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是世界性潮流。据统计,目前共有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经济集团25个,参加区域经济集团的国家达150个左右。从集团功能看,一方面具有外向竞争性;另一方面具有内向保护性。从合作内容看,各集团成员国之间大多进行经济互补合作,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建共同市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化。(一)中国连锁经济区域区域合作是世界性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值得借鉴的形式。发展区域合作,使各个区域相互连锁成统一的整体。在各个经济圈内部共同发展,经济圈与经济圈之间互补合作,走向共同富裕。1.环渤海经济区。由华北等七省市共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区域国际经济法已成为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法律部门,其发展现状呈现为地域性、层次性、不平衡性等态势。近十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国际经济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意的趋势:从调整单一的贸易关系逐渐变为调整经济、贸易的综合合作关系;从条约规范向经济集团制定法规范发展;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不仅使多边贸易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也促进了多边贸易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经济战略部署实施,我国初步形成了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四大区域经济增长极。海西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虽然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但与东部其他区域竞争仍不可避免。当前,应根据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区域合作由竞争走向分工协作,使参与各方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东亚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实质性进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标,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将出现3个“10 1”自由贸易区的格局,在这一过渡模式的影响和推动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是指能够参加区域国际经济法律关系并能够承担权利和义务的实体, 包括成员国、区域经济集团的常设机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 成员国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是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主体, 这取决于它的地位的多重性: 成员国是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者, 是区域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管理者, 又是区域经济贸易活动的被管理者。区域经济集团的常设机构是区域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主体,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协调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监督条约义务的履行、维护集团内的市场秩序、负责对外经济贸易交往。区域经济集团成员国的法人和自然人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的范围和程度有所区别, 但它们同作为区域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在区域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选择.南美洲、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昭示了南南合作的新趋势.本文从南美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非洲联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参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三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集团间的合作及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投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主权国家为实现区域内外的经济合作、联合或融合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投资规则的出现恰恰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而言,在区域合作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投资规则的建立,不断积累谈判经验,是我国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寻求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亚区域走向经济一体化有其客观必然性 :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 ,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大、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IT电子信息产业的兴起为其奠定了客观基础。该区域经济合作具有以下特点 :是多重矛盾并存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各国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落差 ;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特点严重制约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供选择的形式有 :东盟型的自由贸易区、北美型的自由贸易区、铁路和能源一体化联营、东亚地中海自由贸易圈、经济增长三角以及欧盟模式、APEC模式、雁行模式等。今后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宗旨是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前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程度,提出了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整合的两种模式,即由下而上的市场驱动模式和由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模式,并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发展实践进行了评述。我国区域经济必须实现重新整合,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决定了我国内部统一的大市场能否形成,而且决定了我国未来能否实现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中,为了解决诸多区域治理难题,逐步实现了从行政区行政向区域行政的转型.但是,通过对近年来两个三角洲区域行政的评估.表明其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并未破解区域合作的迷局.由于两个三角洲的区域合作是一种缺乏治理的地方政府间协调与合作,所以无法有效治理区域发展中诸多公共性问题.因此,要提升两个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应该适时从区域行政向区域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1.
区域现代化与区域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现代化研究是我国现代化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研究区域现代化既要借鉴原有现代化理论 ,又必须开拓创新。传统现代化理论侧重于对现代化的总体概括和把握 ,描述性研究多 ,深入到现代化过程内部作机理分析少 ,缺乏科学解释力。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为我们研究区域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区域现代化本质上是区域制度变迁的过程 ,正是制度的不断演进 ,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拓宽了空间 ,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制度建设是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加快区域现代化进程 ,必须从构建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入手。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环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表明 ,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是依赖于区域环境的建设 ,特别是区域内不断创新的软环境已成为区域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创新环境的含义及框架内容构成 ,并结合现实 ,指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过程中需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地区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作者对地区差距的现状、成因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区际不公平问题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首要因素 ,认为解决区际公平问题比解决代际公平问题更为紧迫 ;阐述了区际公平的基本含义及其解决区际不公平问题的途径即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及其补偿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区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在学科的渊源、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说明区域经济地理学不可能被区域经济学所取代,同时也指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确实存在着危机感。  相似文献   

16.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重点和途径也不同.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起点、内容与基础条件的差异上.从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差异出发,东、中、西部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反哺模式、反哺路径,并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不断完善区域创业环境,刺激新的创业高潮出现,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行为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新助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社会过滤理论,采用2003-2015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区域创业环境相关数据,构建区域创业环境三大维度的过滤指数,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业环境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级差异,因此提出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优化区域创业环境,促进高新技术创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经济的总态势及区域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协调发展对我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四大板块.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着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坤萍 《河北学刊》2007,27(2):168-171
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理论对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实体移动平台,而区域经济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物流的集约性和规模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但其进一步发展却面临"行政区行政"的层层阻力。化解行政区行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矛盾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在于区域内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因为行政区经济的产生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而在于行政区的"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其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区域政治协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从现状来看,实现我国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必须创新区域行政立法方式、建立区域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区域地方政府间行政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