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为了说明我们的论题,首先需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通常对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这个定义其实是很武断和很不确切的。怎么算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呢?让我们先看一看“间接的和概括的”指的是什么意思?关此,有的书上写道: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的理想图景——自序《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对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了个人的回答。本文再从“中国法律哲学的初步纲领”“‘共谋’与强制性支配”“从‘主权的中国’迈向‘主体性的中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阐释。提出:中国法学或中国学术,在当下世界结构中的首要任务,或者说中国学术的当代使命是根据我们对中国现实情势所做的“问题化”理论处理而去建构中国自己的一种有关中国未来之命运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3.
一、“五马立踟蹰”《陌上桑》有“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两旬。许多选注本把“立”字解为“停下”,如上海教育学院编选的《中国古代文学读本》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就是这样讲的。这种讲法从表面上看来似乎通了,但实际上跟下文“踟蹰”的意思重复,语气不通畅,而且不符合当时的情景。因为既是“停下”,又是“徘徊不前”,岂不意思重复,语气不通畅吗?到底是五马先停下、然后徘徊不前呢?还是五马先徘徊不前,然后停下呢?从使君的思想活动过程和行动过程以及五马拉车的实际情况来看,应是五马先徘徊不前,然后停下。因为使君见到罗敷后,有一个思想活动过程和行动过程,五马拉着车,也只有先缓慢下来,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体系精神与学科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唯航 《学术研究》2004,44(9):17-19
一、话题与论题:问题的两个层次 体系都是学科的体系,学科也都是面向问题的学科.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对问题的研究,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学术研究.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说,任何问题也都是学术研究的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否定同时意味着,在我们看来,学术研究所探讨的仅仅是问题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中占有什么地位?今天我们所说的“初级阶段”与经典作家设想的未来社会又是什么关系?这是实践向人们提出来的重要理论课题,要求人们给以科学的回答。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并没有严格地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含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把二者通用的。即用“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经济体制呢?或者说,它属于什么经济模式及其体制呢?根据恩格斯关于产品生产的定义:“直接的社会生产和直接的分配”,我们从苏联搬来的是产品生产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及其体制。这个经济模式及其体制的主要矛盾是产品生产,而不是计划经济。所谓我们经济体制的三大弊端:一、过度的集中,二、过多的行政手段,三、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就是产品生产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术失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通过学术评价体制的漏洞弊端产生。现行学术评价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数量化评价、官僚行政化评价和“学霸”评价。这种评价体制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术失范,主要包括剽窃抄袭严重,研究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虚报造假;学术原创性丧失,学术道德沦落。因此应从重质轻量、倡导民主化评价和确立专业性的专家协会评价等方面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8.
是书由蔡鸿生先生著序 ,巨笔如椽 ,与本文一道交相辉映 ;书末有著者的“跋” ,读之声情并茂 ,清风扑面。全书分上、下二编 ,上编题“萨宝体制下中国祆教画像石的西胡风格及其中国化” ,以下分作十章。下编题“丝绸之路上祆教艺术与新疆及河西等地区艺术的互动” ,分为十三章 ,文字之侧附录了著者耗费几十年心血积累的大量的图像资料 ,在史、论、资料三方面 ,都有精辟、深刻的涉及 ,是关于艺术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学术研究的不可多得的著作。该书的特点 ,归纳起来 ,窃以为有下述几个方面 :一曰学术境界。蔡先生的“序”说得极好 :“…  相似文献   

9.
陈旧的艺术模式束缚著作家。艺术模式反映着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淀着民族心理和文化思想特征。要冲破之,不仅需要强调感性的发展,而且需要强调人类已经发展了的新的理性之光的照耀。理性的高扬意味着价值观念的更新。人类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证明,艺术家全部的价值观集中在“人”上,其认识的水平,决定着作家的成就。认识“人”自身,将是漫长痛苦的过程;作家需要在理性的自我重建过程中,实现飞跃。  相似文献   

