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地主分子参加农民起义,是社会危机加深所引起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他们在农民赵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确实起过破坏作用,也有的则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刘縯就属于后者一、刘縯坚决反莽,拉起了南阳第一支反莽武装。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农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有七亡,而无一得”(参见《汉书鲍宣传》)。王莽代汉立“新”,进行社会“改革”,企图挽救封建王朝于既例。但他“色取仁面行违”(《汉书王莽传下》),其结果非但没有缓和阶级矛盾。反而加深了社会危机。据历史记载,当时“北边及青  相似文献   

2.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起而反对王莽统治的,除了以绿林、赤眉为主的农民起义外,尚有贵族和地方豪强势力。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所领导的舂陵军,是以南阳豪强地主为主力的一支反莽军队,在所有各支起义军队中,力量并不强大。但它在刘秀的领导下能战胜群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刘秀在组织、领导农民军推翻王莽反动统治方面,在削平割据势力、安定社会秩序、统一国家方面,都建树过很大功绩,同刘邦、朱元璋一样,是一个有胆有识有策略的农民战争领袖。一、刘秀是怎样起兵的论到刘秀的起兵,过去的历史教科书几乎都给他冠以“南阳豪强地主”的称谓,以示刘秀是投机革命、混入农民起义军的阶级  相似文献   

4.
隋末,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派刘文静借兵于突厥。有关援唐兵马数,史书有两种记载。《旧唐书·高祖纪》:“(大业十三年八月)突厥始毕可汗遣康稍利率兵五百人、马二千匹与刘文静会于麾下。”同书《刘文静传》(《突厥传》略同):“(刘文静使突厥)始毕大喜,即遣将康鞘利领骑二千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新唐书》中《刘文静传》与《突厥传》的记载也是矛盾的;其余《通典》、《续通典》、《文献通考》等书的记载,也互相矛盾;而都不出上述的两说。到底哪是事实呢?《资治通鉴》将借兵前后情况记载得比较清楚。义宁元年(即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命刘文静请兵突厥时就告诫说:“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电。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  相似文献   

5.
《后汉书·光武帝纪》 :“九月庚戌 ,三辅豪杰共诛王莽 ,传首诣宛。”李贤注曰 :“……时城中少年子弟张鱼等攻莽于渐台 ,商人杜吴杀莽 ,校尉公宾就斩莽首 ,将军申屠建等传莽首诣宛。”余按 :“子弟”当为“朱弟”之误。《续汉书·天文志》 :“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数千人起兵攻莽 ,烧作室门 ,斧敬法闼。”《汉书·王莽传》、《通鉴》卷三十九并作“城中少年朱弟、张鱼等”。《后汉书》及注校勘拾遗(二)@曹金华  相似文献   

6.
《辞海》(修订本)612页:大老一词,有两个义项,其中之一说:“元初湖广、江西农民起义军对其领袖的称呼。如至元十五年(1278年)江西有聂大老等起义。后来明清时广东农民起义首脑还有称大老以至十老的。”按,此说欠周,今补充如下: 1.农民起义军首领称大老者,见于南宋。有绍兴十三年(1143年)福建刘大老(见叶梦得《石林奏议》卷14《奏措置分捕过盗贼火数官兵各已回军状》)、淳熙十一年(1184年)福建姜大老(见《宋会要辑稿·兵十三·捕贼下》)等。 2.元初农民起义军首领称大老者,不限于湖  相似文献   

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代传奇”部分,谈到无名氏作的《补江总白猿传》(又名《欧阳纥》)一书时说:“(欧阳)纥后为陈武帝(霸先)所杀。”查陈霸先在位凡三年,即公元557到公元559年之间。而《陈书·宣帝纪》及纥本传所记纥于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起兵反陈,太建二年兵败被擒,送京师受戮。事在陈霸先死后十余年。鲁迅显系误记.  相似文献   

