话说:"你家小东真行,车骑得飞快!"因为速度快,儿子在小朋友堆里的威望越来越高,并有了让他引以为荣的称号:小小赛车手。妻子怕出事,不断提醒他要  相似文献   

6.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的著名作家,以写短篇为主。他出生在东京一个农场主家庭,出世不久,由于母亲精神失常,被送给舅舅芥川道章作养子。芥川道章家里藏书甚丰,芥川龙之介因而有机会读了不少中日文学名著,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后,他又涉猎大量欧美文学作品,为他从事创作打下基础。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7.
<正> 《钦之舅舅》和《巴里的旅程》是陈若曦早期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前者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三月《文学杂志》第四卷第一期;后者发表于一九六○年五月《现代文学》第二期.这两篇小说一发表,即被台湾学者所否定.到了一九八四年,大陆评论家林承璜深入研究了陈若曦早期创作之后提出质疑.他们的论点截然相反,各执一是,谁是谁非,有深入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每过一次年,儿子就能发一次“财”。外公、外婆、奶奶、伯伯、叔叔、舅舅,一个接一个地塞给他“压岁钱”,回家一清点,数目还挺大的。每次,儿子咧开嘴收钱,又噘着嘴交钱,他的“收入”必须如数上交给”家庭财政”,这是家规。说是代他保管,实质上是无条件“充公”。我和丈夫的口径一致:“十来岁的小孩管不好钱,不能给财权。”  相似文献   

9.
正顾维一当婚礼主持人10年了,他现场看到过两位父亲的眼泪。前一位是私营企业家,他为亡妻所生的大女儿出嫁开席50桌,婚礼前一晚,女方父亲对顾维一说,他亏欠女儿太多:"她妈妈走时她12岁,过了5个月我再婚,再过两个月她搬去学校宿舍住,难得回家。"顾维一马上明白了:"这场婚礼会有尴尬,因为她不肯原谅你,对吗?"女方父亲苦笑说,女儿曾要求由舅舅把她  相似文献   

10.
家有贤夫     
陈浩 《家庭科技》2014,(3):13-13
正自从专职写作,家里的大小事儿多半都交由老公打理。每天,他早早地起床送孩子上学,然后赶去上班,下班路上顺道从菜市场买菜回家。这样"学校、公司、菜市、家里"四点一线的生活雷打不动,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从没听他抱怨过半句,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夫。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没想到她笑呵呵地说:"你不是打钱给我了吗?还要买什么东西。"原来老公偷偷地帮我汇了钱,一时间很感动。娘家人的生日,老公记得比我还清楚,除了母亲、小妹、奶奶,他还记得外婆和舅舅的生日,总会适时提醒我给他们打电话、买礼物。前阵子流行穿羊毛裤,漂亮又暖和,我买  相似文献   

11.
朱洪 《学术界》2012,(2):208-214,289
桐城派鼻祖方苞的父亲方仲舒,字南董,号逸巢,与比自己小二十岁的曹寅是朋友。两人的交往史料(诗、赋、辞等),在曹寅《楝亭集》中有六七处,以前未引起学界的注意。本文根据方苞、方逸巢的有关文献,对该资料尝试作了笺释,内容涉及:方逸巢舅舅马秋竹作为曹家的私塾先生,与曹玺、曹寅父子的交往;方逸巢本人对曹寅的评价,以及曹寅对于其弟弟的关照;方逸巢手臂害疮、好酒的细节,及曹寅对方逸巢的关心;曹寅春送方逸巢两只酒杯,并写铭、辞相送的情景;生活困难的方逸巢送年货给曹寅,感谢其送酒杯,等等。两人有诗文为凭的交往史,跨度为十五年,是研究曹寅和方逸巢以及桐城派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2.
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年)夏天,当安禄山叛兵逼近潼关的时候,杜甫准备逃难,从长安来到奉先,携家北迁白水(今陕西白水县),投靠他在这里作县尉的舅舅崔十九,寄寓在崔的“高斋”中。他的《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即记其事。这诗首叙来踪兼记时节:“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后魏分白水县置南白水县,以在白水之南为名,后改名蒲城,即奉先(今陕西蒲城县)。“南县”即指奉先。梁元帝《纂要》:“夏曰朱夏,炎夏”,“朱炎”即指盛夏。这是来逃难,所以有“浩荡”、“旅食”的话。“高斋坐林杪,信宿游衍阒。清晨陪跻攀,傲睨俯峭壁。崇  相似文献   