10.
略谈辑佚书     
我国古籍典册,浩若烟海。自周秦以迄汉魏、六朝,诸子百家,标新立异,著作之伙,在学术上,真是光辉灿烂,美不胜收!由于古代对书籍的刊印的技术方法上有问题,和交通传布关系,使得书籍的刊印既不多,流传亦不广;所谓“洛阳纸贵”,“一纸风行”,恐怕是很少见的事情;甚至有些著作,仅是手钞本,没经过刊印,辗转相传,极易散失;更因为几千年来,社会鼎革,兵燹灾害相乘,每经一次变乱,我们的典章文物,就遭受一次不可估计的严重损失!至今没有那一位学者,能以概括的谈出来中国的古书典籍,到底散失了多少?虽说有些古书中的某些部分,被别的学者引用,而见于其著作中,但为数究属不多。还没被发现出来的,正不知有若干呢?为了整理国学遗产,系统的研究古代文化学术,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1.
熊十力融通中、印与西方之学,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新唯识论”的思想体系,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他曾入于佛,后又归于儒,佛儒融会,中西贯通,其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新唯识论》、《体用论》等著作中,而“物用不二”、“翕辟成变”则是他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考察他的一生的学术成就时,人们应当反思的是:要如何正确地评价作为学术思想的唯心主义,如何正确对待持有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哲学家?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做到把学术思想与政治态度不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与转型"是一个大题目。对转型的呼唤,反映期刊界同仁对与社会变革相呼应的中国学术和中国学术期刊转型的某种热切期待。转型,意味着对旧的办刊思维、理念和方法在继承基础上的去弊和创新,这表明中国学术期刊从办刊理念、方向、思路到办刊技术手段正处于某种转折的起始点上。对这一问题,期刊界同仁似已形成共识,但就"中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历史使命与转型"这一论题展开讨论时,我们发现对诸如转型的原因和推力是什么?为什么转?是正处于或已经处于转型阶段?怎么转?向什么方向转等等问题,人们既无系统思考,更欠深入探求。有鉴于此,我们邀请几位期刊界的专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术上的推进,还是学术上的应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吾金 《学术界》2003,(3):14-16
我们这个时代在学术上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形式和内容的分离。从形式上看 ,近年来 ,新的学术刊物、学术论著和译著、学术研究上的新人不断地涌现出来 ,学术研究的经费也在不断地递增 ,很容易使人们产生“学术繁荣”的印象。然而 ,从内容上看 ,学术界的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水平上 ;学者们甚至不得不花相当一部分精力去防范“剽窃”这种低级错误 ,去批评“学术腐败”的种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 ,判断学术研究的现状是否“繁荣” ,关键在于 ,新发表的学术论著是否对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结论做出了实质性的推进。我们这…  相似文献   

14.
韦伯认为,学术工作与艺术工作不同,受制于一条特殊的进步规律的作用,和一个进步的过程不可分离:“在学术园地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所成就的,在十、二十、五十年内就会过时。”韦伯认为,这是学术研究必须面对的命运,或者说,进步和过时,这正是学术工作的意义:“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就学术本身的观点来说,我再重复一遍,将来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被别人超越;这不仅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更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当我们进行一项工作时,不能不希望别人会更上一层楼。”韦伯认为,原则上,学术进步的过程会并且也应该无限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5.
只有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才能真正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学习毛主席著作只有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才能尝到学习的甜头,增强对毛主席著作的阶级感情,领会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我刚学毛主席著作的时候,走过一些弯路。一下看完了十几本毛主席著作单行本,看完了,讲不出什么道理来,思想问题也没有解决。后来,领导帮助我学习林彪同志“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指示,这五句话里,就讲了三个“用”字,都是要我们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从那时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或理论前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有没有一致的地方? “西方马克思主义”完全否认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关系、说马克思坚决反对那种主张“应当在物质和物质过程中寻找一切思想和精神现象的根据”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基础”仅仅指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里提出了实践、生产劳动是否需要物质前提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著作中,他们的确很少专门阐述自然观和重复一般唯物主义的初步真理,而是集中注意力于社会历史领域、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尽管如此,他们以一般唯物主义作为不言而喻的理论前提,仍然是非常明显的。仅举两例:  相似文献   

17.
2014年6月26日,由中国作协主办,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承办的“当代民族文学评论和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度“中国作协作家评论家”进校园系列活动之“走进西藏民族学院”在我校成功举办。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与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师生就“当代民族文学评论和学科建设”等相关论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8.
肖妮妮  陈景春 《云梦学刊》2005,26(1):143-144
二十世纪的学人胡适之曾提出要“多研究些问题”,其一生也实实在在地致力于此。斯人已逝,其言不朽。在今天的学术界,也偶尔可以听到一些名家作如下的自我反思:“国家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我们能留给后人什么?就是要尽自己的能力,推进本学科建设,努力解决学术上的问题,提出真正意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外文化交融的诸方面研究早已为学术之“显学”。论题本身涉猎庞杂,理论切入点众多,各学科的学者自然就有仁者与智者之分。概述中外文化交融研究之经验,我以为,在研讨之前首先界定所论之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要确立中外文化交融研究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龚刚 《中国学术》2001,3(1):358-361
“知识生活”(intellectual life)是如何从与“公共生活“的密切关联中孤立出来的?业余研究者与公共学术讨论是如何被排挤出现代学术体制的?知识分子是否必须脱离“公共文化”才能有效地从事学术研究或审美活动?他们有无参与公共生活的义务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