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画杨桃》(人教版)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发现或读懂了什么?”有一位学生说:“我发现了课文第一幅插图中的两个杨桃长得不一样。”这样的发现,远离了我教学设计的初衷,实在令我颇感意外。但细想一下,如果引导学生对这一答非所问的答案进行探究,也可以叩开教学目标的门槛,走进教学的预期目的——让学生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体会做什么事要实事求是的道理,接受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于是,我没有立即否定,而是把问题抛还给全体学生:“你们认为是这样吗?”很多学生说:“是!”少数学生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2.
2004年《作文教学研究》第6期刊载了江毛生、喻咏槐老师撰写的《“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不少老师给江、喻老师来函来电询问其练习的具体课堂操作。为了答复大家的咨询,我们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三味书屋》看图学文这篇课文,以“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形式,从模仿《三味书屋》的写法入手,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其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贵宏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38-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人教版第十二册教材“积累运用”中的习作部分安排的是看图作文,与以前不同的这是一幅漫画,习作的内容也不是侧重写画面内容,而是侧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写出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4.
岳金春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41-42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时下识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高耗低效,学生对识字兴趣不大,写字潦草,错别字随处可见。如何扭转这一现状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简介苏教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抒发志向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问真挚的情谊。 相似文献
6.
吴传姿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1):23-23
《白杨》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按“望白杨→说白杨→希望孩子也成为白杨”的思路来写。当教学“望白杨”这一部分,进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哥哥、妹妹争论的话后: 相似文献
7.
8.
杨天旭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验中的解决办法是:在目标导学“一标五环”的“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过程将“导”的思想和方法渗透于其中 相似文献
9.
黄亚香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7):19-20
“学写日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此次教学,我在习作格式上没做过多的讲解和强调,因为学生训练日记将近一年了(三年级第一学期已写)。因此,我只是将例文与前面的习作进行了比较,区分它们的异同点,提醒学生注意格式的写法。但在内容上,我对提供的例文做了细致地指导。如:针对学生平时日记内容的不具体,就如何才能把要表达的事情写具体上下功夫;针对学生平时日记无话可说,就如何留心周围的事物,即选材方面上下功夫。还有写日记对提高自身的语言积累与语言表达也做了必要讲解……但当由指导环节转入到书面表达环节时,学… 相似文献
10.
11.
王端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5-16
在指导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我的妈妈》时,我预先设置的课堂环节是,先读一读例文.再把老师的评语、批注用小黑板挂出来。让同学们讨论、合作,探究出如何针对评语来修改例文。使例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相似文献
12.
本课教材选自苏教版语文第八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树立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家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教学背景】
《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我正在按预设教案进行教学,当学至第四自然段黄果树小镇上“银雨撒金街”的奇景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我没有料到的一个问题,我随机应变,立即调整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生成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4.
葛美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7-119
"泡泡"提示语是人教版导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泡泡"提示语的导学作用:一、认识了解"泡泡";二、正确理解"泡泡";三、巧妙运用"泡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泡泡"提示语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槐乡五月》选自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本文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生字; 相似文献
16.
刘圣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9):19-20
教学内容:第七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2.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认识的渗透。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若干,苹果4个、自制多媒体软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几… 相似文献
17.
陈丽婷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56-57
现行人教版课标本语文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四年级此类课文达44%,五、六年级则占50%,可见,略读课文是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然而,许多教师面对略读课,教学时却茫然无措:或难以割舍,精雕细琢:或置之度外,过度放手……略读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有的则上成精读课, 相似文献
18.
肖全民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7):26-29
基于幼儿园教师行业需求、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门槛提高、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的现实背景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三个标准”,确定《学前教育原理》课程目标定位。运用“问题式学习”理论和案例教学理论,围绕案例以“导”促“学”,融“教、学、做”为一体,符合《学前教育原理》的课程特点、“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双主体”教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型和参与性,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林伯苗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1):27-27
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的课堂“节外生枝”,出现了以下一个教学环节:
师:盲姑娘能通过听琴声判断来者就是自己仰慕的音乐家贝多芬,可见她是贝多芬的铁杆粉丝啊!(生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