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法国是世界上学校公民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中法两国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两国在对学校公民教育的理解、公民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两国公民教育的比较发现,中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对公民教育的正确理解、公民教育内容不完善及学校公民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应借鉴法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一些成功做法,树立正确的公民教育观,优化公民教育内容,完善公民教育方法等,以大力发展中国学校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田尧是日本著名的进步学者.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被誉为日本教育学术界的泰斗.一贯热心于中日友好和两国的学术交流.大田先生曾先后三次访华,发表学术演讲.受到我国教育界的一致好评. 这里发表他的《关于学校信仰的思考》一文.虽然讲的是日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谢丽梅 《21世纪》2005,(2):20-21
韩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处在同一区域环境之下,两国在地理自然环境方面都面临着地幅狭窄,人口密度大,天然资源贫乏的发展困境;两国又同时受到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体系,都有着重教育、重文凭、重学历的传统;且在政治上两国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二战前,韩国曾一度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韩国的教育制度曾一度受日本的严厉管制;二战后,韩国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但两国同时都成了美国的军事保护国,并同时对两国都派驻了占领军,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同盟国,因此两国都打上了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烙印。因此两国相…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日本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仿,教育发展也有着较多的异同之处。21世纪之初,中日两国先后出台各自的幼儿园教育指导方案。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剖析中日两国幼儿园教育指导方案在艺术领域的异同,从而探寻中日两国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在经济、文化、科学、体育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基础。日本在传统文化方面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大和民族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善于吸收别国的先进经验。可以说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吸收引进国外的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日本文化既有东方文化的特征,又有西方文化的印迹,特别是在体育方面日本受欧美的影响较大,因此以日本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可以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了解日本学校体育的现状,找出适应于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还可以间接地了解世界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1日本学校体育具…  相似文献   

6.
满铁附属地学校学制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铁附属地的学校教育体系分为日本人学校教育及中国人学校教育两大系统。通过对中日学校教育学制进行梳理,可厘清其学制的年限及其变化,了解其特点、差异,明确两种不同学制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日本对我国东北进行更加有效的殖民侵略。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日本国“日本语教育振兴协会”和“东京都专修学校各种学校协会” 和“日本亚太国际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留学日本说明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次说明会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国内推介正规的日本语学校和专科学校,使想去日本留学的青年朋友们,直接了解日本的有关学校情况,作出理智和恰当的选择,实现预期的目标。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看,近六千人次到现场参加了咨询活动。说明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说明会的成功,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思考之一:纵观中日留学交流的历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日两国在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俄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日本重视教育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普及教育,使其在短期内就完成了工业化,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林;而俄国忽视并限制本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从而造成了国民素质相对低下.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阻碍了其经济的发展.日俄两国对待教育的不同态度及产生的不同结果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笔者简要分析了当前中日两国英语教育政策方面的现实情况,认为中日两国的英语教育既存在着共同点,也在不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中国英语教育急需的是宏观政策方面的规划和指导,而日本则需要的是针对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对比发现,两国在许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富农及富农经济都是中苏两国在农村工作的重点。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两国的富农政策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结两者的利弊得失,对我们今天农村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西方各国优先权制度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共同的演变趋势,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它们都根植于各国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特定的国情基础。在通过对法国、德国、日本、英美等国的优先权制度理论和制度进行内在比较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优先权制度的建立提出了两点启示:建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是立法之趋;应坚持借鉴外国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日两国社会在西力东渐的冲击下,改变了自身运动的发展方向,被强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然而,两国社会变革走向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之所以中日两国在西为东渐后形成不同的历史走向,除了两国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差异之外,历史发展的选择性、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起了主导作用,以致于在中日两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城镇化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夯实农业基础设施、适度进行农民培训。但是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没有诚意合作、村民行为急功近利、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等。实际上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城镇化应有如下新表现:由外到内追求时尚、目标选择由浮到静、村庄格局更加严整、在传统中渗透现代、完善居民创业平台,等等。  相似文献   

14.
法、德、日三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再审程序(civil retrial procedure)主要存在于以法国、德国和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法、德、日三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具体制度虽然有所不同,但三国都将再审规定为一种规范的再审之诉,对提起再审的法定事由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而且对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都作了严格限制.借鉴三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有益经验,对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行业协会的设立、运作和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结合法系理论,以行业协会与政府关系为着重点,将目前世界范围内行业协会的发展模式总结为三类:英美模式、大陆模式和混合模式,并分别以美国、德国和法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为例,详细阐述了这几个国家和地区行业协会的发展特征.最后,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德法、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经验值得中国大陆在发展行业协会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电信普遍服务源自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业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电信普遍服务在世界各国中发展得相当迅速。  相似文献   

17.
面对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在能源市场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法律及政策的趋同化,为我国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奠定了现实基础。在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其可再生能源法律及政策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融合度还会增加,政治化趋势越发明显。我国要通过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及政策、将绿色低碳作为制定能源法律及政策的价值追求、引进市场调控机制、引入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等措施,积极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及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吹响了北伐的号角,掀起统一中国的高潮,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走向一个新阶段。英国、日本等列强的在华殖民利益同时受到猛烈冲击。面对此种形势,英国和日本不得不各自采取措施保护殖民权益,英国出台"圣诞节备忘录",做出向中国"妥协"的姿态,日本也发表对华"新政策",以示"友好"。同时,英国也在不同场合向日本发出求助信号,日本的反应则是:积极磋商、含糊应付,是典型的外热内冷型。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两国冲击力度不同,其次则是两国基本利益发生矛盾无法协调。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发达国家非营利部门迅速崛起,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部门。美、英、法、德、意、日等国家的非营利部门是其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10大类别,其中以教育科研为主,私人捐赠、政府拨款和有偿服务是主要的经费来源。这些国家非营利部门的崛起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是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我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德法三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措施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德法三国都是市场经济国家 ,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特征非常明显。这并不表明政府对此可以放任不管 ,一切由市场运作。而恰恰相反 ,日德法三国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即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 ,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这对我国即将面临和缓减大学生就业高峰的压力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