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徐荣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33-134
《游九鲤湖日记》是徐霞客游记中唯一一篇描写水的日记,日记记述了徐霞客沿着九涤游览九鲤湖,对每一涤的特点都进行了细致描写。在此着重对日记中的难点翻译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译法和译文。 相似文献
2.
(一)1.查阅方志,寻找郑和墓地的依据郑和六次下西洋回国后,做了南京守备.宣德五年(1430年)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死于古里国(今印度南部).这样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死后葬于何处呢?人们十分关心此事.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覆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又据《金陵物产风土志》记载:“牛首山郑太监坟,即郑和埋骨处也.植红豆树一株,干叶作碧绿色,结果如红豆,予幼时犹及见之,今俱濯濯然矣”.地方志的记录,说明了其历史的可靠性,为我们查找墓址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由于没有指出其具体的地点,对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2.调查考证,初步确定郑和基址在牛首山.一九八一年,笔者随有关人员前往牛首山对郑和墓址进行实地勘查.在山脚下的江宁县谷里乡周村,老百姓反映有座“回回山”,山上有座“马回回墓”.调查人员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循着“线索”,披荆斩棘,在杂草丛生的牛首山脚下查找到了郑和墓地.只见:墓园宏伟,坟扩明显、扩呈马蹄形,由人工用土垒成,周长约200余米,墓色土质,隆起高约5米.据说,这里原有郑和墓碑,还有石刻等建筑.一九八四年,笔者主持郑和墓的维修工程,在墓前发现碎砖残瓦,还有一块完整的明砖.距墓不远处有一个小村庄曰“郑家村”,村民自称其是“郑墓”的 相似文献
3.
在<论衡>形容词统计、归类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论衡>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这一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论述.将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分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作主语和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作宾语两个部分,并且对每一部分都做了具体的举例论述. 相似文献
4.
崇祯庚辰(1640年),徐霞客自云南鸡足山东归江阴,其途中所经地区及具体时间,至今尚属悬案。徐霞客庚辰东归问题,成为编写徐霞客年谱和研究徐霞客生平的难题之一。一、现有史料考有关霞客庚辰东归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明万历年间的1616年二月与1618年九月,对黄山来说,是两段非常荣幸并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游历、登临了黄山。也正是这两次游历、登临黄山,才使他在遍游海内各名山大川后的晚年,对黄山作出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徐霞客两游黄山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通今而达古,戴耕玖先生细说其详,细究其实。
白云宾馆在黄山算“晚辈”,却也是“新生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7.
8.
潘耒在《徐霞客游记》的序文中说;“于霞客之书,不多其傅辨,而多其真实。”(《徐霞客游记》1269页,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仅注页码)徐霞客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山川地貌,政治经济,也真实地记录了民情风物,“土宜物异”。要做到记录真实并不那么容易,不登山巅不知山之高,不穷其奥,不知岩之深,不止其流,不知水之源,不深入采访,就不知道民间的风物传说。徐霞客不辞辛劳,不避险阻,数十年如一日的探险考察,堪称古代学人中深入实际的典范。徐霞客从他26岁《游雁宕山日记》中第一则传说起,到53岁在鸡足山记的最后一则传说止,在28年的漫长考察岁月中,记下了约160则传说,北自恒山,南至广西,东自浙江,西迄云南,传说内容十分丰富,称得上是一座民间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9.
苏虹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12):1-5
教育法是现代国家教育行政的基础和基本依据.而教育立法和司法又面临一系列问题、矛盾甚至是冲突.依法治教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教育法制既需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又需面对自身的现实问题而立法和司法. 相似文献
10.
11.
刘轶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4)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清王朝统治腐败不堪,外国侵略者疯狂入侵,反侵略反压迫的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致使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重局势下,如何消除危机,自救图存,求强求富便成了时代的主题。面对当时严重的内外危机,一部分开明的官僚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从而正视现实,把解危的目光同时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明。他们继承了经世致用派的“务实”思想和林、魏等人的“师夷长技”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于是一时间,效西方,兴办洋务,自强求富便成了朝野人士舆论的中心。正如王韬描绘的“咸丰之初,国家方讳言洋务,若于官场言及之,必以为其人非丧心病狂必不至是……不谓不及十年,而其局大变也,今则凡乎人人皆知洋 相似文献
12.
13.
西夏石窟艺术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石窟的调查和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有关专家从莫高、榆林两窟中,初步认定80多个西夏窟,并进行了分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又在河西走廊的安西东千佛洞、武威天梯山、酒泉文殊山、肃北五个庙、景泰五福寺等地的石窟,以及宁夏银川山嘴沟石窟、内蒙古鄂托克旗百眼窑石窟,相继发现了西夏洞窟和壁画。而在这些石窟中,安西东千佛洞,是仅有的开凿于西夏时期的石窟。这些发现和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西夏石窟的内涵。但在诸石窟中,仍以莫高、榆林两窟的西夏洞窟数量最多,壁画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本文除重点介绍莫高、榆林两窟中的西夏洞窟外,对安西千佛洞等部分石窟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论洞穴美──《徐霞客游记》研究夏咸淳洞穴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对于地理家、旅游家、宗教家乃至一般民众,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徐霞客对洞穴的兴趣极高,所探洞穴多达100多个。他以科学精神和探险精神,不仅详细精密地考察和记录了各地溶洞的地貌特点,而且探究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后到吉东地区组建抗日联军,先后任抗联五军军长、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等职,与日寇长期殊死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周保中同志坚持写下了百万字的《抗联日记》,揭露了日寇野蛮残暴的法西斯罪行,歌颂了东北人民和抗联战士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与日寇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记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总结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周保中《抗联日记》(1936年—1945年),系由周保中同志爱人王一知同志提供。现摘抄部分内容,供研究抗联史的同志及广大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新时期,重温《雷锋日记》,从《雷锋日记》的视角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意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悟雷锋精神的伟大真谛,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