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画前途命运的焦点,目前集中在“笔墨” 问题上。但无论是“笔墨等于零”论,还是“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论,都各有其偏执的地方。而对于现代中国画来说,“笔墨”的地位和价值,主要是其形式意义。通过对“笔墨”的工具属性、技法属性、形式属性的逐层分析,给中国画“笔墨”的本质属性以明确的定位。认清“笔墨”属性,是我们如何对待“笔墨”,并进而思考中国画“出路”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画向现代形态的转化中,许多人以西方绘画及其审美价值取向作为标准,否定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体系,而没有注意到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自身新变的事实,表现了对民族艺术的浅见和虚无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
古淡天真是董其昌对“士气”的具体描述,是绘画艺术的最高意境,同时它们又是笔墨技法的最高境界。生拙、简淡既是技法的老到成熟,也是技与道合一的境界,在董其昌看来,凭借笔墨技法可以达到古淡天真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诸多审美要素中,构图章法是其构架画面的主要方面,比笔墨技法、着色附形等则起到大处着眼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王蒙的代表作《葛稚川移居图》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山水的构图审美。  相似文献   

5.
大忧患时代中的建构——论徐悲鸿“新国画”体系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主义美术思潮的激荡下 ,并经徐悲鸿的推波助澜 ,以西画写实技法与传统笔墨相结合的新国画式样 ,成为中国中西融合的主流 ,并非个人意志使然 ,而是历史注定。  相似文献   

6.
就传统笔墨如何在山水画写生中发挥作用,提出在临摹阶段不仅要学习古人的水墨技法,而且要了解古人笔墨与自然、与传承的关系,研究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观看"和审美意境。在写生中要灵活地运用传统笔墨,不生搬硬套,面对真实景物要有自己的构想和审美意境,做到"笔墨当随时代"。  相似文献   

7.
聚焦     
主持语:本期聚焦栏目关注的是五位上海大学国画实践类理论研究博士,他们在美院接受了严格的中国传统笔墨技法及造型基础训练,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且在各自的领域颇有建树。在创作中山水、人物、花鸟各题材都涉及,且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行,相互补益。从他们持止稳健、敦厚温润的笔墨以及雅致灵动,平和自然的气息中,不仅能看岀他们扎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审美品格。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从工具材料、笔墨趣味、技法理论以及其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传统的水墨画如何适应当下的文化环境,如何实现自身的新的艺术语言建构,以表达当代的文化诉求,从而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文论述写意笔墨审美品质的精神内涵,分析在“过程”、“技法”.“效果”三个审美领域中各自包含的哲学意蕴及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代画松高手首推潘天寿。潘天寿画松从构图、形体、笔墨、画幅尺寸等方面形成了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在技法上、精神上超越古人。他画的松是奠定他20世纪大家地位的又一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1.
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有自己的独立审美价值;主要从中国画笔墨线之美,中国画笔墨结构美,中国画笔墨风格美,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4个方面来阐述;梳理和探索笔墨之美,使中国画笔墨艺术持续发展,更好地走向创新.  相似文献   

12.
学画山水画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把画家对事物的感受表现出来。用笔有力,用墨有变化,以恰当的技巧表现对象,这样出来的作品才能气韵生动。所以初学者主要应练用笔的腕力和指力,要达到纯熟自如。用墨要浓、淡、干湿结合起来,多练多比较,逐渐体会。总之,把掌握笔墨技法作为表现对象的先决条件,才能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画山水画,山石部分占着重要的地位。垒石成山,在作画中更是如此,把大大小小的石头组合起来,在画面上便是山了。所以学山水画先学画石便是首先需要掌握的。在芥子园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画科 ,它与人物画、山水画是并存发展的 ,其历史悠久 ,有着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重视传统绘画基础 ,现代绘画语言 ,把现实生活基础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 ,绘画艺术创作 ,首先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 ,通过主观的概括、提炼、加工 ,选择适合于表现内容的形式及笔墨技法 ,才能完成一幅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笔与墨是中国水墨人物画最主要的表现手段。笔墨既可造型,又可进行主观的意象传达。在水墨人物画写生中锤炼符合自己心性的笔墨,对于传达笔墨意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提升对笔墨造型的理解,拓展笔墨表达方式,使笔墨与文化相容,笔墨与生活相汇,通过笔墨同造型的有机组织,在形式上寻找独特的笔墨意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张旭草书"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做技法上的释读。通过梳理古代和近现代书家对这八个字的理解,又从笔墨纸张等工具方面进行了考察,得出"孤蓬自振"是回环往复的用笔之法,"惊沙坐飞"是沉稳而生动的墨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歌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借鉴了德国艺术歌曲的特点 ,而且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 ,现代创作技法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7.
在界定中国书法笔墨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书法笔墨艺术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三大优势,即将书法笔墨艺术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既可以丰富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又可以突显标志设计的民族特性,还可提升标志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在标志设计中运用中国书法笔墨艺术元素时,既要注意中国画笔墨元素的传承,又要重视笔墨元素的创新,以创建统一和谐的秩序美。  相似文献   

18.
读画是研究探讨作者艺术思想和绘画技法的重要途径,是继承发展艺术成果的前提条件.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作品是中国画的优秀典范,读黄宾虹的画,要重点抓住挖掘意境、把握造型、分析章法、探究笔墨、体味设色与用水等要领.  相似文献   

19.
笔墨是中国画最具民族风格的艺术特征 ,它作为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和精神载体其重大作用是绝对不可否认的。但是 ,笔墨是也只能是中国画创作的手段、载体 ,不是目的 ,从终极意义上讲 ,它还是为意境、形神服务的。在石涛看来 ,要使笔墨之下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并真正做到有笔有墨 ,而不滑入笔墨的形式主义 ,只有操“蒙养生活”之权 ,且笔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石涛对中国画笔墨作出了新的美学规定 :“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  相似文献   

20.
现代没骨的实验水墨与重彩重构是在传统没骨技法的撞水撞粉1中获得必要的养分与新的肌理语言。水一方面联系着传统笔墨语言,另一方面开拓着肌理语言。撞水主要为实验水墨培养墨渖肌理,撞粉更多地是为重彩重构提供构成肌理。笔限是传统笔墨概念之内的总称,非笔限是越出笔限的统称。笔墨所产生的形迹是笔限,越出笔限的形迹无法被笔限内的笔墨所定义,因之用"肌理"统称之。技不仅仅在工具运用上产生,在材料制作应用中同样存在。材料非笔限之技,并非否定工具笔限之技。相反,非笔限之技是笔限之技的跨越。当造型语言在笔墨之外出现肌理时,是不是笔墨,就只能看是否是笔墨之道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绘画从工具到材料,或从材料到工具,是一种必然发展阶段,都需要技的支持;第二,不同发展阶段看似否定,实是角度问题,是新角度的增加与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