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消费,就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消费符合人的健康生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有益健康和促进环保是基本内涵。国际上一些环保专家这样定义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多次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相似文献   

2.
异化消费是与可持续消费理论完全相悖的一种消费现象,它往往表现为奢侈消费、过度消费、无度消费等变态消费方式。消费之所以被异化,是由劳动的异化以及消费主义的大众文化盛行所导致的。异化消费会加重自然的负担,进一步加剧生态危机。而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我们必须反思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绿色消费制度建设主要侧重于激励制度建设,而在责任制度建设方面却十分欠缺。然而,从制度贯彻实施意义上说.责任制度建设更显重要,我国在加强绿色消费激励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强化绿色消费责任制度建设。德国、日本的绿色消费责任制度,明确了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在绿色消费发展中的责任.有效地促进了绿色消费的发展。我国发展绿色消费需要引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以促使企业对其产品从生产、销售到回收处置都切实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我国还应建立消费者责任制度。消费者责任,根据消费活动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前消费行为的责任和后消费行为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张秀儒 《青海统计》2006,(12):30-32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需求一般指最终消费,它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是购买商品和生活服务的支出,政府消费是行政机关在行使政府职能时所支付的经常性费用。消费需求增长是最为稳定、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的部分,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00—2019年河南省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变异系数法,建立了河南省绿色农业消费指数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选取5类主要影响因子,利用GWR模型并基于ArcGIS平台分析各类指标的回归系数。主要分析了2000年、2010年以及2019年的河南省绿色农业消费指数的影响因素及时空演变。最终获得了河南省绿色农业消费指数的测度结果,解释了河南省各地级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所面临的处境。  相似文献   

6.
王雪芳 《中国统计》2002,(12):41-41
健康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因为它是生命意义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回报率最高又无风险的投资,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以实现健康呢? 一、消费与健康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状态”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健全状态”根据这一定义,消费与健康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供需结构不协调、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不稳定因素,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消费及技术升级需要,金融部门积极创新,加大金融服务供给,驱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创新,助力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构建2010—2019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及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检验能源消费水平、金融支持力度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驱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水平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呈负向作用,而提升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制造业绿色发展;能源消费水平和金融支持力度可经过交互作用形成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双碳”目标背景之下,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均加快了制造业绿色变革步伐;此外,外商投资和政府有效干预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绿色转型。为此,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首先,制造业要转变传统生产思想,认真贯彻执行绿色创新理念,深度融入绿色发展格局;其次,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绿色融资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最后,政府应正确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提高决策质量、降低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8.
一、消费及消费函数的含义 消费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产品的一次性使用,并将其转化为新的能量的过程。而这种能量可能是维持生命氨基酸,也可能是满足虚荣心的归属感。在统计上的产品包含着货物与服务两种形态.所以消费也就包含着对货物的使用和对服务的享用了。消费是人类生存和文明所必须的基本活动,它不仅存在于某个人的一生中,也同样存在于一个群体的生死存亡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框架下,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是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能源供给升级、能源消费转型、技术创新、环境可持续、政策效力五个维度构建了中国能源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不同地区的能源绿色发展水平,探讨了空间分布差异的变化趋势,从能源供需角度对不同地区的差异因素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能源绿色发展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整体水平较低,但地区间差异逐渐缩小。中西部与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持续下降,尽快缩小地区间差异是提升中国能源绿色发展能力的关键。地区间能源和用能需求逆向分布格局有所打破,能源供给差异逐步缩小,而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则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化石能源富集地区能源绿色发展动力多源于供给侧的推动,而东部地区则更多来自技术创新和能源消费侧的牵引。空间格局上,研究期内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为中心的“高高”扩散效应聚集区和由广东形成的“高低”极化集聚区。因此,各地区需要重视能源绿色发展尚不充分的现实,在供需平衡发展的路径下积极缩小区域间差异,加速推进能源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一跃成为能源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煤炭消费第一大国,石油、电力第二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约束问题。如何认识陕西工业的能源消费与产出现状,科学制定节能规划目标,实现能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全面完成陕西“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展开评价,运用探索性分析法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9年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结构持续优化,社会公平为显著短板;各经济带绿色发展地区差异趋缓,结构各异,东部表现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双轮驱动”,社会公平短板尚存,中部表现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共同发力,社会公平相对稳定增长的“三轮驱动”,西部则形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社会公平协同的“三轮驱动”;空间上,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分布历经带状、“东-西”阶梯型、“T”型的演变,且局部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高-高集聚类型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于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沈恩杰 《浙江统计》2004,(5):30-31,37
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消费的结构是否完善,消费的质量是否高,以及消费热点的培育是否合理,都将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为此许多学者对居民消费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全国30省市(西藏由于缺少数据,不包括在内)2002年居民的消费水平资料为样本,通过聚类、主成分以及因子分析法,使用SPSS软件,对所观察的省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促进内需、扩大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是一项基本经济政策。2007年我国消费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一项。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城镇居民商品住宅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是认识城镇居民商品住宅需求规模与结构的前提 ,也是广大住宅开发商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市场信息面。本文拟从消费意向、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商品住宅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一、消费意向分析据有关调查资料 ,我们发现在现行住房制度下 ,我国城镇居民购买住房更多的是属于“中长期规则”而非“短期计划”。计划在五年以后购买住房的居民占 56.98% ,而计划在 1年之内、2年之内、3年之内购房的比例分别只占 12 .0 7%、8.84 %和 5.75%。具体情况随职业、收入、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倘若说农民添置家电设备、电话、摩托及购置商品房等等是从硬件上来改善生活条件的话,那么农民用于吃的支出无疑是对自身的内在装修.近年来,随着农村住户居民的生活条件在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民对吃的消费也越来越讲究,“吃讲营养”乃是目前农民对食品消费的追求,那么如今农村居民对吃的消费现状又如何呢?从我们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中来看看这一问题.一、几年来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状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居民消费逐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并呈现出结构优势化、消费个性化、国际化、绿色化等特点。但也必须看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消费水平以及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已成为浙江经济稳定发展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一、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全省的消费需求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消费总量的不断上升和消费份额逐年降低并存。从1978年到2002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省居民的消费需求总量在逐年上升,从72.14亿元上升到2553.86亿元,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传统的运输需求模型还是LES或ELES模型,用于交通运输消费的行业性需求分析或预测都存在不足,主要是指标的实物化和多因素造成的函数关系的不稳定性。通过设置交通运输消费倾向,并引入持久预期收入和生命周期等理论模型可克服这些缺陷。借助交通运输消费倾向可以对中国居民交通运输消费市场进行区域划分。交通运输消费倾向与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积极支持落后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效果放缓,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而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服务和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消费需求、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能源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探究绿色金融、碳排放规制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显示:绿色金融能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碳排放规制在绿色金融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即碳排放规制程度越高,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驱动作用越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金融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进而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因此,提出构建“常态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的碳排放治理机制、加快“科学化”的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加快“精准化”的资源配置结构升级的建议,为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