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不良社会风气和环境 ,相对落后封闭的家庭教育 ,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力度和实效 ,青少年面临诸多压力和困惑 ,是青少年容易受到“法轮功”等邪教侵袭的主要原因 ,也反映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存在较为突出的困境和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不断改进和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才能引导青少年构筑强有力的精神支柱 ,增强自觉抵御“法轮功”等“邪气”侵袭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所谓邪教,是与"正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明清邪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族性传教.追求经济利益是邪教首领创教传教的主观因素,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不择手段地制造教主崇拜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其中包括类似宗教信仰的"修道"内容,这是"信仰"的一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以世俗利益诱惑,包括教内互助,许诺日后封官进爵、给予地亩钱财,以及最常见的传授气功和行医治病;还有就是利用巫术、谶语等"左道惑众"之术.  相似文献   

3.
法轮功邪教是当代中国社会有机体的"毒瘤",但它的出现也暴露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批判只是初级和表层的,透析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于阻断接受邪教的心理契机更为重要.由于病痛挫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受挫都可能成为依附法轮功的心理契机,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健康的社区文化,分析法轮功练习者受挫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有效阻断接受邪教的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4.
邪教已成为了社会的一大公害,它具有反社会、反政府、反科学、反人类的邪恶本质,严重的危害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今天的中国,邪教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一些地区活动频繁。文章主要从其存在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关于铲除邪教的几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做好青少年和邪教信徒的教育工作;加强法制宣传与打击力度;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邪教是一种极端主义精神邪说.原有信仰的崩溃和无信仰主义的泛滥、信仰对象的错位、盲目的科学主义信仰所表现的信仰危机,是邪教生存和蔓延的根源.通过加强和改进信仰教育、提高信仰教育的有效性,重拾科学信仰的罗盘、构建科学的信仰体系,重视信仰矫正教育、加强对邪教信徒的信仰矫治,正确开展宗教信仰教育、恰当发挥正统宗教的作用等措施,重塑正确的信仰,是根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战略方针,对教育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院校作为培养少年的重要阵地,要搞好"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邪教是专以个人崇拜,即以“现世神”信仰为核心,以反社会为特征,具有巫蛊性质的帮会组织.邪教之所以产生,除了人为的原因之外,也有人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任何时候,邪教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针对邪教的成因和帮会性质,宜强化科学教育,开放心态,以及在改良社会的同时,改造自我的对策,方能从根本上消除邪教的影响,瓦解邪教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铁人精神"是在石油大会战的艰苦劳动环境下形成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在"铁人精神"的影响下,诞生了第二代、第三代"新铁人",使"铁人精神"永葆先进性和时代性,彰显了"铁人精神"的强大感染力和号召力.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铁人精神"融入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对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应试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和国民体质的影响和危害论述了在素质教育下"健康第一"的重要性.指出"健康第一"是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邪教是一种通过构建偏激信仰来进行精神控制的反动组织.邪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肆虐猖獗,与传统信仰的滞后与无力、主导信仰的缺失与疲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欠缺与忽视以及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有着内在相关性.因此,唯有重建信仰,改进和强化信仰教育,重视信仰矫正才是铲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毒害下,一些"法轮功"练习者为追求"上层次"、"求圆满"、"成佛成仙",陷入痴迷状态,酿成了许多人间惨剧,也使一些痴迷者步入了危害社会的深渊.只有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倡导和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脱离"法轮功"的痴迷状态,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法轮功”、邪教及其特征、社区体育及其特点作一概要性的综述。论述了社区体育生活与邪教的关系 ,阐明了“社区体育生活中防止邪教分割问题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分析"法轮功"屡屡得手的心理入侵途径;利用人性中对肉体、关系、亲情、思想永恒存在追求的弱点;利用老干部、老学者名利失落感强烈的本位心理;利用干部、名人"权威"与聚焦效应的从众心理.有效的防范在于透视人性的弱点、强化心理主导和利用心理引导;关注需要转化为动机的中介,满足"群众性"的健身娱乐;强化群体心理规范,营造个体外部良性压力.  相似文献   

14.
在榆林能源开发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凸现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为邪教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现实条件。榆林市现有"门徒会"、"实际神"、"法轮功"三种邪教组织并曾出现过"香功"、"中功"、"元极功"三种有害气功组织;邪教组织的传播路径、手段、组织管理有独特性。要依据邪教组织产生与蔓延的不同原因,从区域、年龄、文化等方面对大众进行反邪教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5.
“法轮大法”的思想要害是扼杀理性。从“法轮大法”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必须确立健康有效的理性观念。  相似文献   

16.
《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文学的双璧。金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因此两种诸宫调中有多少外来语成分值得关注。经考察,两种诸宫调受外来语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这和金朝的主流话语及诸宫调的文体有关。  相似文献   

17.
明清至今,高拱没有年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生平身世、改革事功和学术思想隐而弗彰,不被世人所知。因此,要知其人,论其世,识其学,编著《高拱年谱》非常必要。这不仅有助于研究高拱及明代中后期历史,而且对继承和弘扬明代中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公信仰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应用经济学理论,对关公信仰者需求两要素进行解析,指出关公信仰需求中购买能力是次要因素,购买愿望是主要因素,探讨了关公信仰消费者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出关公信仰者普遍认同的基本心理预期;研究了关公信仰者的需求动机以及关公精神内涵与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将消费者均衡理论和影子价格概念应用于研究关公信仰消费者均衡,分析关公信仰消费者均衡实现过程中影响均衡的各种状况.用经济学需求理论解释关公信仰者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把握关公文化旅游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内在规律,充分挖掘关公文化旅游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上供正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供制度源起于唐代中叶,宋代沿用唐制而有更革。宋代的上供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上供泛指地方政府上缴中央的所有财赋,狭义的上供则只是地方政府上缴中央财赋的一项内容,即上供正赋。在上供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些中央向地方征调财赋的名目。从定义、定额与调发三个方面,可探求宋代上供正赋制度的具体内容。从北宋到南宋,上供制度有不少变化,它们再一次表现了中国传统专制国家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规律以及实用主义的治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