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寿险行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共进性。居民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一是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其二是价格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其三是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和居民受教育程度。寿险需求表现出结构性演进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亦不相同。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寿险行业发展亦存在差距。1990年之前,台湾地区的寿险需求主要受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1990年之后则主要受价格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寿险行业发展落后台湾地区20年,实证分析亦证明1990年至今中国大陆寿险行业发展与1990年之前的台湾地区相类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报告中的相关人口数据,从不同地区和不同指标两个维度分析了1990~2015年期间世界人口长寿水平的变化,发现世界整体及各国(或地区)人口长寿水平持续增长,但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具体包括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之间增长的不平衡和不同长寿指标之间增长的不平衡。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长寿水平增长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不同长寿指标之间增长的不平衡则反映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各国人口长寿水平随之提高的路径,大体上是从生命表角度向死亡人口角度进而向人口结构角度拓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形势日趋严峻,碳减排已成为各国需共同面对的责任.分解方法一直以来都是较为常见的经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工具,但由于完全分解法对于数据精细度的高度依赖,目前还尚未出现全球尺度下包含经济发展因素的碳排放分解研究.因此,对受到广泛认可的LMDI完全分解法进行修正,对全球碳排放进行关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的贡献分解,并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集团的视角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认为:第一,全球整体碳排放中人口规模的贡献在逐步降低,而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的贡献则日益强化.第二,人口规模变动贡献多为正效应,且随国家发展水平提高,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步降低;产业结构贡献随国家发展水平的提高显示先上升后下降的影响作用;技术进步水平对各国均呈现负向效应.第三,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将呈现倒U型趋势特征,在实证层面上佐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影响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因素、人口因素、制度政策等因素构建耕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四川省1978-2015年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人口和农业科技是推动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政府对耕地的利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农民集约利用耕地;整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性原因.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空间为分析尺度,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人口活跃度和居民幸福感的基本态势和内在联系,运用空间计量实证工具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之成因进行探索,进而提出了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人口活跃度与居民幸福感存在一定空间耦合与分异;人口活跃度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有显著助长效应;居民幸福感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在空间上表现出与之相反的变化态势,部分区域受不同文化影响,对幸福感认同存在差异;对口支援有效抑制了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企业家信心不振削减了产业转移的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与市场文化的调适程度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干预程度等因素,均是新疆经济增长异速前进的重要影响变量。因此,打破新疆自然地理空间的藩篱,注重人口发展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提高对口支援质量与效率,以及培育市场机制等,是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责任上的政府责任取向以及在福利资源配置上的普遍性原则取向都表现得较为强烈且较为一致,其社会福利模式取向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模式取向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直接、间接、完全能源消费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检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间接与完全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直接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能源价格和人口规模是影响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能源市场化改革时,要控制人口规模,稳定生活能源价格,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鼓励提倡环保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产品扩散是企业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的途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固定电话产品为例,运用Bass模型和多元线性模型,研究耐用消费品在我国不同省市的扩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新产品扩散中创新扩散比模仿扩散的作用更大.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创新扩散和模仿扩散的速度越快;人口流动性越强,模仿扩散的速度越快;教育水平越高,创新扩散的速度越快.在各影响因素中,城市化水平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长寿国。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已构成老龄化社会。到1998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现在,退休老人日渐增多,使政府和家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包袱越背越沉。由于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物价国家,且物价涨势仍未停止,许多老人的退休金,已不够负担昂贵的生活费用,实际生活水平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河南省人口呈现出自然增长率进一步减缓、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偏低且城乡差异较大,人群期望寿命已接近发达地区水平并继续增加等趋势。研究河南省2000年以来人口状况的变化和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并对河南省居民人口学特征、期望寿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卫生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人口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年轻老年人、老年人、长寿老人3个年龄阶段老年人口的增长率,年轻老年人口增长率较低,老年人口增长率居中,长寿老人人口增长率最高.分城市、镇、乡村分析全国各地区分年龄老年人口的增长状况,城市的老年人口分年龄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老龄化速度较快;镇区老年人口各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乡村长寿老人人口增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六普"数据对新疆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新疆人口生育水平与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执行情况、妇女受教育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而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水平之间却是中度相关关系。这与目前有研究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经济较发达东部地区的生育率有显著影响,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作用不明显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探究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差异的关键因素和具体路径,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将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各部分作为前因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比较不同组态路径下31个省(区、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差异。结果显示,影响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路径共8条,其中4条呈现出地区居民健康水平较高的特征,总体一致性为0.99,总体覆盖度为0.56;另外4条呈现出地区居民健康水平较低的特征,总体一致性为0.97,总体覆盖度为0.69。这表明当前我国地区间居民健康水平组态路径差异明显,健康差异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核心因素;社会保险支出是实现地区居民健康结果高水平的重要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大多是通过衡量人力资本不平等的教育基尼系数,分析教育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和作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测度一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离散程度或人力资本结构,而教育方差的研究方法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基于中国1987-200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可考察教育获得方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是凸的;给定人口受教育平均年限,各种教育水平上的人口分布越离散越能推动经济增长.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政府应在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特别注重教育支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红利和居民储蓄水平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 Leff 模型基础上,运用福建省三十多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红利变动与居民储蓄水平正相关,同时,人口红利变动通过作用于居民储蓄水平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变化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国家财政支持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和国家经济结构也依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拓展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和相关地区的宏观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探讨宏观地区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对城市居民二手房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新建房;由于宏观地区差异性的存在,不同宏观因素对不同人群的二手房购买意愿有异质作用;户口性质、家庭人数、购买地区以及是否已有房屋产权等微观个体因素对城市居民二手房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情况、医疗条件以及基础教育资源等宏观地区因素对居民二手房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跨层调节作用,其中,基础教育资源的调节作用最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居民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影响犯罪数量高低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而仅仅研究经济发展与其的关系,那么经济发展促进犯罪数量的增长.其原因有经济发展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外因;经济发展带来城市化,导致人口流动性增大,邻里关系淡漠,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动因;经济越发展,犯罪获利额就越大,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诱因;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内因;经济发展导致法定犯数量的增加,这是犯罪数量增长的法因.如果考虑到影响犯罪数量高低的其它因素,那么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不一定是犯罪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代际支持、干群互动与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16年陕西省农村贫困居民的调查数据,通过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贫困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水平较低;代际支持、干群互动、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以及精准扶贫项目参与都显著地提升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并且这些因素对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有着很高的预测效果;此外社会人口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所能解释的满意度的方差比例极小。针对这些发现,提出了加强与贫困农民互动、促进贫困家庭的和谐和交流、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以及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实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CVM法和相关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城市居民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京市、盐城市样本居民年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9.35元/户、162.79元/户;基于此支付意愿下的两市耕地非市场价值分别为19380.74元/公顷、3461.08元/公顷。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年龄、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等对两地区样本居民是否愿意付费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家庭月平均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则对两地样本居民的支付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中可以得出简要的政策含义:(1)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地看,资源配置中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不可忽略,越是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越是稀缺,耕地的非市场价值越高,越有必要将耕地非市场价值纳入资源配置决策,同时越有必要和可能建立耕地资源占用的生态补偿机制;(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能显著提高居民的支付意愿;(3)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支出能力则是提升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支付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