13.
谢谢那个叫岁月的东西,让他们终于肯低头妥协,和婚姻握手言和,就此温柔相待. 父亲和母亲结婚40多年,多年的“战争”没有将他们分开,我觉得是个奇迹. 我从小就生活在火药味非常浓的家庭,父亲嗓门大,母亲不服输,他们俩经常说着说着,便毫无征兆地动起手来.经常惊天动地把左邻右舍招来劝架,然后在母亲声嘶力竭的哭声中,“战争”拉下帷幕.刚开始,幼小的我非常害怕,但次数多了,便慢慢熟悉了他们“战争”的套路:吵架、动手、闹离婚、母亲回娘家,然后父亲赔着笑脸迎着数落去接,被姥姥、舅舅苦口婆心地说骂一顿,母亲这才解气一样趾高气扬地跟他回家.他们的“战争”随时爆发,随处爆发,不计成本,不问后果.  相似文献   

14.
巴金不但没有专门构建过悲剧美学体系,而且连象鲁迅那样为世人所公认的悲剧定义似乎也没有.他只是在创作谈中,在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贡献出高觉新、汪文宣等不朽悲剧典型的半个多世纪的艺术耕耘中,以他艺术家诚笃的心灵,彻悟出悲剧的真谛的.巴金对悲剧本质的见解“他们追求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青春,生命,活动,幸福,爱情,不仅为他们自己,而且也为别的人,为他们所知道所深爱的人们.失掉了这一切之后所发出的悲哀,乃是人类共有的悲哀”(《复仇·自序》).“《万尼亚舅舅》的主题倘使是‘白白地毁灭的美’,那就是说,庸俗势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人生的美”(《印象·感想·回忆》).巴金上述的这两段话体现了他对悲剧美学的精辟见解.我们结合着他的创作实践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靖,字药师,陕西三原人。他‘姿貌魁奇”,少有大志。曾对人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事立功,以职富贵!’李靖具雄才大略,他舅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经常和李靖谈论用兵之事,每次都称赞他。并曾对别人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后李靖任隋马邑郡(治所善阳,今山西朔县)郡丞。一时李靖的上司一隋太原留守李渊(即唐高祖)将起兵反隋。李靖效忠朝廷,得知此事后,就“自锁上变”,欲到江都见隋炀帝,揭发李渊。他刚被送至长安,而天下已乱,去江都的道路阻绝不通,故滞留下来。不久,李渊军攻下关中,占领长安。当得知李靖告密的事后,李渊大怒,要杀李靖。临刑,李靖大呼,说:“将军起兵除暴乱,不也是想争天下,立大业吗,为什么因私怨杀壮士!”李渊听了,很受感动,于是就赦免了李靖,并用他带兵。不久又亲笔写一笺给李靖,说:“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跌倒的小孩,倘若没有大人看见,哭一会儿就会自己爬起来。如果看到有大人注意,就会一直哭,直到被哄舒服才罢休。每个成人的心里,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被满足,是人的本能。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最痛苦的是,够得着的,却得不到。最痒人的是,好像能够着,但就是够不着。至于无论如何够不着的,看一番,赏一番,然后一阵风,一场空,一帧迷蒙给黄昏。  相似文献   

17.
热爱生活有很多种方式,最简单直接的就是过小日子。在精彩刺激也急功近利的大时代,你焦虑又亢奋,忙碌又疲惫,很难偷得浮生半日闲,每每忽略了自然的四季、内心的风景和生活的本来面目。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春赏花,夏观瀑,秋采红叶,冬踏白雪。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相似文献   

18.
马德 《家庭科技》2012,(12):10-11
一伙自称是朋友的人聚会。大家都有点高兴了,彼此称兄道弟,亲热得一塌糊涂。客厅的一个角落里,主人家的孩子豆豆,正摆弄他的玩具,独自玩耍着。又一个朋友来了。撤下去的酒,重新回到了桌上。有好事者把豆豆喊过来,指着新来的人说:"孩子,快叫,这是你杨叔叔。"其他人随声附和,这是我们最敬重的哥哥,也是你最亲的一个叔叔啊。  相似文献   

19.
杨伟 《家庭科技》2013,(4):17-17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已成为国人扫墓祭祖,缅怀亲人的一场仪式。这仪式的举行地在荒僻的坟头,平时少有人光顾。不单纯是因为忙,没时间,而是因为心里有忌讳。记得小时候寻猪草,大人明令禁止:不许去坟头。怕我们记不住,有时会吓我们,说那里有鬼,独自去会被捉走。大人的说法,倒不完全是迷信,而是源自对死亡的恐惧,因此便有些闪烁其词。即便是清明,在自家亲人的坟头,大人们也是缄默的,  相似文献   

20.
羌族老人曾告诉过我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粗糙的长毛的人想得到金子。他放羊时到原野山地去找,每次空手而归。神给他托梦,要他烧砍荆棘,烧火地,挖土巴,种下青稞。金子会长出来。夏砍火地,秋种,冬守,春护。到了青稞成熟,但见青稞丰貌,没见金子。青稞收割上房顶架,挡住太阳光,耀眼的金色阳光树立在自家房上,一壁光亮如金子。而猴毛人也成为一个漂亮的男人,据说他后来与天女木姐珠结婚。繁衍羌族子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