8.
《法言》一书当完成于汉平帝时期王莽取得“宰衡”称号不久,《孝至》后半篇中赞美王莽的文字,既不是扬雄为了谋得某种好处而有意媚莽,也不是为避祸而写的逊避之词,而是反映扬雄在当时真心拥护王莽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 王莽(公元前四五——公元二三年)靠着外戚势力、谶纬神学、权术阴谋,继四父而为大司马,由假皇帝做了真皇帝,建国号为“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践了“禅让说”而得到了成功的人。“新”朝是一个短命王朝,比秦王朝(公元前二二一——二○七年)仅多存在了一年。王莽当了十五年皇帝,进行了十五年的改制。改制失败了,“新”朝也就灭亡了,所以,新室的速亡是王莽改制失败的直接结果。对于王莽改制的评价与新室灭亡的原因,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近来,又有不少同志著文,认为“王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家,王莽变法是一场悲剧”(《一九八一年秦汉史研究概况》,《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工农商学兵。今日言兵,人们都知道指的是人——战士,而古代兵的字义是指兵器、军械。兵何时由器及人呢?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对此做过考证。他说:“古之言兵,非今日之兵,谓五兵也。”何谓“五兵”?《世本》说:“蚩尤以金作兵,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弓、矛戈、戟是兵器,殳也是一种古代的兵器。所以《左传》中的“踊跃用兵”、“无以铸兵”,都是指兵器。直到《史记》,才有“信陵君得选兵八万人”、“项羽将诸侯  相似文献   

11.
《光明日报》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五日第三版,发表了陈文华同志《刘希夷时代考辨》一文(以下简称《考辨》)。该文根据《国秀集》目录上“广文进士刘希夷”一语和刘希夷的两首诗,就断定刘希夷“是盛唐时人,而不是初唐时人”。并进而推测“刘希夷及第之年可能是肃宗上元二年(761),而不是宋之间及第之高宗上元二年(675)郑益榜”。近来翻阅一些有关刘希夷的资料,发现此况距事实较远,愿提出与陈文华同志商榷。 现存《国秀集》口录上确有“广文进士刘希夷”一语。《考辨》一文指出:“广文进士,即广文馆进士。据《唐会要》卷六十六云:‘广文馆,天宝九载七月十三日置,领国子监进士业者。……’……希夷既称广文进士,则其及第之年必在天宝九载(750)后。”这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仔细查阅《国秀集》  相似文献   

12.
战国秦长城的修建时间对这个问题、有的著作原文是这样引用的:“《史记·匈奴传》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272年),起兵伐残义渠,于的秦有北地、陇西、上郡,筑长城以拒胡。’”但《史记·匈奴传》的原文并无“三十五年”四个字,而是用倒叙的口吻说:“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汉书·匈奴传》亦如此,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一事,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记有时间,为“赧王四十二年”,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但只字未提筑长城。可以分析一下,秦昭襄王18岁即位,“三十五年”时,他已53岁。宣太后是秦  相似文献   

13.
“白艻子弟”考索─—兼论宋代乡兵的一个特例刘复生“白子弟”之名出现在北宋时期,有关宋代的主要史籍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宋史》等书中均见记载。本文通过对“白子弟”活动的考察,探索其性质和作用,同时对北宋川峡地区乡兵的一个特例进行扼要的...  相似文献   

14.
《文选类诂》是清代著名学者丁福保所著,是研究《文选》的重要工具书,其学术价值历来被人们所推崇.中华书局于1990年又出版此书,这实在是对文史研究非常有益的.近翻阅发现[冽]条下释文有误.其释文云:(杂诗左)案:《诗·四月》:“冬日烈烈”.《诗·蓼莪》:“南山烈烈”,《论语》:“迅雷烈风”,皆作烈.冽亦作烈.……又烈通作列.《史记·王莽传》“列风雷语弗迷”,《注》“与烈通.”案这里的《史记》显然是误,应当是《汉书》,《汉书·王莽  相似文献   

