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式金融分权是中国式分权的重要内容,与财政分权共同促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地方金融的发展以及区域金融风险的增强,金融分权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既有文献对于金融分权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研究脉络和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并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双重的.财政分权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经济增长制造了许多障碍.财政分权的伴生现象之一是地方预算外资金的膨胀.理解地方预算外资金的膨胀之于经济增长的双重影响,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仅仅考虑财政分权,还不足以全面反映两者关系.正是由于政治集权对财政分权之于经济增长的破坏的限制,才保证了中国持续三十余年的经济增长,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也因而成为当前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再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79~200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修正偏误的虚拟变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重新检验了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分税制实施前,财政分权阻碍了经济增长.但在全样本期,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财政分权是导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今后要进一步规范财政分权制度和改善与之相匹配的制度环境,以发挥财政分权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责任和治理是世界各国政府分权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早期财政联邦制理论将分权引入政府公共支出的分析,维持市场的财政联邦制理论则考虑了政府组织结构与激励问题,结合分权和治理两个维度,带来了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近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责任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差异,同时发展中国家分权治理的实践表明,既定的不同政治体制下,公民参与是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的一种重要机制,参与式预算就是其中“自下而上”的重要责任机制,对中国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下地方政府治理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严泉 《学术界》2005,19(6):92-97
从比较宪法与政治发展的新视角剖析"联省自治"运动中省宪制度特色,重点分析省宪制度设计与创新之处.其中省政体制度特色表现在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方面,主要内容有行政权力的双首长制、行政与立法关系失衡、司法权力增强、直接民主制的广泛采用.而在处理地方与国家关系时,省宪则凸显地方合理分权与过度分权并存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不同的变革。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博弈的研究视角,发现财政分权程度主要由中央与地方政府两者的行为目标而决定:如果中央政府行为目标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那么财政分权程度会提高;如果中央政府行为目标是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和控制力提高,那么财政分权程度会下降。反之,财政分权程度也会受地方发展的客观现实影响。同时,基于不同的行为目标和博弈结果分析出我国不同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变迁逻辑,指出我国当前财政分权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合理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是大国治理的根本问题.作为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两种基本形态,单一制和联邦制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各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国家管理模式.在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经历了持续的改革,但仍存在着高度集权、权责不明晰、差异性分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推进我国国家管理模式创新,应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权格局、适度扩大地方分权、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推进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80年之后基本走上了一条财政分权的道路,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分权体制进一步制度化,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财政分权的平衡器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财政分权框架下转移支付的要求,并结合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国1982年开始的地方分权改革赋予了地方较多的自主权,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直接推动了法国地方治理体系的变革。与现有研究文章较多关注分权改革后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关系的调整不同,本文着力于探究地方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通过考察法国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的主要方式、政府与第三部门的积极合作与公民参与的现状,来展现法国地方治理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财政分权改革和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市场分权模式经历了中央集权、高度分权和中度分权三个阶段,各阶段土地市场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土地市场收益分配的动态博弈形成了不同的分权模式以及相应的土地市场收益分配格局.高度分权模式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与需求上实现了均衡,也推动了土地市场化改革;中度分权模式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目标产生偏离,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导地方政府,调整土地市场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民国军邮史研究,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区域研究以及根据地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宏观研究,体现在著作与论文两个层面;区域军邮史研究,以云南、湖南等地为最突出,其它地区略有涉及;根据地军邮研究较为系统,是一大亮点.至于存在的问题,研究内容方面,就宏观而言还没有出版一部贯通式的民国军邮史专著,就区域而言各地军邮史研究亟待强化,就根据地而言亦存在大量空白.资料方面,除了口述史资料、实寄封等实物资料等之外,大量的资料存在民国报刊里.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助于军邮史研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微文化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目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正渐次开展,在微文化的产生及其词的来源、内涵、特征、微文化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其研究尚有更深入的拓展空间,譬如:微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有待加强,微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尚属薄弱;微文化该以何种载体传承,其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变有待研究,研究方法上需加强实证调研等。  相似文献   

13.
党圣元  刘方喜 《河北学刊》2008,28(1):190-194
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我们当前正经历着的消费社会转型密切相关,而消费社会的转型正在对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文化研究中存在着现实感和本土意识不强、价值观倾斜等问题,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文化研究的良性发展,在理论上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的中国化;在实践中重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功能的新变化,正确对待消费活动中的文化需求,摆正文化消费的位置;在价值观上对在全球日益泛滥的极端消费主义保持足够警醒,促使我国的文化研究健康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起东 《社会科学》2006,3(8):70-79
2005年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国家对经济的作用受到重视;二、产权制度的探讨继续深入;三、企业管理研究成为热点;四、经济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钟诚 《云梦学刊》2013,34(1):5-10
晚近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兴起的"西方政治哲学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本国学术界中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这一宏大背景,中国政治思想研究要想拓展自身的学术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就不能简单复制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路径,必须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纳入上述大背景,认真思考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来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应当是:首先,评价体系应多关注"问题导向"型的研究。其次,评价体系自身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且不断完善;应持续地反思并修订已有的标准和规则;应多关注研究问题的原创性和深刻性,而不只是以研究方法和技术是否成熟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同时,要强调和重视"细读经典文本"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因能帮助用户解决知识过载带来的知识焦虑等问题,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得到了极大发展。通过总结国内外用户在线知识付费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发现已有研究中关于用户在线知识付费的类型、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未来研究可基于在线知识付费平台参与者视角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包括用户视角、平台视角、知识供给者视角和关系视角。  相似文献   

17.
高校系(部)资料室在各系(部)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系(部)资料室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合理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加强资料室的科学管理;提高藏书的利用率和改善阅读环境。高校系(部)资料室应尽可能地给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系(部)资料室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哲学研究状况检讨——一个有限的观察和评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中华 《文史哲》2007,2(3):5-16
目前国内哲学研究在总体上仍呈现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各自争论的最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辩护、西方哲学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诠释等问题。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间或有某些原创性成分,个别的甚至堪同国际水准相媲美,但总的说不宜估计过高。研究现状中最引人注目者乃是一系列悖谬现象:哲学的自觉与哲学的自我迷失、哲学的创造冲动与哲学的底气不足、哲学的通达与哲学的自闭、哲学的繁荣与哲学的贫乏等等。如何“哲学地”“思”乃是全部问题的症结和关键。面向未来,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使“说”哲学(外在的、对象化的、旁观式的)变成“做”哲学(内在的、体认式的、上手状态的)。它的恰当解决,乃是中国哲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王士祯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贵 《齐鲁学刊》2003,(2):110-113
王士祯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三百年来 ,王士祯研究的范式不断变化 ,研究也不断趋于深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王士祯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时期 ,对王士祯的审视也趋于全面与客观。总起来看 ,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开始从追根溯源和整体的宏观角度探讨“神韵”说的渊源、内涵及其得失情况 ;开始关注其诗学理论与诗作、词学理论与词作的关系 ;对于王士祯与赵执信在诗学观上的分歧及其关系的考辨成为关注的重点 ;研究范式上突破了前此相对单一板滞的局面 ,呈现出多元化、多视角、多层次的态势 ,体现了一种当代性特征 ,显示出王士祯研究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20.
目前科研项目指南编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对调研论证的时间要求太紧;论证环节只召集少数部门领导和朋友座谈一下草草了事;设置部分定向委托课题时人为使某些项目失去公平的申请机会;指南发布距提交申请材料的时间较太短;等等。应高度重视项目指南编制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广泛征集建议选题,提高专家论证选题的质量,取消定向委托课题,优化指南发布,以提升项目指南的编制质量和实现项目申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