15.
一、哑弦其人 哑弦,原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32年生,为当代台湾诗坛之名家。曾就读于南阳私立南都中学、豫衡联合中学。1949年在豫衡联中上学时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后随军赴台。1953年进台湾政工干校影剧系学习,毕业后服役于国民党海军。擅长演剧,曾获1966年最佳男演员金鼎奖。喜爱诗歌,学习影剧的同时,于同年参加中华文艺函授学校学习。1954年开始写诗,处女作《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在诗坛引起注意,它以“甜美而富磁性的又带着民谣风的歌声”为读者所欣赏。同年秋,与洛夫、张默创办《创世纪》诗刊,发起成立“创世纪诗社”。该社与纪弦1953年创办的《现代诗》诗刊,1954年春组织的“现代派”诗社以及覃子豪、余光中组织的“蓝星”诗社形成三足鼎  相似文献   

16.
一、昭阳伐魏史实浅析《史记·楚世家》记载:“(怀王)六年,楚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得八邑。又移兵而攻齐,齐王患之。”《魏世家》亦载:“(襄王)十二年(今按:《史记》关于魏国的纪年有误,襄王十二年当为惠王后元二十年),楚败我襄陵”。又《战国策·齐策二》载:“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此与上引《史记》所述当为同一战事。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昭阳率师伐魏,于襄陵一带大败魏师,同时攻占了以襄陵为中心的八座魏国城邑,继而移兵攻齐。《鄂君启节》所言“大司马昭阳败晋师于襄陵”正好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亦说明此乃楚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故用作纪年标志而载入史册。关于这次战事的原因,《史记》各篇未作任何记载,从《战国策》有关篇章中,略可窥其  相似文献   

17.
“分田劫假”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解释“分田劫假”,这是涉及到正确分析汉代剥削方式和阶级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 “分田劫假”,出自王莽说的一段话,有载于《汉书·食货志》和《汉书·王莽传》,原文是这样的 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 一,常有更赋,罢(疲)癃咸出,  相似文献   

18.
《通典·职官》记:“(三国)魏置五兵尚书”(《宋书·百官志》记:“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晋初无,太康中乃有五兵尚书,而又分中兵、外兵为左右”(原注:“晋虽分中兵、外兵为左右,与旧五兵为七曹;然尚书唯置五兵而已,无七兵尚书之名”)。 “后魏为  相似文献   

19.
<正> 王左挂、王子顺是明末农民起义中引人注目的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是两个人吗?对此,笔者最初并未怀疑。《明史》卷三百零九《李自成传》说:“(崇祯)三年,王左挂、王子顺、苗美等战屡败,乞降。”这里将王左挂和王子顺,明明白白地写作两个人。对明末农民起义研究极深的李文治先生,在其专著《晚明民变》中,也将王左挂和王子顺列为两人。与《明史》说法相同的文献资料,象《绥寇纪略》、《平寇志》、《明通鉴》、《怀陵流寇始终录》等书都是如此。但是,《国榷》与此不同。该书卷九十一崇祯三年六月记事在“王子顺”之下注解说:“一名王之爵”。同卷崇祯三年正月记事在“王子顺”之下又注解  相似文献   

20.
我在《沈佺期“考功受赇”考辨》一文中对“配流岭表”事稍加涉及(见《学术论坛》1983年第3期),现就此一问题再作专门考证。武后神龙元年(705)正月癸卯(二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日韦)、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除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乙巳(二十四日),太后传位于皇太子。丙午(二十五日),中宗即位(据《新唐书·则天皇后纪》)。以前依附二张的诸朝士皆被窜逐。据旧书《张行成传》附张易之、张昌宗传,其时坐贬者,有“房融、崔神庆、崔融、李峤、宋之问、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等……凡数十人”(沈氏《初达驩州》诗谓十八人)。查房融流高州(见《通鉴》),崔神庆流钦州,皆在神龙元年二月。沈之长流驩州,疑亦在其时。时诸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